丁勤枢
在农村,班级学生相对较少,这就为分层教学的深入实施带来了可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特点,以分层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有效构建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以学定教,目标分层指明方向
学生之间存有差异,要求他们的能力达到相同层次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实现全体学生素养的提升,就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经验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兼顾两头,着力推中”的原则,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跳一跳”之后“摘到果子”。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上,教师可以制订保底目标、适度目标与延伸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我制订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文本中的语言感受祖父对作者的宽容与疼爱以及萧红童年的快乐与自由;3.罗列课文中的9件事,感受作者详略安排材料的方法,品味诗歌化的语言风格;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推荐阅读萧红原著《呼兰河传》。在这一案例中,第1、2两项为保底目标,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达到;而第3、4项则属于适度目标与延伸目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实践。
由于农村小学班额数相对较少,教师给予每个学生的关注程度也就可以明显提升。因此,分层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就有了教学关注的保障。
二、各司其职,互动分层历练自我
由于学生知识储备、认知经验的不同,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也就完全不一样,教师所要采取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也应该各有侧重。因此在小组合作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学生承担起不同的职责。
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司马迁在深受酷刑之后,为什么还能够发愤写《史记》呢?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每个人都为解决这一问题承担了相应的职责。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相关语句,尝试着读给小组成员听,并适当交流自己的感受;能力中等的学生则可以根据前一个同学朗读的课文内容选择核心词语,将自己的感受撰写出来,并与其他成员分享;而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在其他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将他们分散性的意见进行整合、提炼,形成小组的合作成果,并在全班进行展示。
由于小班中的小组少,教师完全有条件深入到每个小组中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天然优势。
三、尊重选择,作业分层明确要求
作业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平台。在分层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为学生设置的课后作业也不应该绝对的统一,而应该依托不同的层次设置相应类型和数量的作业。一般而言,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作业应该以读写结合为主,注重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与体悟;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引领他们以丰富的阅读为主并尝试批注与摘抄,拓展其阅读视域;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降低作业的难度,减少作业的数量,以适度训练、激发自信为主。
例如在教学了《爱如茉莉》之后,教师为学生设置了“作业自主大餐”:1.摘抄课文中表现彼此关爱的细节语言,并进行反复诵读;2.推荐一组以“人间亲情”为主题的文本,以课文为中心进行群文阅读;3.将课文中的内容或者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改写成为一首小诗。对这些具有鲜明阶梯性的作业,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一,也可以全部完成。
在农村,很多家长都忙于生计,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缺少应有的督促与评价,导致很多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够好。但这种分层作业的设置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相反的是明确了学生的角色身份,从而为他们的作业提出了鲜明的要求,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农村小班化教学有着自身天然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从农村孩子的基础出发,以小班化教学的实际为蓝本,在不同维度的分层中促进学生学习效益的不断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骑岸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