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娥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虽然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本阅读的能力,但是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仍然不大,这就让古诗词教学面临重重困难。其实,古诗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去继承和探索,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味古诗词的巨大魅力,同时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从三大方面入手,构建自主探究的古诗词教学课堂。
一、咀嚼词语,品析意境
对于古诗词的探究离不开对字词的品味以及咀嚼。每一首诗词讲述的故事都是由字词组成的,而且其中的某些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咀嚼诗词中精练的语言入手,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文本中创设的多种意境,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感受诗词之美。
例如在教学《泊秦淮》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中的主要意象,通过初读古诗,大家找到了烟、水、月、沙等意象,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引导大家的目光集中到古诗的前两句上,尤其是第一句中写到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很多学生对“笼”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认为这个字平时很少用,但是在这里读起来却让人感觉非同凡响。于是教师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这个字,提示学生可以用类似的字换一换,看看效果如何。在大家的讨论探究下,学生认识到这个字将诗中提到的四个意象——烟、水、月、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整个环境既柔和宁静,又迷蒙冷寂,用笔虽然清淡,但是意境浮动,将一幅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描摹得淋漓尽致。
从这个教学实例中可以看出,咀嚼诗句的字词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对字词的品读,能够很好地把握诗词中的各种意境之美,体会诗人用语的精练和精妙,从而深刻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或者深刻内涵。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词语,品析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补白背景,知人论世
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之所以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难,这和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不够了解有一定的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补充一定的背景资料,例如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资料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在创作时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心态,学生解读古诗就会变得比较轻松容易了。
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在小序部分作者就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是中秋佳节,这自然会让学生想到此时阖家团圆的情景,接着作者又写到“兼怀子由”,可见词人是要借这首词来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这时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苏轼的弟弟现在在哪儿?作者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怀念自己的弟弟?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吗?”这就需要有背景材料的补充才能解答学生的疑问。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苏轼和自己的弟弟分别已达七年之久,他们兄弟二人感情很好,不仅在文学上志同道合,而且在生活上也是兄弟情深。但是路途的遥远,二人只能通过书信联系,在这个中秋之夜,作者怎能不想念自己最亲近的人呢?所以作者才在这里借月抒发思念之情。
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主查找背景资料,并在教学时将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这样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古诗词的深厚情感,从而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目标。
三、放飞想象,升华素养
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放飞想象,让学生深入古诗,挖掘古诗中的深厚意蕴,在身临其境中体会文本的内涵,实现对古诗的深刻解读。
在教学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教师就利用鼓励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体味文本中的优美意境。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点明了秋景的冷落和萧索,在这样的氛围中,作者想到“谁寄锦书”,想象和丈夫一起划舟赏景的美好,生发“月满西楼”的想象。但是月圆人未圆,大雁回归,锦书未来,这样的情景怎不让人愁绪满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化身为李清照,想象这样的情境以及情感变化,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深刻的感触。
古诗的语言含蓄凝练,在鉴赏古诗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而学生丰富的想象可以让他们走进文本渲染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体会文本的意境和情感,体会文本的内涵。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活,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而言之,我们要重视古诗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古诗的兴趣,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学习的乐趣,让初中学生爱上古诗词,让我们的瑰宝文化绽放灿烂光芒。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