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政策下厦门港集疏运系统优化研究

2016-10-24 01:20林珊仟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集疏运片区试验区

林珊仟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12)

自贸区政策下厦门港集疏运系统优化研究

林珊仟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12)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正式揭牌后,自贸区的各项业务推进迅速。自贸区政策为厦门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海空航运服务领域突破了原有诸多禁锢,为厦门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完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通过梳理厦门自贸试验区的海空航运领域的相关政策规定,解析对厦门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积极影响,并结合集疏运系统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内陆腹地延伸不足等问题,研究在自贸区政策下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的优化措施。

自贸区政策;厦门港;集疏运系统;优化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和经济秩序深度变革,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都是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构筑我国陆海统筹、南北贯通的全方位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交通基础设施的通畅和交通服务一体化是海丝之路“互通互联”的核心内容。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厦门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自贸区推行的船舶登记税收优惠制度、放宽国际船舶管理企业注册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无纸化通关、国际转运、出口拼箱业务以及沿海捎带等业务,是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运输通道、提升运输服务的有利尝试。随着厦门自贸区试验业务的推广、海丝通道的构筑,与周边国家运输通道的建设将不断加强,对接国内运输体系后,将极大推动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的发展。

厦门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集装箱运输干线港,201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918.28万TEU,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前17强。厦门港集疏运系统主要由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四个集疏运子系统构成,是对在港货物进行集运和疏运的立体综合系统,是贯通厦门自贸区和“海上丝绸之路”通道的关键性节点。近年来,厦门港集疏运系统发展迅速,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港航道总长约212.6公里,全港集装箱航线达148条,月航班数达884班;公路网通过319、324国道、沈海、厦成和厦蓉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网相连;铁路线主要通过鹰厦、福厦、厦深、龙厦线四条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连;航空集疏运主要依托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现开通运营城市航线达212条[1]。然而,随着港口吞吐量逐年增加,且城市交通系统日益繁重,厦门港集疏运系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厦门市政府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依托厦门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行许多有利政策,突破禁锢,为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的优化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一、厦门自贸区海空航运服务领域相关政策及影响分析

(一)厦门自贸试验区背景分析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正式揭牌。在此之前,关于福建自贸试验区整体方案的设计,国务院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予以发布。在这个通知中,对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进行设计规划,对如何提升航运服务功能、推进通关机制创新和推进与台湾地区贸易自由上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允许非五星旗船在国内港口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程实施无纸化通关、自贸试验区内各区域之间通关一体化、开放对台运输服务领域等具体措施。随后,为了细化和落实方案内容,各部委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厦门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厦门片区的实施方案、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力图通过自贸试验区的试点业务扶持,拓展厦门港的海空航运服务功能,提升厦门港集疏运水平。

根据《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片区实施方案”)的设计,厦门自贸片区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域和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

图1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图片来自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网址:http://www.xmftz.gov.cn/zjzmq/pqjj/)

图2 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图片来自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网址:http://www.xmftz.gov.cn/zjzmq/pqjj/)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区域面积24.41平方公里,南侧紧邻大海,东至厦门西海域,西至厦漳跨海大桥,北侧以角嵩路、南海路、南海三路和兴港路为界(见图1)。区域范围内的厦门海沧保税港区拥有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深水港口设施和配套条件,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区内分为港口作业、物流仓储、出口加工、口岸查验、铁路卸装和配套服务等6大功能区[2]。

两岸贸易中心区域面积19.37平方公里,北侧、西侧、东侧紧邻大海,南侧以疏港路、成功大道、枋钟路为界(见图2)。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主要包括厦门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以及高崎国际机场,涵盖了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航空运输等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业务,在进出口、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等领域享有“保税、免税、免证、离境退税、入区退税”特殊政策。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与东渡港区实施“区港联动”,设有直通式通道,货物进出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中转集装箱在园区可以自由拆拼,进口集装箱在园区堆存无时间限制[2]。

(二)厦门自贸区政策对港口集疏运系统影响分析

在出台的中国(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实施方案、规划以及相关扶持政策中,对厦门港海空航运系统的建设进行详细规划,通过建设服务于两岸开放型经济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对外通道,推动港口集疏运体系与“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

1.放宽船舶登记及外资参与航运业务比例要求根据《总体方案》和《片区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放宽国际船舶的登记要求,对登记船舶实行保税、免税政策。“充分利用现有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自贸试验区内落户登记,在自贸试验区登记的国际船舶,如有外商出资的,允许中方出资额低于50%。”未来可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在船龄、船员雇佣以及船籍港登记制度上,推出更为便利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通过推行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船舶登记措施,吸引更多中资方便旗船回归,壮大五星红旗船队规模,提升我国水路集疏运运输工具数量[3]。

《总体方案》降低了外资对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参与比例要求,“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放宽在自贸试验区设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形式从事公共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外方持股比例放宽至51%”,而在2015年6月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关于在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若干海运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交通部海运政策公告”)中,更是“允许外商可在自贸区设立股比不限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经营进出中国港口的国际船舶运输业务”。除此之外,《总体方案》中“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自贸试验区内直接申请设立独资海员外派机构并仅向台湾船东所属的商船提供船员派遣服务”。这些举措无疑将吸引更多的外资、台资海运企业入驻厦门自贸区。外资、台资企业的入驻,将有利于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改善,尤其是国际航线的调整,国际海运中转业务的推广,且通过这些企业带来的良好经营经验和运营模式,将有利于厦门海运市场的竞争优化。

2.国际中转直拼业务

所谓国际中转口岸直拼业务是指国际中转货物进境拆箱后,与口岸出口货物进行拼箱再出口的业务。在2015年11月厦门海关发布的《关于在厦门片区内的港区开展海运国际中转口岸直拼业务的公告》中,明确允许具备国际货运代理资质的货运代理企业,在海关监管下,在自贸区内的港区建立专门仓库,将由境外启运,通过海运方式进入仓库且目的地为境外的中转货物,拆箱后按照相同目的地、航线、收货人等规则与口岸出口货物进行直接拼箱出口[4]。今年6月,厦门片区首先开展此项业务,将来自泰国林查港的10个标箱250吨白色精制糖与一批国内出口的纸巾、鞋子等直接拼装后发往菲律宾马尼拉港,实现了福建自贸区此项业务零的突破[5]。国际中转直拼业务是衡量国际枢纽港的重要指标,是厦门港集疏运系统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举措,也是厦门港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经之路。国际中转直拼将有利于货主根据实际需求运输货物,极大的降低货物的运输及仓储成本,吸引国内、国际货物经由厦门港中转运输。

3.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根据《总体方案》的设计,自贸区内“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程实施无纸化通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自贸区推进通关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依托原有的厦门片区电子口岸建设“单一窗口”信息平台,简化和统一单证格式与数据标准,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以及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管理部门之间能够在“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从而大幅度提高通关效率。申报人只需通过“单一窗口”一次性申报,口岸管理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共享信息数据、并联作业、实时监控和预警,办理结果通过“单一窗口”反馈申报人[6]。

据厦门片区管委会统计,自采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后,数据录入简化率达32.7%,进出口货物的申报时间从改革前的4小时缩短为15分钟左右;所有船代企业上线运行,实现了船舶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动态共享,每年可为船代企业节省报检时间150余天,检疫周期由原来的0.5天缩短为0.5小时,放行周期从0.5小时缩至零待时[6]。今年3月更实现了“国际航行船舶出口岸联系单”无纸化,每票联系单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约30分钟[7]。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无疑极大地推动了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和运输企业的综合运输成本,大大缩短了货物、船舶通关速度,加快了港口货物集疏运速度。

4.中资非五星旗船舶沿海捎带业务

在《总体方案》中,拓展海空航运服务功能措施之一便是允许进行沿海捎带业务。所谓沿海捎带,是指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厦门港之间的进行沿海捎带。

在《交通部海运政策公告》中,明确允许“注册在境内的中资航运公司可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红旗国际航行船舶,经营以自贸区开放港口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对外开放港口与自贸区开放港口之间的捎带业务。”厦门海关于同年9月发布公告,允许参照国际转运形式开展沿海捎带业务,同时必须按照要求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在海关监管场所划分专用区域,专门堆存沿海捎带集装箱货物,设立明显标识,并在开展业务前向海关报备。中资非五星红旗船舶沿海捎带货物为集装箱货物(危险货物除外)”[8]。这项业务的开展,将给航运公司航线设置更多选择权,有利于吸引国内沿海港口货物,尤其是厦门港周边港口货物到厦门港进行中转,对完善厦门港水路集疏运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5.推动对台海空航运交通合作

福建自贸区拥有良好的对台地缘优势,在《片区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对台海空航运交通合作的措施,包括“允许台湾地区航运企业在厦门设立独资或控股企业从事内地与港澳台海上运输、国际海运、船舶代理及船舶管理业务,所属船舶在大陆登记并悬挂五星红旗”、“试点台港澳中转集拼业务,增设航线、航班,逐步开放地区航权”、“规划厦门空港国际产业园等交流合作载体,建设对台区域通道”、“推进便利快捷的对台通关体系,推进厦台两地海关、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认证的合作”。这些措施的试水,有利于推进台资企业参与海运、空运业务,是打通闽台的海空通道原有的禁锢很好的尝试。不仅有利于增进两岸跨境贸易,更对打通两岸集疏运新通道和提升集疏运服务环境创造了良好环境。

6.海铁联运业务

今年3月,在《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若干规定》第43条中明确提出:“支持中欧、中亚等国际班列运营,推动建设台湾、中亚与欧洲区域转运中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而早在2015年8月,厦蓉欧(厦门)快铁班列于厦门自贸片区便开出首趟列车,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站首发、连接蓉欧铁路,经新疆阿拉山口、中亚各国直达波兰罗兹,线路全长12733公里,相较于海运方式可节省2/3的运输时间[9]。今年四月,厦蓉欧班列东拓至台湾,首批来自台湾高雄的外接硬盘搭,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运至波兰[10]。据测算,相较传统海运40至45天时间,采用海铁联运模式的国际货运班列仅需18至20天便可将台湾货物运抵欧洲,而运输成本则仅为空运模式的1/7到1/8[9]。经过一年的营运,迄今已累计运行33列次,运载900多个集装箱,货值超3亿元[11]。无疑,自贸区的海铁联运业务将进一步拓展对台港澳、东南亚的辐射和带动,海丝与路丝在厦门港交汇,并形成一条向西横跨欧亚大陆、向东串联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交通运输大通道,加速形成国内外联动的集疏运网络体系,是支撑厦门海陆枢纽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

二、厦门港港口集疏运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集疏运结构不合理

目前,厦门港港口集疏运方式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四种,然而这四种集疏运方式的比例并不合理。经由海运进入厦门港的货物主要依靠公路集疏运子系统输送,目前,公路集疏运集装箱量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70%以上。而铁路由于港区铁路货运专线较少,且干、支线严重脱节,厦门港岛内岛外各港区之间缺少铁路货运专线,因此,铁路集疏运方式所占比重非常低。水路中转方式则仅占14.6%,由于港口经济腹地主要集中在厦漳泉,水路干支线的衔接较为繁琐,因此更多货物习惯于直接公路运输,过渡依赖公路运输,不仅加大了城市交通压力,还严重影响了集疏运的整体效率。因此,可见公路负担过重,而较为经济环保的铁路和水路在集疏运结构中发挥的作用较小。

(二)集疏运内陆腹地延伸不足

长期以来,厦门港港口腹地主要集中在厦漳泉地区,主要依托公路集疏运方式,但公路集疏运方式有效运距极其有限,因此,影响了集疏运在内陆腹地的延伸规模,也严重影响了厦门港口内陆货源的拓展,尤其是无法有效吸引周边内陆省份的货物,因此,需要加强集疏运通道的建设,调整集疏运结构和集疏运方式,拓展对内陆省份腹地的延伸。

(三)铁路集疏运建设滞后

目前厦门港铁路线主要通过鹰厦、福厦、厦深、龙厦线四条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在营铁路线网总长110.9公里。目前,货运站有厦门高崎站、杏林站、前场站和海沧铁路支线的海沧、白礁两大货场,然而直接连通港区专线的铁路线仅有海沧支线,港区铁路货运专线较少,铁路集疏运方式所占比重非常低,海铁联运箱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0.5%,与发达国家先进港口10%~20%的水平有较大差距。

(四)公路集疏运方式运输效率较低

长期以来,厦门港集疏运系统过渡倚重公路集疏运方式,而公路集疏运方式容易受到道路交通通行情况、运输车辆、气候等因素影响,运输效率较为低下。东渡港区和海沧港区是厦门港两个主要集装箱港区,其中,东渡港区位于厦门市岛内,通过长岸路和东渡路等城市主干道集疏运,并依靠海沧大桥、厦门大桥和杏林大桥进出厦门岛与后方工厂相连。受目前厦门地铁线沿线施工影响,两个关键通道长岸路(高崎附近)和马青路承受很大的交通压力,厦门大桥和海沧大桥进出岛沿线拥堵情况较为严重,降低公路集疏运方式运输效率。

三、自贸区政策下厦门港集疏运系统优化措施建议

(一)以自贸区快铁班列为契机,重点发展海铁联运业务,调整集疏运结构

厦门港的铁路集疏运系统十分薄弱,要构成一个完善、通畅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无缝衔接,形成高效的国内、国际间集疏运系统,海铁联运是关键的环节。发展海铁联运既是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公路集疏运系统不畅,调整集疏运结构的办法,也是构建港口集疏运系统综合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1.加快海铁联运运输通道建设,提升集疏运通行速度

充分借助中央“一带一路”政策和厦门自贸区的优势条件,在厦蓉欧和中亚快铁班列的基础上,重点开拓厦门港的海铁联运业务,使联运业务向港澳台和东南亚延伸,带动和辐射厦蓉欧沿线的货运业务。加快建设厦门海沧铁路货运通道,完善厦门港区内铁路支线的建设。与此同时,在铁路货场直接设立海关国检监管仓作为货物转、通关、检验检疫场所,货物完成装载后进入海关监管场所,而后可以快速进行报关、报检,提高集疏运服务水平,提升集疏运通行速度。

2.引导集装箱货物外移,逐步调整集疏运结构

引导集装箱货物往厦门岛外港区转移,减少进出岛内集卡交通量。厦门港集装箱主要港区东渡港区地处厦门岛内,周边腹地货物要经由大桥上岛,进入岛内港区,这无疑加重了本已繁重的岛内道路交通,也是厦门港公路集疏运系统症结所在。要缓解这一问题,应当逐渐减少进出东渡港区的集装箱货物,将这部分货物转移至岛外港区。借助岛外港区重点建设的铁路货运通道,发展海铁联运,逐步调整厦门港口集疏运结构,减少公路集疏运运量,使环保高运量的铁路运输逐步代替高耗能的公路集卡。

(二)发展国际中转直拼、沿海捎带业务,延伸集疏运系统,拓展港口腹地

自贸区的国际中转直拼和沿海捎带业务将直接带动厦门港的水水中转业务,推动水路集疏运子系统发展,延伸现有的港口集疏运系统,改变长期依赖厦漳泉腹地的情形,使港口腹地资源有拓展的可能性。国际中转直拼、沿海捎带业务,可为厦门港招徕更多国际、国内的腹地资源。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为货主极大的降低了货物运输成本,使货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批进出,吸引更多的货物资源至厦门港进行中转。沿海捎带业务的政策,将吸引更多船公司对航线进行调整,吸引其他经济腹地的货物通过水路聚集至厦门港。这些政策的推出,使厦门港的腹地触角可以延伸到其他支线港口,扩展港口腹地资源。

(三)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和航空城临空产业园建设,推进航空集疏运系统建设

根据《福建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和《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2015-2025年)》,加快厦门翔安机场建设,加快两条4F新跑道的建设,改变目前航空航道单一和航空飞行延误严重的情况。积极推进干支协调的机场布局优化调整,与泉州和漳州机场形成厦漳泉大都市区内分工合理、干支协调的航空运输体系。加强航空企业与电商物流企业合作,拓展航空快递物流服务。

“区港联动”的方式在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试行之后,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整个两岸贸易中心区域,直通式通道可以在整个中心推行,凡是在贸易中心片区内进出的货物统一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中转集装箱可以在整个园区中在海关监管之下,自由拆拼,为此,打通象屿物流保税区、东渡港区以及高崎国际机场的海空航运片区界限,为海运货物与航空货物之间的中转搭起便捷通行通道,为货主提供更为便捷的运输方式组合和运输通道,提升厦门港航空服务水平,加快厦门港航空集疏运系统的建设,推进厦门航空城临空产业园的建设。

(四)借助“单一窗口”信息平台,搭建港口集疏运信息化平台

“单一窗口”信息平台使参与国际贸易各方以及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管理部门之间能够在“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在此基础上,借助平台,推进自贸试验区内各区域之间通关一体化,搭建港口集疏运信息化平台,使公路、铁路、水路以及航空集疏运系统能够无缝对接,将RFID(射频识别)、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系统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推进厦门港口集疏运信息平台运行,及时将车辆、火车、船舶以及航空动态信息上传至相应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实时交换,最大限度地实现厦门港口集疏运数据的交换、共享与融合。

[1]厦门统计局.厦门经济特区年鉴[DB/OL].http://www.stats-xm.gov.cn/2015/main0.htm.

[2]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简介[DB/OL].http://www.xmftz.gov.cn/zjzmq/pqjj/.

[3]交通运输部.上海自贸区五大举措便利国际船舶登记[DB/OL].http://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1510/t201510 14_1898377.html.

[4]厦门海关.关于在厦门片区内的港区开展海运国际中转口岸直拼业务的公告[DB/OL].http://www.xmftz.gov.cn/xxgk/tzgg/ 201511/t20151126_4981.htm.

[5]林侃.厦门自贸片区实现国际中转直拼业务零突破[N].福建日报,2016-06-13.

[6]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业务问答[DB/OL].http://www.xmftz.gov.cn/xxgk/zcjd/201505/t20150512_4263.htm.

[7]周步恒,陈庚.厦门自贸区实行船舶出口岸联系单“无纸化”通 关[DB/OL].http://www.xmftz.gov.cn/xxgk/xwdt/201603/t2016 0317_5479.htm.

[8]许建民.厦门片区开展中资非五星旗船舶沿海捎带业务[DB/OL].http://www.xmftz.gov.cn./xxgk/xwdt/201509/t20150924_ 4811.htm.

[9]李慧颖,付敏.厦蓉欧班列助力福建外贸稳中有增[N].经济参考报,2016-07-26.

[10]林泽贵,黄旋旋,林晓蕾.厦蓉欧班列将联通台湾和东盟经济体[N].福建日报,2016-03-23.

[11]杨继祥.增强厦蓉欧班列影响力[DB/OL].http://haicang.xmnn.cn/2014/jrkd/201605/t20160517_4894367.htm.

Optimization of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n Xiamen Port under Policies of FTZ

LIN Shan-qian
(Xiamen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Xiamen,Fujian 361012)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China(Fujian)Pilot Free Trade Zone in Xiamen area was held in Xiame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21Apr.2015.After more than one year's construction,all kinds of business are progressing rapidly.Free trade policies have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Xiamen,especially in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By reorganizing the policies of Shipping and air transport in Xiamen FTZ,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n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Combined with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the system,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will be proposed.

policies of FTZ;Xiamen port;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optimization

U651

A

1671-9743(2016)08-0044-05

2016-08-20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类研究课题“厦门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评价及优化研究”(JA14433S)。

林珊仟,1982年生,女,福建厦门人,讲师,研究方向:航运管理。

猜你喜欢
集疏运片区试验区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州港集疏运系统仿真研究*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18个自贸试验区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我国沿海港区分布特征与集疏运能力评价*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天津国际航运核心区视角下的天津航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