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7月28日,资源三号02星在黑龙江省肇东市进行首次在轨检校,并获成功。检校工作主要包括地面同步辐射测量、自然地物像空点采集、自然地物光谱数据采集等。在轨检校是提高测绘卫星高精度立体测图能力的关键步骤。卫星上搭载的设备在地面已进行过严格的测试检校工作,但由于卫星在失重状态下运行,其各项参数或会发生变化。根据检校结果对地面处理模型进行修正,对影像的几何质量进行校正,可提高资源三号卫星立体测图精度。
8月2日,台风“妮妲”在广东深圳大鹏半岛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m/s)。对此,高分四号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静止轨道50m分辨率的秒级观测。图像显示的是高分四号卫星对台风“妮妲”的观测结果,空间分辨率达50m,观测频次为1min。从中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台风眼区精细化结构特征,以及云系内中小尺度对流的演变特征,为提升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准确率提供重要参考。
近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风云系列、高分一号、高分四号以及资源一号04星对我国多个洪灾省份实施观测,影像数据已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在救灾和灾情评估过程中,自2016年7月5日起,高分四号卫星每天对湖北、江苏、安徽、江西、贵州等省份大面积受灾区域进行1~2次连续监测,并完成对灾区全覆盖成像5次。号称气象“千里眼”的风云系列卫星时刻紧盯天气变化,为我国气象观测提供坚实的支撑作用。
7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深圳市政府签署高通量宽带卫星项目,标志着我国首个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启动建设。按照协议,由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国际一流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计划于2018年底发射首颗高通量宽带卫星,2019年开展卫星通信运营服务。该系统建成后,将在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外发展战略的同时,面向国内外航空机载、海事船载和陆地移动业务客户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嫦娥三号获得的大量数据已经形成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都属于世界首次。首次使用了一台新研制的测月雷达,完成了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岩石—月球玄武岩。首次使用月基光学望远镜,给月球北极上方区域的天体做了人类历史上在紫外波段的第一次科学普查。首次明确证明月球上没有水。嫦娥三号着陆器上安装的全球首个极紫外相机,首次获得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
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推动下,国家遥感中心基于亚洲区域合作专项支持,近日组织相关单位赴印度尼西亚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并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印度尼西亚建设其首座北斗/GNSS高精度连续运行参考站,推动北斗/GNSS高精度位置服务在印度尼西亚的普及应用。国家遥感中心承担的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课题,已经支持国内相关单位在老挝、柬埔寨、文莱和泰国等国开展了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示范推广工作,后续还将推动在其他东盟国家开展相应工作。
7月22日,随着用户船只在鄂霍次克海的顺利入网,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北美2号站暨北太平洋航线通信服务正式开通,中国第一个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宽带通信服务网正式宣告组网成功。自此,中国船舶无论航行到亚洲、欧洲、非洲、澳洲、还是地球另一半的大西洋,都可以直接接入到“海星通”的宽带卫星通信服务网中,实现信息传输、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丰富的应用。
7月24日,远望6号、远望7号首次出征太平洋,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远望7号是我国最新研制的一艘远洋航天测量船,满载排水量近3万t,可抗12级台风,自给力100天,能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北纬60°以内的海域执行任务,同时满足特定航道的航行要求。远望7号由船舶通用平台和航天测控通信装备两大部分组成,集当今船舶建造、航天测控、航海气象、船舶动力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于一身。
7月29日,一个致力于打造中国航天知识经济领导品牌,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航天文化产业公司的文化新机构—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成立。该机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4家直属单位(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报社、中国宇航学会和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重组而成。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定位为航天新闻传播主阵地、科技出版发行主渠道、特色文化创意主力军、人才培育服务主基地、国际科技交流主平台。
《财富》官方网站面向全球正式发布2016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2015年305.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344名,这是该集团公司继去年首入世界500强后第二次上榜,成绩比上一年提高了93名,在110家中国企业中排名比上一年提高了20名,在上榜的48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排名较上一年上升4名,在上榜的9家国内军工企业中上升幅度最大,在上榜的15家世界航天防务类企业中排名第9名,上升幅度最大。
近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KM8空间环境模拟器正式完成有载调试工作,这标志着该部天津大型航天器AIT中心(简称天津AIT中心)全面建成。若将天津AIT中心比作我国新一代大型航天器的“产房”,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都将在这里“出生”。按照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0年左右建设完成,而目前部分总装、测试工作已经在天津AIT中心开始稳步进行。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702所航天斯达公司大数据团队绘制出国内首份大型桥梁“基因图谱”—桥梁安全监测预警与健康状况评估方法,让桥梁工程师能够提前知晓大型桥梁的“健康状况”。这标志着我国大型桥梁的故障预防进入智能化时代。“桥梁安全监测预警与健康状况评估方法”是基于航天斯达公司研制的“数字设备网络监控系统”进行工作的。目前,“数字设备网络监控系统”已在河北曹妃甸大桥应用,另有多个大桥即将采用该系统进行监测。
高菲_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