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袁洁琳
我的心遗失在了那个孤单美丽、纯净明澈的地方——遥远的额尔古纳河。拉吉米的木库莲*之音幽微地响着,那一首快意的民族之歌不息地咏唱着,眷恋着那处的宁静和异样的温暖。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经历了许多让我的双眼净化得更澄澈,心底更添了几分明白。尽管我洞明了所发生的一切,已过的将来的,但面对世事的洪荒,鄂温克族人还是无法阻止某些罪恶的发生。”
故事全篇以“我”的视角放大了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细节。故事由我的小时候开始,一切事物都随着我的长大成熟而发生变化。穿行过的风雨氤氲着悲伤和温情。童年时的“我”、姐姐列娜、爱争宠的弟弟鲁尼、伟岸勇猛的父亲林克、温柔美丽的母亲达玛拉、话冷心肠热的姑姑伊芙琳、神秘的乌力楞族的尼都萨满伯父、力大无比的铁匠伊万、与狼搏斗失去一条腿而决心报仇的邻居达西、善捕鱼的哈谢及他很难怀孕而爱子如命的妻子玛利亚、“我”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个男人拉吉达、那个爱打猎热心有责任感的族长、吹得一手动听的木库莲的拉吉米、后来成为萨满的妮浩……小说中的人物数量庞大,但都描述得清晰适度,笔墨分配得轻重有别。
小说有两条主线,一线是我的成长,一线是社会背景的变化。由此描述了乌力勒部族的生活日常。
小说同时弥漫着神秘色彩,来自让人敬畏的萨满文化。着重体现在虔诚、悲悯的民族和部落信仰上。鄂温克族虔诚地相信万物皆是神,对生灵尤其是树木和驯鹿“玛鲁王”怀着崇高的敬畏;每个部落又都会诞生一个有着超常能力的萨满,通过萨满跳神可以驱赶病魔,而这种治病方式的代价却是一命换一命。妮浩为救人先后失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
不知是天妒英才,还是这个部族真的到走向没落的时刻开始了,林克在雨季出外被雷电击倒,乌力勒从此失去了一位捕猎的好手,与夫情深的达玛拉痛不欲生,一系列的悲剧从此拉开了序幕。同时爱着达玛拉的尼都萨满为维护族人向日本长官吉田证明神力,最后一次跳神舞后死了。“我”的小儿子安道尔学鹿叫误被大儿子维克特射死,维克特因为内疚,酗酒而死。日本人入侵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日本人强制入东大营集训下,达西自杀死了,他的妻子杰芙琳娜殉情死了。又逢着驯鹿和族人染上瘟疫,氏族支离破碎,人丁稀少,已近黄昏。
后日本人遭额尔古纳河左岸苏联的打击,日本上尉吉田剖腹自杀,人们的生活回归宁静。
经历了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一波又起。林木工人不断开垦山林,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鄂温克人又陷入了新的困境。族人被邀请下山安置入户,习惯了自然的无拘无束,与自然相知的鄂温克族和驯鹿怎么会拘泥于山下的生活呢?人们决心返回山林。
鄂温克族一直凭着对自然的信仰,与命运抗争。无奈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遭到了干涉,生态平衡也遭到了破坏。
小说的故事情节生动,语言到位自然,适中的节奏经常让读者深陷其中,画面也仿佛真实地涌现脑海,充溢着对自然的崇尚和热爱,对真性情的赞美。小说如同一声春雷,希望能惊醒那些过度开发罔顾将来的人。
月亮清冷的光辉绻慵在书页上,我能合上书,却无法收回我遗落在额尔古纳河的心了。
(*木库莲,达斡尔族仅有的一种传统乐器。)
(编辑:于智博)
评点:庄照岗
文章围绕《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主要情节展开思考,从“我”的叙述视角到鄂温克的生死传奇,从神秘的萨满文化到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从时代的变迁、生态的破坏到民族的坚守、命运的抗争,作者娓娓道来,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小说丰厚的意蕴和宏大的主题。全文首尾呼应,语言简洁凝练,是一篇出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