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杰
寻求制胜之道美国空军致力发展人工智能空战技术
文/温杰
6月27日,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报道,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报道称,该校研制的“阿尔法”(ALPHA)人工智能程序在遗传模糊系统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通过了专家评估,并在空战模拟器上击败了拥有丰富经验的美国空军退役上校基恩·李。从长远看,美国空军“联手”人工智能,必将在未来空战理论和战术方面发生革命性飞跃。
基恩·李正在模拟器上与“阿尔法”进行模拟空战
“阿尔法”可以分析传感器数据,创建一个战术计划,并能在不到1秒钟内对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在模拟空战中,基恩·李上校与“阿尔法”展开了较量,在多次尝试后,不但没能发动一次致命攻击,而且每次都被击落。对此,他表示:“这是我见过的最具侵略性、敏捷性、变化性和可靠性的人工智能。”
鲜为人知的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在“阿尔法”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首次提出了一个称之为“忠诚的僚机”(Loyal Wingman)的概念,旨在通过为“战隼”设计和研制一种人工智能模块,确保美国空军在未来战争中实现无人驾驶的F-16战斗机与最新装备的F-35A战斗机之间的高低搭配,从而有效地摧毁空中和地面的目标。
目前,AFRL正在着手为F-16战斗机“植入”这种人工智能,力求让无人“战隼”可以完全自主地协同飞行,在第四代战斗机(美国现称为第五代战斗机)前面冲锋陷阵。按照计划,AFRL将在两年内改装出一架能够满足“忠诚的僚机”概念要求的F-16无人驾驶作战验证机,通过飞行测试来检验这种颠覆传统作战模式的前沿技术。
“忠诚的僚机”概念是将第四代战斗机与无人驾驶的第三代战斗机组合搭配成一个编队,借助四代机的作战网络节点角色,充分发挥三代机机动性好和火力充足的优势,从而大大增强二者在空战中的致命杀伤能力。这种作战理念是希望在大多数危险环境下,一架无人机可以在一架战斗机前面扮演突防角色,承担发现、摧毁目标的任务,从而有效保证第四代战斗机远离危险境地,避免遭受到来自对手的致命反击。
2015年夏天,AFRL正式启动了“忠诚的僚机”概念研究,开始向航空工业部门发布了一份需求信息。这份需求信息要求,各种自主技术应该可以有效地增强美国空军未来在对抗和拒止环境下的作战行动和能力,而且这些技术还能够无缝地将飞行员及其驾驶的战斗机与具备自主作战能力的无人机实现有效的集成,可以作为一个机队协同作战,提高作战效能。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需求信息还要求无人驾驶的僚机应携带更多数量的机载武器,可以充当第四代战斗机的一个飞行弹药库,按照飞行员的态势判断和下达的指令,随时攻击空中和地面目标。
近年来,美国空军和其他军种已经在使用非常先进的无人机,其中许多无人机都可以携带武器,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人机操作员都身处地面上的控制站内,通过卫星控制无人机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与之不同的是,美国陆军在有人/无人编队的作战使用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美国空军探索和研究“忠诚的僚机”作战模式提供了借鉴。
“忠诚的僚机”作战模式付诸实施的关键一环是如何将声名显赫的“战隼”变身为全副武装的无人战斗机(UCAV)。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洛马公司针对美国空军的训练和测试需求,开始着手研究将F-16战斗机改装为全尺寸靶机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F-16 UCAV的概念。
最初,洛马公司只是考虑将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封存的F-16A战斗机改装为遥控驾驶F-16DR过渡型UCAV,但必须解决这种型别因采用模拟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而存在的一些硬件技术问题,同时加装一种武器系统还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代价。因此,美国空军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员推进F-16A战斗机改装为UCAV的计划。
作为潜在的竞争对手,波音公司通过QF-16靶机的研制、改装和飞行测试,已经证明了各项关键技术的可靠性,为“忠诚的僚机”从概念到现实奠定了工程基础。在作战使用上,QF-16靶机可以按照预编程机动动作安全地飞行,同时与靶场范围内的地面控制员保持联系,这些能力所依赖的基本技术都为把F-16战斗机改装为执行作战任务的无人驾驶僚机铺平了道路。
随着美国空军着手探索全新的作战概念,波音公司立即表示将参与投标“忠诚的僚机”合同。与洛马公司相比,波音公司不仅具备了改装QF-16靶机的丰富经验,还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了F-16 UCAV所需关键技术,已经在新一场“战隼”无人化竞争中抢得先机。 编辑: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