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历
近日,西汉废帝、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报道,此次发掘,国内首次使用了低氧技术,以求最好地保护墓室中的文物……
回首往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考古发掘中,曾因功利主义思维作祟、文物保护意识不足等原因,发生过许多“发掘即摧毁”的考古憾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发掘很随意,定陵出土的万历龙袍竞全部炭化
1955年,明史学家吴晗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他邀请郭沫若(中国科学院院长)、茅盾(文化部部长)、邓拓(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联名上书中央,请求发掘埋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经周恩来同意,最终决定试掘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
经过两年多的发掘,定陵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包括600多件袍服、布料。其中皇帝的衮服、龙袍等,更是巧夺天工,如以缂丝方法织造的衮服,所用材料除大量金线、孔雀羽毛外,还有红、蓝、绿等28种绒线。然而,在定陵地宫开启后,这些原本绚丽多彩的丝织品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以致被空气侵蚀而褪色、变脆,并留下黑斑。对这些袍服的后续处理,也不专业。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这种涂料是不可逆反的,不久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也随之碎裂”。由于此前明朝丝绸几乎没有实物留存下来,技艺也已失传,因此定陵丝绸的损坏显得尤为可惜。
定陵的大量文物“发掘即摧毁”。刚写完历史剧《武则天》的郭沫若也跃跃欲试,提议发掘合葬唐高宗、武则天的乾陵。1960年,陕西省向中央提交《乾陵发掘计划》,郭沫若对周恩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在墓室里!打开乾陵……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鉴于技术落后,周恩来没有同意。1973年,郭沫若第二次请求挖掘乾陵,又被否决。
在郭沫若请求开掘乾陵时,定陵的考古工作并没有结束。1979年,参与过发掘的赵其昌、王岩等继续编写定陵的考古报告。赵回忆说:“可惜的是20多年的岁月,不少文物已经面目全非了。棺椁毁于定陵建馆之初,帝后尸骨、头发、牙齿毁于‘文化大革命,原始资料有散失,照片底版有霉污,特别是那些囊括了中华精品的帝后服饰、织品等等,几经翻动,残损更甚,所幸几大册发掘工作的原始记录,尚保存完整。”
定陵的帝后服饰也相继启动复制。1988年9月,文物专家谢辰生带着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的明神宗龙袍、马王堆素纱禅衣,送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家中,“请他过目”。在交谈中,当李先念“了解到万历龙袍已经全部炭化时”说:“我历来反对挖大墓,挖出来保护不好,就毁掉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合格技术和保护意识,兵马俑上的彩绘惨遭损毁
但是定陵的悲剧依旧在不断上演。1972年-1974年,徐苹芳参与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时发现,“墓被水泡着,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他回忆,“我们亲眼看见的,马王堆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
1976年,考古队对广西贵县的罗泊湾汉墓进行了发掘。在清理文物时,有人发现了一个看上去像炸弹的“弹形壶”。“一个人把它捧在手上,抹去器表的泥浆以后,找不到开盖的地方,倒来倒去,一不留心,把盖冲开了,倒出一坛清水。有人说:‘是酒,不要倒掉!留着化验!但是说时迟,那时快,已经晚了,水被倒了个精光。”想来十分可惜。
秦兵马俑上原本涂有彩绘——工匠先在烧好的陶俑上涂一层生漆,再在生漆层上涂各种矿物色。但上世纪70年代几次发掘时,彩绘都在考古人员准备拍照的瞬间消失了。这是因为生漆老化后,一旦和氧气接触,很快就会翘起来,导致彩绘脱落。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回忆他在1978年“发现残留色彩,但眼看着它就掉了,非常心疼”。
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反思说:“当年有两个原因造成彩绘消失,一是没有技术和材料,二是没有严谨的保护意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考古发掘中,已开始有意识地对易被空气侵蚀的文物进行特殊保护。兵马俑考古队试图用针管把一种加固剂注入底层生漆和俑身之间,不让彩绘随生漆脱落。这样只能保住色块,在当时是一种权宜之计。
上世紀九十年代,技术手段日趋完善,但外行干预,依旧使文物极易受损
除了考古人员自身的问题外,外行对发掘的干预也常常导致文物受损,1989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出土了一批商朝青铜器,“矿化得严重,腐蚀得厉害,表层看似硫酸铜,实际是粉状铜锈,保护难度较大,应尽快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因此要“立即采取坚决措施,把全部文物运至南昌,文物不运回省城,一切都是空谈”。但是新干县领导希望把这批宝贝留在县里,迟迟不肯同意运往南昌。
这些质量、数量在江南罕见的青铜器,出土几个月后,依旧没能被保护起来,让考古工作者们忧心如焚。江西的考古专家彭适凡只好向时任省长的吴官正求助,吴官正表示:“这怎么行呢?应有全局观念嘛!”第二天,吴官正亲自给新干县县委书记打了电话。1990年2月,在严密护卫下,这些青铜器全部运抵江西省博物馆。
1993年,在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汉墓群的6号墓中,出土了一批记有西汉时郡政府文书的简牍,价值巨大。当文物清查结束后,考古队向东海县、温泉镇的领导汇报工作。这时“镇里的一位领导伸手就从桶里取出一片木犊观看”。没想到,“就是他这一拿,给我们以后释读留下了永远也解不开的疑难。他取看的那片木牍正是24方木犊中最为重要的吏员簿,而他的大拇指正按在右上部,轻轻地一带,就把这方木犊最重要、最关键的记有这片案簿名称的字给抹掉了”。
当考古人员要将这批木牍尽快运走修复时,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支付给村民的开工补偿费没有到位,村里的民工不让他们带走木牍。事情拖了一周才告解决,当考古人员回来时,“看到塑料桶中浸泡的简牍,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原来泛着金黄、闪出油光的简牍已经完全变黑,而原来清晰可读的墨书,现在已经十分模糊。一堆发黑霉变的简牍已经失去了它生命的活力”。后来用了5年时间,才让木牍恢复原貌。
略言之,在考古发掘中,只有在参与人员具有足够专业性,并掌握相当科技手段的情况下,才能使文物在发掘过程中免于蒙受不必要的损坏。
(摘自《大河文摘报》)何谓“三长两短”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事故,或人的死亡等不吉利的事。
原来“三长两短”是指一副未盖上盖子的棺材,它是由棺材的三块长板(底面加左右两面)和两侧的两块短板构成。《礼记·檀弓上》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孔颖达疏云:“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
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应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向捆三道,纵向捆两道。档向的木板长,纵向的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后来由于有了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起初“三长两短”是死的别称,后来又加入了意外、灾祸等意思。有时它被缩写为“长短”,但含义不变。
关于“三长两短”的来源还有一说。据《越绝书·外传记》记载:“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日湛卢,二日纯钩,三日胜邪,四日鱼肠,五日巨阙。”说战国时期越国著名剑师欧冶子铸了五把利剑,其中三长两短,都锋利无比,一般人遭遇到这五把剑就有性命之忧,于是后世把各种危及生命的风险称为“三长两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