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百惠
摘要: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此,必须要引起重视,下文就通过对水稻病虫害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预测措施,进而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水稻 病虫害 防治
前言:一直以来,我国的水稻种植都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对策,在病虫害防治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文就对常见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施药技术
1.1 对症下药
首先要对水稻的病虫害有充分的了解,确认主要危害,并确认其具体的种类,对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疑难病虫必须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辨认,也可以将典型的病株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确诊后再对症下药。在使用乳油剂或水剂农药的时候可以用塑料瓶,可用塑料瓶做成一个带把的小量筒,然后准备一个可以装20~25kg的水桶,严格按照比例进行配药,然后按照要求进行稀释。为了提升施药的均匀性,在经济条件下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性能较好的喷雾器,提升药物的作用。
1.2 “后退”喷药
一直我国对水稻喷药都采用“前进”式的喷药,但这一方式相对于“后退”效果差了些,但在“后退”时要保持行走的幅度。选择这一喷药方式主要有以下优点:
首先,由于行走缓慢,因此药量喷洒较为充足;
其次,不致因为行走而人为碰落过道两旁稻苗上的药液,进而保证药效;
最后,后退式的喷药方式可以更大程度的避免药液沾染衣服,更加健康。
在田間施药的过程中必须要匀速前进,要有规律的前进。根据水稻的一般密植规格,每次下田左右摆动喷雾的幅度以8-10行为最佳,避免过窄或过宽,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1.3 施药时要确保浅水层
施药田块不宜串灌、漫灌。施药时,田间应保持3~5cm深水层。
2.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预防对策
2.1 稻瘟病
该病是水稻最常见的三大病害之一,也是威胁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其发病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2.1.1 发病特征
第一,病苗基部会变为黑褐色,而上部则出现营养不足的红褐色,最终枯死。在潮湿的时候病苗表面常会有灰绿色的霉层。第二,稻叶上会出现纺锤形的病斑,最外层呈现黄色,而内层则出现褐色,中央发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第三,茎节病斑:在茎节上生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节变黑色,致使茎节折断,穗干枯。穗颈病斑:常在穗下第一节穗颈上发生淡褐色或黑绿色的变色部分,影响结实,形成白穗,分枝或小枝也可发病影响病枝结实。
2.1.2 防治的对策
针对这一病害,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
首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多采用25%咪鲜胺10毫升对水50公斤浸40公斤种子。
其次也可以使用药剂浸泡秧苗,合理配置一定比例的药剂,将秧苗洗干净甩干,然后浸入到药液中一段时间再进行插秧,效果很好。
最后,必要的情况下要进行喷药防治,一旦发现这一病害就要及时的进行喷药处理,以免危害扩大,将损失降到最低。
2.2 水稻纹枯病
俗称花脚杆,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病的苗株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病斑常会连在一起,形成纹状的大斑块。如果遇到阴雨多湿的天气,病部还会出现蛛丝状的菌丝体,最后会演变成菌核。
针对这一病害多采用清除菌源的控制对策,将田边的杂草清除,还田严禁使用有病的稻草,同时要及时的施肥灌溉,及时喷洒农药,达到防治的目标。
2.3 稻纵卷叶螟
也叫裹叶虫,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害以幼虫为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的情况下,稻叶将枯白一片。针对这一虫害必须要掌握好防治的时期,在其幼虫盛孵期喷洒农药,效果将十分理想。
2.4 稻飞虱
俗称 “蜢子”,该虫害多发生在水稻的前期,遭遇该虫害的田块稻叶颜色偏黄,分蘖减少,严重的时候水稻会成片“落塘”枯死,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全田枯黄。对于这一虫害,关键是要分清稻飞虱的种类,然后选用相应的抗病品种外,还必须要及时用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扑虱灵、叶蝉散等,效果都不错。
2.5钻心虫
该虫害主要是二化螟。?这种虫害是以幼虫危害。主要是蛀入到水稻内取食,在不同的生育阶段,被害植株可能出现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二化螟幼虫黑褐色,体背有5条纵线;这一虫害多以农业防治为主,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田边的杂草清除干净,适当的提前灌水整地对消灭钻心虫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果虫害过于严重则有必要采取药剂防治,以期达到防治目的,降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水稻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这类或那类的病虫害,对此,种植人员必须仔细认真的甄别,及时防治,加强管理,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粮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学刚. 探究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5(24)
[2] 罗亨强.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J]. 农技服务. 2015(12)
[3] 楚剑锋,孟繁君.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吉林农业. 2016(03)
(作者单位:154599黑龙江省勃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