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50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6-10-21 01:33吴宥霖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奥曲肽肠梗阻

吴宥霖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通气与通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便时间、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理想,恢复通气与通便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肠梗阻; 中西医治疗; 奥曲肽; 消阻通滞汤

中图分类号 R5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127-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69

肠梗阻为消化科常見急腹症,是胃肠道内容物由于多种因素而出现的通过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及呕吐,且排气、排便停止[1]。由于发病危急,如果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则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在临床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显著,且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通气与通便时间更短。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00例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比较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消化科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47.5±2.4)岁;病程1~3 d,平均(1.5±0.5)d;粘连性肠梗阻3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6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4~67岁,平均(48.5±2.5)岁;病程1~4 d,平均(1.6±0.4)d;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9例,粘连性肠梗阻

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肠梗阻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要求患者禁食,并行持续胃肠减压,开放静脉通路,并及时补充水电解质,避免酸碱平衡失调,积极预防感冒,并给予解痉剂[3]。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207)0.3 mg+250 ml 15%葡萄糖溶液后静滴,并给予消阻通滞汤[4]。其中奥曲肽维持时间为24 h,消阻通滞汤2剂/d,消阻通滞汤组方如下:柴胡、白芍、麸炒川芎各15 g,麸炒枳壳、麸炒枳实、炒香附子、陈皮及当归、熟地、麸炒大黄各30 g,炒甘草6 g。

1.3 诊断标准

本研究选取的100例肠梗阻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1)存在腹部炎症、外伤史;(2)临床以呕吐、恶心、腹胀与腹痛,以及肛门排气、排便停止为主;(3)腹部透视检查,可见腹部存在气液平面、腹胀;(4)查体可见蠕动波与肠型,腹部局限性压痛,无腹膜刺激征;(5)排除绞窄性肠梗阻[5]。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本研究治疗评价分为4级,治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完全消失,肛门恢复通气、通便,进食后未出现复发,且X线片检查未发现肠梗阻征象,且持续1个月无复发;显效: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X线片未发现肠梗阻征象,且随访1个月部分症状复发,但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减轻,但停止治疗后症状出现反复;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未改善或加重[6]。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肠梗阻为消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导致上下不通,且患者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一系列症状均为急性肠梗阻。发生急性肠梗阻的原因在于肠腔狭窄、肿胀与肠蠕动减弱,导致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在外科急腹症中,属于发病率较高、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与胆道疾病。肠梗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群体,且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由于该病的病因复杂多样,且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局部甚至全身病理变化,增加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难度,如果无法给予有效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从中医理论来看,肠梗阻属“关格”、“肠结”范畴,六腑以通为用,故泄而不藏、满而不实,如湿邪中阻、气血瘀滞,均可影响六腑功能,从而出现肠梗阻[7]。

肠梗阻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易消化食物;(2)进食后进行剧烈运动,或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导致肠道扭转;(3)肠结核、肠肿瘤及肠套叠等肠道疾病,可引发肠梗阻;(4)急性腹膜炎、腹部手术导致肠麻痹;(5)腹壁疝气嵌顿后易出现肠梗阻。西医理论认为,肠粘连、腹疝嵌顿或肠管肿癌等肠道器质性病变,导致压迫或堵塞肠腔,从而使得肠内容物于肠内出现通过障碍,发生肠梗阻。一旦出现肠梗阻,则可引发局部肠管或全身病变。其中,局部肠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肠管蠕动性增强,患者出现阵发性腹痛绞痛、肠鸣音亢进;梗阻上肠管大量积气,且积液逐步扩张,导致肠腔内压力增高;肠壁血运障碍,由于通透性增加,导致肠内细菌与毒素进入,诱发感染或腹膜炎[8]。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00例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显示:(1)经治疗,观察组治愈30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58/6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35/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4~10 d通气,平均(6.02±2.12)d;

4~11 d通便,平均(6.13±2.41)d;对照组6~13 d通气,平均(8.23±3.24)d;7~14 d通便,平均(8.48±3.25)d,观察组通气与通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肠梗阻为消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如治疗不及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上,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治愈率高,且患者通气、通便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建章.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7(9):2244-2245.

[2]刘清涛,原明凤,李伟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3(6):47-48.

[3]赵江,张丽丽.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3(2):56-57.

[4]吴维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4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6):41-43.

[5]李武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85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74.

[6]罗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00例临床观察[J].醫学理论与实践,2015,12(9):1594-1596.

[7]熊海,何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70.

[8]王李,童卫.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10):1114-1116.

(收稿日期:2015-10-17)

猜你喜欢
中西医治疗奥曲肽肠梗阻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脓毒血症的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治法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8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