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
摘要:本文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寻求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并且在其与史学的交叉处发现了若干联系,通过总结归纳,文学作品的史学意义至少有三:“以诗证史”,文学作品其本身就是史料的一个重要来源;由社会各层阶层的人民创造的文学作品,是对传统史官、文人记录的有益补充,丰富了历史研究的维度;在概括时代、地域精神与反映社会情绪的功用上,文学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史学;文学;以诗证史;历史维度;时代风貌
何谓史学?即是研究如何研究历史的学问,它的职责在于对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方式加以批判和反思。而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的一种,在某些方面有着其他史料难以比拟的特殊价值,值得引起历史研究者们的注意。
“以诗证史”是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孔子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到《诗大序》的“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注重文学的现实作用、致用意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一直以来的传统,这里就可以看出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来。史书中记载汉代民众服兵役的年龄是从二十岁至五十六岁,但是我们却在一组汉乐府《紫骝马歌辞》中发现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么一句,诗中的老人足足服了五十六年的兵役,可见这兵役项制度在诗歌创作的年代早已名存实亡。杜甫的诗歌号称“诗史”,其旬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就直观生动的反映出开元时期唐王朝经济的富裕,而他的《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作品都对当时唐王朝用兵吐蕃、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有着忠实的记录,皆可以反映当时战争的频繁以及给社会各阶层造成的苦难。
梁启超说:“二十四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传统史书,其作者皆为史官、士大夫之流,作者身份阶层的单一就必然导致其创作眼光与内容的局限,而那些由社会各阶层人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广阔图景,就是二十四史很好的补充。比如《诗经》就是一部生活之歌,劳动之曲,其中对当时底层劳动人民的作息,饮食,居住有着详细的描绘,这些都是《左傳》《国语》《战国策》这些史书所不能反映出来的。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除了诗歌,《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古典小说也对当时的世俗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极其详细精微的描写,而《红楼梦》更是号称“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很详细描写了明清时代从贵族到市井百姓的生活状态,把各个阶层的各种现实的状态很原始而生动的展现给读者,是现代人了解当时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的重要资料,其对当时社会的解构和分析也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相比其他史料,不管是史书也好,地下文物也好,它们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当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但是在概括时代、地域精神与反映社会情绪的功用上,却都不如文学作品来的生动形象。比如在《诗经》的国风中,我们就能鲜明的看到各国不同的民风个性:秦风悲,郑风淫,周南雅,都各有特征。《王风-兔爰》中有“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位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毗。”之句,表达的就是周王室统治衰败后,在“诸侯皆叛,构怨连祸”中国人的颓丧痛苦情绪。研究唐诗我们也会发现,盛唐之诗普遍气势雄浑,风骨盎然,及至中唐,则明显的风骨顿衰,转向沉郁空疏,再到晚唐,整个诗坛所弥漫的就是一种深沉的感伤基调,大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感慨,在唐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唐人在不同时代的情绪,也可以从中看出唐王朝命运与国势的变化。在当代,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则始终立足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比如作品《浮躁》就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如果说其对当时中国农村发生的悄然变化如旧秩序的动摇,制度的打破等的反射职能还能为其他史料所取代的话,那么它对当时人心重燃的希望,不懈的奋斗与挣扎……在贫苦中的农民,是多么渴望脱贫致富的这种普遍社会情绪的天才概括上,则是只有文学作品能做到的一点。
总之,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的一种,有着十分独特的研究功用,它不仅能与其他史料相互映证,还是对它们的一个很好补充,甚至能发挥出它们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研究意义,值得历史研者的注意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