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6-10-21 02:15闫茹闫增岗
亚太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构建

闫茹 闫增岗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办出本校的特色,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必须按照自身条件对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分析,掌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在此基础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重属性,高职人才培养要让学生学习专科阶段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掌握高级职业技能,所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结合学校自身教育和社会实践,对上述众多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最后探索出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之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较为普遍的有以下四种:

1.产学研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学习、生产、科研集为一体,是典型的应用型学习模式。由学校、企业、地方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四方合作,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充分利用校、企教育环境和资源,展开课堂理论教学及企业实践,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人才。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企业参与度大,学校依企业人才培养订单实施教育,企业安排毕业生就业,该模式具有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

3.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为目的,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4.“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高职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必须要通过与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准入资格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點

1.更加重视吸纳新颖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吸取终身教育理念,将培训与终身学习作为晋升的桥梁;而且,将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适度提升,相互融通职教、成教和普教。

2.更注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模式。加速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转变,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毕业生放在首位。

3.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多样。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由单一模式转向多种模式融合,办学定位、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方式、办学理念均体现出多样性。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环节。“知识本位”是以课程为重点,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方面,“能力本位”跟家注重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虽然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优于知识本位课程,但仍存在局限性。“人格本位”是一种新概念,该模式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它将“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集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完善人格,培养适应经济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新型人才。

现在,大多职业岗位有明显的复合性和专业性发展趋势。所以,“人格本位”理念更适合高职教育需要。一方面,将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核心,教学内容更注重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课程应结合“双证沟通”的要求设置,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以学分作为“双证沟通”的桥梁,将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融入专业的教学中。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途径——校企合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能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水平,深入了解社会及企业发展需求,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工学结合教育氛围;有利于快速培养出适应社会及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必然抉择。

(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力保证——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力保证是具备一支结构合理、数量恰当、具备双师资格的师资队伍。

第一,师资队伍应该重点建设结合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师资队伍,师资结构具备多元化的专业背景更加适合交叉学科专业。

第二,积极发展教师培养渠道。鼓励专任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支持合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技能;拓展校企合作关系,鼓励教师进入企业一线,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作流程、新技术、新技能等基本情况,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双师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鼓励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加入相关行业协会,成为行业专家。

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的学习交流和参观培训来提升教学能力。

最后,鼓励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企业人才,尤其是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际运作经验的业务骨干来弥补本校师资资源的缺陷。

参考文献:

[1]李海宗.陈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13-15.

[2]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3(10):20-22.

[3]刘福军,田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80-83.

(作者单位:闫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闫增岗/上海海事大学)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构建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