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2016-10-21 01:40蔡琳
亚太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改革

蔡琳

摘 要:信息化教育环境要求大学课堂更具时代特征。本文首先辨析信息化教育的内涵,通过分析当今我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背景,阐述信息化教育环境从教育资源、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对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大学课程;改革

一、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信息化教育是21世纪初,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网络教育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的。我国电教理论的奠基者南国农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是‘相乘的关系,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必须实现两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的信息化教育。[1]华东师大著名的教育技术学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推动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即信息化教育。”[2]由此可见,当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深度融合时,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资源网络化、教材多媒体化、环境虚拟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等是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特征。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教育形态,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交汇与融合,并持续推动着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已取得重要成效,并逐步迈入了信息化教育的进程。

二、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一)传统大学课堂面临困境

1.大学课堂教学低效亟需教学方法改革

理想的课堂均衡状态应是教师尽情教学,学生认真学习,师生交流互动。然而,现实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例如:教师诵读教材,学生死记考点,教学交往单向运行,师生零互动,课堂零交流,学生迟到早退甚至逃课,考前则“临时抱佛脚”,和教师打“感情牌”等。[3]从课堂均衡状态角度来看,这种状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效能低;二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上的教学指导和情感交流。

目前,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课堂是进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则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大学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陈旧、单调、枯燥,显然不能适应当下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背离了现代学习理论的基本理念。因此,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4]

2.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课堂中的深度缺失

现代教育技术也已经广泛运用到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在大学,现代的教学设备已经配置,大学的网络资源也十分丰富。虽然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大学课堂中,但存在着有效性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能力的提升,未能充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未能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等。这种深度缺失直接导致信息技术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信息技术未能从本质上改观现存教育的弊端和不足。

(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对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质量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最首要最迫切的任务。如何改善大学的教学质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关键点在于全面推进大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改变课程教学的程式化,激发学生的自主个性;其次,改变课程教学的应试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转变单一化的考核方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最后,改革现有评价体系,实现由功利性评价功能向激励性功能转变,创新评价方法,推展评价内容,评价考核体系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5]

(三)教学理念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教育改革浪潮的深入推进,各国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构建了一些极具影响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终身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信息化教育理念等。新的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慢慢摒弃部分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理念,从而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1.从“教”到“学”的转型

20世纪初发生在心理学领域的认知革命,引发了教育领域的革命。在教育实践领域,从重视教学专项注重学习,进行了促进学生学习参与的教学方法变革。赵炬明教授针对传统的“老三中心”,即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而不是“教”。“教”从来都只是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两者不可本末倒置。依据教育目的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根据效果进行测验、考核、评估。在目的、行动和效果间建立一种持久的反馈关系。不是老师教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不是某种教学方式改革,而是教育范式转型。[6]

2.教学过程本质观的更新

传统教学论倾向于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当代教学论则对教学过程的本质观作了一个新的诠释,即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塑造价值理念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已经被互教互动的“师生共同体”所取代。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如何创设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合作”模式。

三、信息化教育环境对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资源支撑

(一)信息化教育环境对大学课堂改革提供资源的支撑

当下大学课程改革不能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教材向教学资源的转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书本是主要的教学媒介,教育资源的占用非常有限。传统的学习资源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等教育理念则对学习资源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果缺乏大量优秀的、科学的教育资源作保障支撑,大学课程改革必然举步维艰。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资源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信息技术通过实现教学环境多样化,教材的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从而在教育资源上对大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信息化教育环境对大学教学活动的支撑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学校中单纯的人—人交互,将朝着人—人、人—机、人—机—人交互的综合交互环境发展。并且,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学习工具的变化。工具教学软件、虚拟实验室、研究性学习平台等,完成了与传统学习工具的有机结合,它们更容易实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事,更有利于学习者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与本质。[7]信息化教育环境为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学习者学习工具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信息化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支撑

学习方式变革的重点是克服对传递知识、接受性学习过于依赖的弊端,在学习中渗透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所以学习方式要向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等方向发展,进而支撑学校后学习、终身学习,达到培养具有创造力、具备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信息化环境通过对研究性学习、交流协作学习、自主探索学习、学生综合学习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促进学生由被動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国农.解读信息化教育及其五大支柱[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20-21.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背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7.

[3]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里动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8):84-88;杜杰.大学生课堂问题分析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4上):222-224;严敏.从控制论角度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2):154-156;周季生.大学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123-126;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137:16-17.

[4]王鉴,王明娣.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生活世界理论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3(13).

[5]肖红梅.论高等教育质量观视阈下的大学课程教学改革[J].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h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part 4)国际会议.

[6]陈明.本科教育教学:从“教”到“学”的转型——“‘一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综述[J].哲学社会科学,2012,12.

[7]张玲.让未来的教师成为教育上的“魔术师”[J].电化教育研究,2003(9).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改革创新(二)
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关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大学教育变革的探讨
慕课促进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