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重庆市某县城125名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农村辍学生与中国同龄人在三个人格特质维度上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性别、出生年、教育程度的辍学生在三个人格特质维度上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辍学生在精神质(P)上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外内倾(E)、神经质(N)上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出生年、教育程度的辍学生在外内倾(E)、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上相比均没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辍学生;人格特质;外内倾;神经质;精神质
一、辍学概述
1、辍学及辍学学生的涵义
辍学,字面意思是中途停止上学,它的界定对象是学生,界定事件是学生在上学期间因各种原因离开学校而不能完成相应级别的学业。教育部在教育事业统计中对辍学学生的界定是:辍学学生是指除正常毕业、升级、留级、转学、死亡以外,其它所有中途不再上学的学生,包括休学、退学(办手续和不办手续)、开除、转学转出但未在另一学校继续上学的学生。
2、辍学的研究现状
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现状的研究;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的研究;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对策的研究。而至今为止对辍学生的人格特质研究还寥寥无几,所以本文仅对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辍学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但中国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也存在严重的辍学问题。由于辍学的原因异常复杂,国内外研究者对此问题的视角和层面也就不尽相同。
二、人格特质概述
1、人格的内涵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格这个词,许多学科的学者也都在使用这个词,但是其含义往往很不相同。共同的核心意义是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中外心理学家对人格一词赋予了很多内涵,但没有一个公认的内涵,似乎每一位心理学家对人格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黄希庭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體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及社会性四个基本特性。
2、人格特质的测量工具
所谓人格特质的测量,就是根据所要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出许多相关的问题,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回答,然后根据受测者的答案,总结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的表现。目前,国内外较常用的测量人格特质的量表主要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16PF)、艾森克人格测试问卷(EPQ)以及大五人格问卷(NEO-PI-R)等。艾森克人格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测得的结果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验证。所以本研究的人格测试问卷就采用由钱铭怡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
三、研究对象与工具
1、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垫江县125名1986~1997年出生的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其中女生49名,占54.4%;男生41名,占45.6%。1986~1989年出生的17人,占18.9%;1990~1993年出生的60人,占66.7%;1994~1997年出生的13人,占14.4%。教育程度为小学的6人,占6.7%;初中的70人,占77.8%;高中的14人,占15.5%。
2、研究工具
运用问卷法对125名辍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调查,采用的是由钱铭怡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该量表含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E、N、P、L),共48个项目,其中每个分量表各含12个项目。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71~0.77,具有较好的信度。通过与EPQ中国版做相关,作为效度检验,结果表明,N,E,P,L分量表都有很高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3、施测与数据处理
将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发放给被试,由被试按照指导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在被试作答完毕后,收回并进行整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与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不同性别、出生年、教育程度的辍学生在E、N、P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以被试在E、N、P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出生年和教育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1。
由表4-1可以看出,不同性别辍学生在精神质(P)上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外内倾(E)、神经质(N)上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出生年、教育程度的辍学生在外内倾(E)、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上相比均没有显著的差异。
五、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辍学生的人格特质与中国同龄人的差异以及不同辍学生间的人格特质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不同性别辍学生在精神质(P)上相比有显著的差异,男辍学生的精神质倾向较女辍学生的高,这与全国常模相同;而在外内倾(E)、神经质(N)上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人格特质非导致男女辍学率不等的主要因素。
第二、同出生年、教育程度的辍学生在外内倾(E)、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上相比均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人格特质非导致初中生辍学率高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印政.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现状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10:5-8.
[2] 周瑞兰, 田玉娟, 肖风兰, 等. 农村初中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13(3):317-318.
[3] 金英子, 金东周, 金英莲. 辍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5,21(7):522-523.
[4] 胡胜利.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 1994,2:5-6.
[5] 李 强. 论心理健康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及控制[J].天津社会科学, 1994,3:1-2.
[6] 李宁宁.心理保健一个亟待发展的领域[J].学海, 1992,4:3-4.
[7] 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百科全书[M].闵维方, 等,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61.
[8] 张 莉.农村学生辍学原因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24(11):81.
【作者简介】
包乌兰(1988—),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组织文化与管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