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乡村教育及发展对策

2016-10-21 12:05郭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村

郭巍

摘 要: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量的人口依然聚集在农村。当城乡的教育资源鸿沟在逐渐拉大,当一个个的乡村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处于被动状态,乡村的自我造血和发展,学校对一个地方的意义和价值,依然要靠教育的有效传承来得以保持。在互联网时代,农村教育迎来了新的艰难挑战与发展契机。

关键词:农村 互联网农村基层教育 城乡教育差距 农村教师队伍

一、农村的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打开了更宽广的窗口,互联网的善于利用,教育信息与资源获取的便捷,让教师的眼界更开阔,我们要用网络素养“武装”农村教师和学生,它不仅是聊微信和玩游戏的工具。通过互联网它看得到城乡的差距,它也能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潜力;它能看得见农村的萧条,也能看到农村电商,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如同我国的高铁技术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和农村的面貌,在互联网时代也会有更好的契机。[1]

二、农村基层教育现状

我国的广大农村,很多农村学校小型化和空巢化导致了很多农村里面的学校越来越少,学生少,老师少......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来建设农村。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潮,不少学生随家长到城镇就学。东北就有不少“空巢村庄”,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在农村尽管很多家长也知道通过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然而当他们为孩子上学而加重了生活负担时,许许多多的农村家庭不得不算笔“经济帐”,有多个子女的家庭,一般都是选择男孩或是成绩较好的子女继续读高中,很多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开始谋生,或者是在村镇无所事事。近年来,农村教育投入相对加大,教学和教育环境、条件等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与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城乡教育的差距

而在城市里,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俨然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财经记者的笔下,宇宙中心在北京的五道口,因为这里是全北京教育资源最好的地段,这里的房价,堪称中国的奇怪标杆。很多在北京高学历高收入的家庭,拼命往西城,海淀最好的学区搬迁,放弃郊区的大房子,甘愿住逼仄的学区房,这是当代版的孟母三迁的故事。由于对较高质量教育的向往,农村生源涌入城市,这加重了农村社会的萧条,把本已存在的城市与农村教育之间的差距继续加大。而农村人口的锐减、活力的缺乏、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降低,将使农村社会面临太多问题。

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爱往城市跑,这一现象不能不重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优秀师资源源不断地从乡村流往城镇。每年学校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过年的时候,这时候学生们会回老家,顺便看望一下老师,平时毕业生大部分在外地工作,家乡对他们不具有吸引力,成为“回不去的故乡”。同样的道理,年轻的师范生和教师,乡村的学校生涯,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極为有限。

但乡村教育要“恢复元气”,首当其冲还是要抓准乡村教师这个支点和关键。留住老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头等大事。教师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质量高低。农村学校老师接受培训、进修等的机会很少,在教育岗位上的投入参差不齐。让好老师愿意来、留得住、教得好,需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拓宽其发展空间。电影《乡村教师》,借宏大的星际战争的叙事背景,来讲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老师为孩子真正贡献出自己的心力,这就是一份对人类文明的珍视和延续,人类文明本身,就是对李宝库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最好的祭奠。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乡村的文明,不仅是物质的建设,更依赖众多的教师,进行文化的传承。

五、农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关系

建国以来,我们强调集体主义,打破了四旧,也轻视了宗族社会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传统的宗族社会,在维系社会稳定和教育普及上起到了重要职能。东北作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重要粮仓,集体主义精神被贯彻得尤为彻底。学校对于一个村镇,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每天早上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个读书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让学龄阶段的孩子不敢懈怠,也会让中老年人更有盼头。朗朗读书声对农村意味着信心,如今很多合并后的小学校,变成了空壳子,成为了棋牌室,对于村庄来说,一所学校的价值,多数情况下要等到看着学校失去时才能明白。空壳化的农村,乡村社会文化也会支离破碎。要重新认识乡村学校存在的意义,认识到乡村学校对于打造乡村文化的重要作用。它是农村建设重要的纽带。如今,很多城市已经同质化,农村不能放弃多样性与本地特色。互联网的宣传与推广,能有效地帮助大家看到这一点,重新认识乡村。农村教育是村庄的未来之所在。留住了乡村学校,就留住了农村教育的根,就留住了农村现代化的希望,就留住了乡村文化的灵魂。

第六章互联网时代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契机

互联网整体而言,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尤其是“互联网+”的充分运用,给农村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良性的变革,同时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撤点并校”带来的后遗症,缓解了城区学校压力过大的现状。从而降低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成千上万的学生在享受到优质教育的同时,免去了奔波之苦,也降低了安全隐患。它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在网上向老师提问、与同学讨论问题,形成交互式学习。

教育产业的俞敏洪先生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新东方通过互联网系统为某一个农业大县的1500个高中生做了大概40个小时左右的讲课,这个县的高考分数与前一年相比平均分提高了5分,这一尝试表明现代技术可以给教育均衡或者教育公平带来好的契机。互联网时代,客观上带来了教育的公平,因为国家非常重视,民间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

结语

互联网不可能直接空降任劳任怨的教师,也不会带来无需理解的知识,在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倾斜上,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在信息化学校、信息化系统上做了很多努力。今天我们提出关注农村教育,因为教育是农村文明的基石和社会稳定的保障。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要借助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让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走向农村。互联网+,不是简单地把农村+教育,而是给农村教师一份体面的生活保障,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创造绿色、文明的应用环境,让乡村的教育更有活力,从而让乡村更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看好教育公平未来 互联网让优质教育资源走向农村 黑龙江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20年)--俞敏洪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要有农村的“味道”
记忆里的“农村”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村老人健康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