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永志
摘 要:素质教育已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教学设计,才能优化教学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整体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意境中。设计一组连续性和延伸性突出的系列提问,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加工和思维消化,明目标、线索清是落实课堂素质教育的关键。重训练,培养能力是对课堂素质教育的检验。分类达标的教学设计为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提供了质量保证。
关键词:以趣促思;认识加工;思维消化;迁移;思维饥渴;效益
素质教育已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课堂教学是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教学中无论完成何种教学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而达成的。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教学设计,才能优化教学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整体效益。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意境中,这是导课的目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1)创设情境,以趣促思。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要求改变“一言堂”的传统叫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问题是以“风趣的故事,幽默的小品,惊奇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思维意境,激起学生思维浪花。
(2)以旧导新,自然过渡。这种方法是通过复习引入新知,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源,思有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探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二、提高课堂质量设疑、探究
问题是数学内容的核心,提问则是数学教学的通用方法。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不是取决于教师的反复讲解,而是取决于思维的展开程度和自我求知活动的欲望。设计一组连续性和延伸性突出的系列提问,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加工和思维消化,是学生体验到“步步高升的”感觉,从而大大提高猜想和探究“下一步”的浓厚兴趣。
教师对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进行分层讲解是必要的,但绝不能空洞的说教和无味的纠缠。在问题的导向性作用下,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实验和操作,会促进自主求知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就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外部动力。例如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先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是比较抽象的,怎样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运用哪些学过的知识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能正确推出公式,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开始的问题具体浅显,极易回答,在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下,逐步拉大距离,学生循着由问题构成的链条,在跃跃欲试的思考中发现了一个统一的结论,学得轻松自然。
三、启迪思维理线索
明目标、线索清是落实课堂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探究后从不程度达到了知识目标,但所形成的知识还是形式上的、离散的和表象的。还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再进行加工和整理,只有在头脑中进行充分的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才能内化成深刻的整体的认知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完成知识归纳和思想方法的概括是不切合实际的。他们此时的兴趣还集中在探索结论上。知识的整体性及所隐含的思想方法策略等,从多数学生的视野中溜掉了。教师要针对个性差异,循循善诱,理清思维线索。其次要优化教学组织结构,優化知识的传授过程,疏通输送知识的渠道。这样,理清了思路和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能力。
四、重训练,形成技能
重训练,培养能力是对课堂素质教育的检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要进行迁移,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得以实现。数学教学与练习是分不开的。练习可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运用的熟练程度。练习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既有效的自我检测。在个别帮助不可能全员化的班集体教学中让某些学生快速实现自我矫正和补救,练习的作用显得直接、快捷、有效。我们在练习的设计时遵循题量适当,难易适中,坡度明显的原则,是练习呈现明显的层次性、整体性和对应性,从而保证了练习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学习差异和班级教学局限,每次练习中都可能有学生失误。所以,及时将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整理,从而确定补救措施是必要的。在对应练习或变式训练中,学生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锻炼,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即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形成了基本技能。
五、巩固深化,分类达标
不管教师的工作多么出色有效,学生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来自时间、进度、教材难度和呈现程序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学习水平各异的现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单列巩固深化、分类达标程序。其目的是通过补充练习,使缺欠较严重的同学受到第二次对应训练,争取全员性的知识巩固,以确保班级达标率的最大值。
对于班级中的部分优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效率较高。为此,我们每课必设一组适量的深化题,以满足对应训练中已达标的优秀学生的需要,消除优生的思维饥渴,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效率。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从而实现了全员达到基本目标,优生攀越高层目标的目的。所以,分类达标的教学设计为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提供了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