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桂敏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着重强调课程的生活化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只有满足生活需要的教育才有意义,因为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设计更多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生活化题材,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了解生活,幫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是使课堂焕发生命力的必要条件。那么,有哪些路径可以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提升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教育焕发生机与活力,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学校精神文化的引入
精神文化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代表学校教育理念和导向,是灵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深厚土壤。学校制定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校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内容,学生会耳濡目染。将学校精神文化内涵引入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用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道理,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寻觅道理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通向理想之路”这一课时,对于如何看待理想、实现理想的途径等知识点引入本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学校制度文化的引入
学校制度文化是将学校规章制度与学校核心价值观、行为理念高度融合的凝结形式。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学生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对规范学生的品行,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我们身边的规则”的课堂上,引入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体会和感受身边的纪律和规章,使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本校的规章制度,对规范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家庭生活资源
家庭资源是一部取之不尽的活教材,可以在使学生充分享受生活快乐的同时,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从而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
1.学生家庭德育成长卡的引入
德育成长卡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德育践行而产生的,主要帮助学生改变德育知识与日常行为相脱节的现象。其实施过程可以不断优化德育认知、德育情感、德育意志、德育行为,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家庭德育成长卡重点记录学生在家里的德育表现,如孝敬长辈、家务表现、节能减排、按时作息、作业情况、生活自理等情况。通过收集学生的家庭德育资源,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感悟、升华,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目的。
2.家长学校中有关家庭教育经验的引入
每位父母都是一名老师,每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都有自己的做法和见解,例如,父母的榜样作用,良好的人际交往、家风、良好心理品质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学会生存、学习、关心、合作、交往、辨别是非,为其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通过收集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将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优秀品质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进行展示、分析、讨论、总结、升华,发挥身边榜样的正能量作用及思想品德学科德育主阵地的作用。
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社会生活资源
1.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的引入
在课堂上引入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如党的重大方针决策、重大事件、重大建设项目等,围绕热点、考点,立足课堂,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辩论,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扩充现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习惯,这些不仅使学生学会全面了解社会、了解现实,拓展视野、积累阅历,同时也为他们将来顺利地踏入社会、融入社会做好铺垫。
2.乡土资源的引入
乡土资源涵盖了一个地区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体系,比如,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等。因为乡土资源就是本乡本土的,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耳闻目睹感觉到,能激发学习兴趣,丰富知识,启发思维。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课,在活动课上,乡土资源又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语言、教具进行授课的缺陷,使学生有了创新和实践的场所,更好地领会和感悟所学知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资源,有的放矢,引入课堂,让学生发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鲜活事例,激发其更高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感悟,让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德育功能,这不仅是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高磊.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