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歆彤
初中与高中的过渡期,不仅是学生生理变化的重要时期,更是学生的心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变化在学习生活中均有体现。在学习中,新增的教学科目(如物理,化学等),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助推作用。物理科目虽然从初中开始便已设立,但是高中的物理课堂与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和初中相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也变得相对困难,兴趣的维持便成了物理教学课堂的难点。因此,如何维持学生的兴趣点,并将难解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生活常识成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作为物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做好新科目学习的心理准备工作,带动学生适应物理课堂,并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建立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要达成的终极目标。
一、将好奇转化为兴趣,乘胜追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上最痛苦的学习体验就是硬着头皮毫无兴趣的被动学习。物理作为新科目占了很大的优势。学生都会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加之物理中的原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学习引发了新的共鸣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紧密相连,化难为易,如,对于加速度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等方式讲解抽象的原理,也可以利用实验等动手操作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应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女学生的教学上。相比男生,女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再加上内心的心理暗示,会对物理形成一种先天的恐惧。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打破这种对于学习的恐惧障碍,比如,对女学生多加鼓励,并进行男女组员混合小组实验环节,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男生的思维方式和女生的表达技巧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会提高女生的物理抽象思维,也会对男生表达自己解题步骤时提供一些语言上的技巧,这样的课堂,才可谓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的高效学习,而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信程度以及生生间的合作默契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小组合作精神等多项教学目标,可谓一举多得。
二、生活化“实用精神”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生活是教师最好的指导用书,生活是学生简单思考问题的源泉。生活这片巨大的土壤正等待着师生共同开拓。与文科不同,理科知识较为抽象,看似与生活并无实际关联,但是处处都要用到。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应做到尽可能地还原生活,首先,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应先介绍物理知识目前的实用价值,比如,动力学、重力等将会应用到建筑、航天等多项领域,这样就会给学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主动产生对物理的重视度;其次是师生合作环节,教师可以抛出疑问,对生活中看似细小的现象进行提问,带动学生将生活与物理原理相连接,这种思维的联想过程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大半。知道“为什么学”才能更好地做到“怎么学”,因此,明确学习目标,并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将会对高效课堂的建立大有裨益。
三、强化教师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新的整改和目标,这其实无形中也为教师自身素质的考核提供了新的衡量标准。古代“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而在新时代,一个良好教学环境的形成,仅靠传授知识这个环节明显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共同思考,教师既是引领者,更是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學习聆听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路径,更新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独有的教学心得,这些心得应该相互交流,教学技能也应该达到融会贯通。教师之间通过实时交流,可以及时更新教学信息。另外,教师培训和技能大赛也有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简言之,高效课堂的主要引导者应从自身做起,将自己培养成理论、实践双能型人才。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不应仅仅注重师生知识传授的过程,一个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也不应该仅仅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评判。作为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引领学生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否在物理学习中达到了快乐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动手实践、讨论思考……诸多环节都会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进而成为坚持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否能够持久,教师的教学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创造高效的课堂,需要思考的力量,需要创新的能量,这都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的生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会避免课堂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更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浮力大小的讲解中,应先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而不是直接抛出结论,说出影响浮力的因素,鼓励学生敢想(思考)、敢做(实验)、敢说(沟通),最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科学的研究需要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思维,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高效的课堂中会促进思维的快速运转,也会为科学实验提供创新点和新火花。
参考文献:
江春旺.探索初中物理教学,建立物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1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