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霞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多数的课文都是以小故事为情景出现的,针对故事教学,有人主张先教授词汇和语法,后进行故事教学,有人则主张先进行故事教学,后重点学习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倾向后者,因为,众所周知,儿童时期,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爱讲故事,这是孩子们的天性,同时也遵循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心情愉悦,积极参与,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究其原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一、符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前提,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而故事教学恰恰迎合了新目标的要求。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当你以故事形式呈现新知识时,学生会表现出兴趣盎然,原因是故事教学能以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会在故事营造的氛圍中快乐学习语言,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低年级教学,学生对生动的画面、插图、变幻莫测的情节、以及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故事的重复再现使学生在无意间习得了语法结构和语感,使他们视听能力得以训练和提高。如在小学一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时,要求学生学会五个词汇:pencil\ruler\eraser\book\bag。如果直接呈现单词,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自编了一个小故事,对学生说:“新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五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学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老师,在想:新朋友在哪里?我告诉孩子们,看!他们手牵着手来了,我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卡通人物的学习用具,依次手牵着手出场,并反复听音,学生被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兴趣盎然地听说新词汇,教师说:你们喜欢他们吗?用英语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将hi\hello\good morning等问候语轻松、自然地带入到新课学习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有利于语感的培养。
小学生爱说、善模仿、爱表演,拥有边说边玩的天性,故事教学法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表现自我、运用语言的这一平台。故事中形态各异的人物所表现出的不同语气、动作深深吸引孩子们,教师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听、看、模仿、及惟妙惟肖的表演,潜移默化地习得正确的语音、语感与语调等语言运用的技巧,形成正确的语流,掌握语言的同时,还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表演能力,创造性的使用语言,拓展其创造性思维,真正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fun story:A best tailor。讲述的是猴子看了一裁缝店,自称the best tailor。结果却为顾客做的衣服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不是长了就是短了,顾客们很生气,称他为bad tailor。顾客及猴子前后情绪的变化导致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听中感悟不同情感下语气的变化,学生在看、听、说中积极去感悟语言,语感得到充分的培养,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故事教学的又一亮点。
3.有利于感悟故事蕴含的文化内涵。
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教材中的故事内容多以寓言或真实生活情境的再现,内容丰富,融汇了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和道理,在教学中将故事蕴含的中西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在运用中加以体会,,感受英美文化所传递的内涵,同时又感受中华文化浓郁的色彩,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从故事中感悟和思考,使英语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融为一体,这与新课标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不谋而合,有效地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符合整体式语言教学的规律
故事教学要突出的是讲故事,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故事,那就要学生首先是整体感知课文,即理解故事的内容,而要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要让学生尝试避开新词,语法,在真实完整的语境中学习,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况且,个别生词,语法的出现,不会影响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相反,教师放手让学生借助图片情境理解课文大意,并在阅读中猜词猜句,会为学生自主阅读,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长此以往,学生会克服因生词、生句对其阅读的影响,畏惧感逐渐消失,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同时又不会使故事教学由于词汇学习的插入,而显得凌乱,支离破碎。但教师并不是避开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而是把词汇、语法教学渗透在生动的故事里,作适当的处理即可,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此环节上,保留故事教学的主体地位。
总之,故事教学突显了语言学习的优势,遵循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善模仿、爱说、爱表演的天性,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表现自我、运用语言的良机,让学生在听、说、演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真正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得以很好的体现,让学生快乐学习,会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