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交流 提升学生数学智慧

2016-10-21 23:44颜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交流

颜红

【摘 要】本文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第17页第11题教学内容的教育教学的交流片段,深刻感悟相信学生,多给孩子一片天地,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学生智慧的提升需要团队的交流。只有在思考中、在表达中、在倾听中、在对比中,不同的人思维和空间观念都有不同程度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交流;思维碰撞;源于学生

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周玉仁教授回答记者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强调课堂要开放一点,倡导启发式教学,学生能探索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就不要暗示,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

一、学习交流助成长

回想二十几年的数学教学里程,从做老师时上第一节公开课的满堂讲解到现在的不断进步,学术团队的学习交流促进我时时把我的学生装进心中,我不断地明白:学生不是配角,是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学会唤醒、鼓舞、激励他们。在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内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我努力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不低估学生的能力,不会简单地用成人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想法,把课堂这个表演的舞台交给学生。许多次实践证明:相信学生,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只要我们给一片天地,这些小精灵们的想法会让我们非常的惊奇,也让我们为学生而感到骄傲。在充分备好课的前提下,我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我认为六年级数学教学课堂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外,解答数学的方法和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以此开拓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答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特别是到了第二学期,老师繁忙,学生学习任务重大、压力重、高强度、高压力的课堂教学实际得不到多大的实效,相反,轻松的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更胜一筹。

二、思维碰撞互启迪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练习二第17页的内容。时隔一段时间,师生交流的片段仍记忆犹新。

在这里,我把孩子们的想法记录下来,一起分享思维碰撞的快乐,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点。

【交流片段】

“图中三个圆柱切完后的截面或剪完后得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书上连线,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运用排除的方法凭着一种感觉连线。就这样让学生凭着简单的感觉草草了事?显然不科学。应该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应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圆柱、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应该发挥好习题真正的价值。

先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把自己连线的想法表达出来,接着全班交流,同学们提出不明白或者有争议的话题。

学生错误:第2幅圆柱的截面和第3幅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混淆不清。

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卓:第3幅圆柱侧面的展开图不是正方形。前面咱们在探究学习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时,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有的学生提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也有可能是正方形。

卓:不可能是正方形。

师:为什么?

卓:支吾说不清。

一位学生给大家提供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的展开图。(前面探究学习中保留下来的)

鉴:如果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那么圆柱的高与底面的周长相等(圆柱的高=圆柱底面的周长=πd),推理得出圆柱的高与圆柱底面直径有3倍多的关系。用眼观察,第3幅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没有3倍多的关系,所以它的侧面展开图不可能是正方形。

璨:第2幅圆柱的截面应该是一个正方形。沿着圆柱底面直径切割下去,截面是一个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圆柱的底面直径和圆柱的高,通过测量它们相等,所以截面应该是一个正方形。

师:如果你还有困难或争议,可以用实物或模型进行验证。

下课铃响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停止还在继续,函找到我说她还有方法,我帮助她梳理了不对的想法。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十二个学生组成的团队胜过教师的智慧。我很开心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和他们一同进步。

三、相信学生精彩不断

智慧源于学生团队的交流,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就这样,学生在思考中、在表达中、在倾听中、在对比中,不同的人思维和空间观念都有不同程度地发展和提高。我和孩子们在坦诚交流中饱嘗着分享智慧的快乐,我充分体验到做教师的幸福!如果我们真正理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发挥好教师如导演、学生似演员的角色,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和学生“争”思考的时间,说话的机会,把这些原本属于学生的时空交给学生, 他们的想法真的让我意想不到,让我又一次悟出:充分相信学生,精彩源于学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尤其到了中高年级,千万千万不要把小学的孩子看得“太小”,不能牵得太多,要学会正确放手,让孩子们发挥他们自我的潜能。做老师的一定要切记多思:学生能探索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就不要暗示,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在展示自我及互相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历程,不仅有利于中小学学习的衔接,更有利于孩子们自身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学习交流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回眸·交流
交流&イベ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