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科学实验为教学情境的可行性初探

2016-10-21 15:41周金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科科学情境

周金晶

当前,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关键期,但科学教学的改革普遍侧重于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却忽略了科学作为一门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的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科学现象其实更多的在生活中大自然中,而课堂中的教学实验往往已相对脱离了生活,那么怎么把生活中大自然中的这些宝贵的科学素材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呢?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对于科学教学的改革应体现科学本身的特点,让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科学,真正让学生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科学真谛。但基于科学教学改革的复杂性,本文只讨论将生活中的科学实验作为教学情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倡导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前动手做做生活中的小实验,从而思考其科学原理,并用学习的新内容解释其科学本质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国内情境课程、情境教育的探索引发“科学情境”的思考

研究情境教学的课程论专家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不满于学校现存的以课堂、教师与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生活与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基于真实的生活经验所具有的感受性、具体性、合作性、情境性,这与传统的校内学习的个体化、抽象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情境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经验和大自然、社会、文化及自我的联动作用,丰富课程的信息资源,通过扬弃、超越和整合,将学科课程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在优化的情境中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和审美的愉悦性以及环境的广阔性融为一体,强调以特定的氛围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课程情境中,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情境课程克服了单纯学科课程存在的重讲、轻练,重知识、轻能力,因缺乏操作而削弱应用性的弊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活动课程往往容易陷入知识无系统状态的缺陷。

由此笔者想到了科学课程的特点。

2.国内科学教育改革对科学的课程资源的需求

在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在“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的要求并获得自身的发展。而科学本身是一门“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证据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的学科。课程的基本

(下转第6页)

(上接第5页)

理念之一就是立足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最持久的内在动力……”课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学习科学的良好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所以如何将学生最初的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到学习科学知识上来就成了教学设计中最关键的部分。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大量潜在的科学课题,我们应引领学生关注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现象,根据科学教育的特点,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在丰富的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假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进行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由此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力量,并鼓励他们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就是抓住了科学的本质。

所以笔者认为设计良好的教学过程对一堂科学课的设计尤其重要。

3.科学学科学习环境中对家庭实验的需求

课程资源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新课程改革提出摆脱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鼓励采用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资源,这也就是新课程改革中给予相当重视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主题。课程资源构成了学生学习的一般环境。而课程资源包含了文字课程资源、实验室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学科教师本身以及作业学习主体的学生。

其中实验是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自然学科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自然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加强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性实验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实验能够使学生对自然学科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但实验室的课程资源毕竟有限,而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资源。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科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科学现象。

而笔者认为单纯的家庭实验还不足于让学生将科学现象与科学原理的联系建立起来,或者说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如何将家庭实验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既让学生动手去做,又能解释学生的困惑,还能完成初中科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并同时实现情感目标,一举三得,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加儂(Gagnon,G.W.),(美)柯蕾(Collay,M.).宋玲译.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2013.4重印)

猜你喜欢
学科科学情境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超学科”来啦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