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村落空间和公共文化的研究从上世纪起就是社会科学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进入新世纪以后,新时期,新背景,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村落空间和公共文化的研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关注度更是居高不下。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两个词分别进行研究,村落空间与公共文化的变迁、关系、影响机制等的研究文献极少。本文试图梳理新形势下村落空间与公共文化变迁的历史文献,拓展村落空间和公共文化研究的新视角,为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做理论铺垫。
【关键词】村落空间;公共文化;村落空间变迁;公共文化变迁
一、导 言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各地的村庄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度。有的村落延续其原有的空间布局,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保持较好,而有的村落则是大拆大建,使得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村落是社会文化最基层的单元,村落空间形态更是民族情感的诠释,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村落空间研究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两千年以来达到了新的热度,从2008年至今,村落空间的研究持续着前所未有的增幅,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下降迹象。公共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两千年以后,研究热度远远超过了村落空间。然而学术界和学者们并不陌生的这两个词语组合起来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换句话说,村落空间与公共文化的变迁、关系、影响机制等的研究文献极少。本文试图梳理新形势下村落空间与公共文化变迁的历史文献,拓展村落空间和公共文化研究的新视角,为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做理论性铺垫。
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好转,村落空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村落空间的翻新、重建、新建,一定程度上使其结构布局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村落空间的变迁对公共文化及人们的公共文化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一定是正面的吗?新世纪以来,公共文化的社会性、历史性变迁是否对村落空间提出新的要求?这便是本文文献梳理的出发点。
二、概念理清
(一)村落空间及其变迁
已有的村落空间研究围绕村落空间研究了其构成、构造、布局、资源化、转型、结构、形态、模式等。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产城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推动下,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大城市的工业产业郊区化,大城市周边产生了大批拆迁村庄重建为新式社区,这是城市化过程中村落空间变迁最为明显的特征,即村落空间形态从传统的农村散居形态转型为现代式集中居住小区。
村落形态在建筑科学和地理科学中通常指的是村落的空间物质形态。陈兆东等认为,村落形态是人们对其所居住的地点加以整理的方式。从外观上看,村落形态表现为村落平面的形式以及村落在空间高度上的形态。传统散居的空间形态以平面形式的分布为主,空间高度不明显,而现代式社区聚居是以空间高度为主要特征,其平面形式弱化,平面范围明显缩小。
村落空间的日渐开放使村落进一步适应了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需要,也进一步增强了村民自主意识。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建立在血缘、亲缘或是地缘基础之上,更多地是与邻村或是城市之间的相互活动,这样的活动相较于之前更为开放,也更能使村落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的需要。村落空间的开放性是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二)公共文化及其变迁
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市民社会内部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分离。经济生活是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文化生活是其公共领域。在这一公开的场合、公共的领域中,人们就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一切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公共文化或曰公共舆论,整合公共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市民社会统一的价值体系,赋予市民社会以凝聚力,使之保持自身相对于政治国家的独立性。可见,现代社会市民内部的文化生活就是公共领域,公共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具有意识整合功能。
我国学者万林艳提出应从外延和内涵来把握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及其特点。在外延方面,公共文化具有群体性、共享性等外在特征,特点是以文化站、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为依托,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发展群众参与性、资源共享性的文化。在内涵方面,公共文化在文化的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特征,它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公共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追求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文化整合。
从以上概念中可以了解到,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需要以村落空间实体来承载,而村落空间的变迁,与村落空间实体的变迁一脉相承,因此,村落空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公共文化的变迁,而公共文化在现代化潮流下,它的进步、革新和变迁,对村落空间也会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村落空间变迁进程的加快也不无可能。因此,二者之间的动力机制有待于结合实例,深入探讨。
三、村落空间和公共文化的变迁关系
陈兆东等对村落形态下定义时指出,村落形态可充分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村落之中人的意识和精神追求。学者邓春凤认为,传统村落的空间作为时代生活方式在物质空间上的投影,是其社会经济、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等在地域空间上的折射。由此可见,村落空间能够反映和表现公共文化,同时,公共文化以村落空间为物质载体,进行交融和传承。
村落空间从传统散居村庄转为现代式集中居住小区的过程中,生活于其中的部分居民仍然保留着祖辈们流传下来的部分生活习惯、农村生活意识、传统公共文化、对乡里乡亲的认同,在价值观上有别于现代城市居民,这就是传统社会的公共文化,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继承(万林艳,公共文化的内涵)。而在适应社区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会通过各种公共场所和途径,逐渐习得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居民意识,实现公共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万林艳,公共文化的外延),这种公共文化大体上是由政府主导和宣传,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政治和谐与社会和谐。
以上描述的变迁过程体现着村落空间的变迁与公共文化变迁的内在协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合作与冲突,人们通过主观能动性加以调节,可能会使村落空间变迁与公共文化变迁相协调,二者良性运转,给人以足够的自由和空间,促进公共文化的发展,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幸福和社会进步。也可能会产生负面结果,如社会整合过度,潜在矛盾滋生,不利于社会稳定。
四、村落空间与公共文化变迁机理
现有的文献中,同时研究村落空间和公共文化的著作较少。殷慧慧等从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乡的个案入手,对合村并居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满意度调查和个案访谈。通过四个指标:社会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农村文化设施的结构属性、农村文化建设的规模、农村文化来源与维护,调查农民的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对合村并居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给出建议。
鞠忠美从乡村建设的角度指出,乡村建设不仅包括农村物质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包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建设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由茅草土屋到宽敞楼房,公共文化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一部分,由零落村落到同一社区,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
以上研究都是以村落空间形态变迁为背景,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主张提高农民素质。虽然在村落空间和公共文化变迁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但都不能从学术层面客观的说明村落空间形态变化与公共文化变迁的影响机制。
五、討 论
社会变迁的视角下,在城市化和新农村政策推动下,村落空间形态从传统散居到现代式社区聚居的动态过程与公共文化之间的影响机制值得探讨。农村居民从散居到聚居,实现了村落空间的跨越性变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整合。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多由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和宣传,体现国家在村落空间变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文化整合。在社会变迁的视角上,又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因此,研究村落空间和公共文化变迁对于记载史实,探索人类社会变迁的阶段性规律,具有不可取代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何金苗(198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就读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城乡社会治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朱钰.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空间变迁的二维考量—时间与空间[J].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2]邓春凤,冯兵,龚克,刘声伟.桂北城镇聚落空间形态及景观格局浅析[J].城市问题,2007(9):62-69.
[3]殷慧慧,孙罡,杨辉.撤村并居视阈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满意度研究——基于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乡的个案[J].科技资讯,2012(20).
[4]鞠忠美.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与乡村文化建设——以山东省莱州市碑坡村为例[J].聊城大学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