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38-01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達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2)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
(3)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语句的含义。
(2)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进行体验性阅读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进行体验。
【教学策略】
教学中立足学生,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思、辩、写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文中两种不同的爱及其作用。首先抓住"看"这个字,在读书中理解父母"看"诗的不同角度,初步体会父母的两种爱。接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感悟、体验父母之爱。由于辩论教学强化了意见的分歧,使学生的思维呈发散型,围绕着讨论的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不同侧面、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进行创造性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后设计改写课文的环节,把课文的最后两段改写成给作者父母的信,让学生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进行了个性化的体验,同时习得表达方法。"从读到写"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过程】
1.紧扣课题、整体把握
(1)板书课题,引导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师:要读出它的意思,用你的语气表达出你对它的理解。
师:"精彩极了"怎样读,自己试试!(如果读的不好)再高兴点,想一想一件特别好的事就发生在你的身上,再读。
师:"糟糕透了"该怎样读?一件特别不高兴的事好像就要来了,读。
师:我读"和"你们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师生合作读课题。
师:读书就应该这样,读出它的意思,读出你对它的理解。
(2)自由读文,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说,然后总结: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在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既要简洁又要全面。
2.入情导读、初步体验
(1)读喜欢的部分,相机引导,感悟理解。
师:课文我们都已经读懂了,那么"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分别是谁对主人公的评价呢?
师:有妈妈的评价,也有爸爸的评价,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认认真真的读哪一部分,朱老师有一个要求,一会儿你给同学们读的时候,你要用你的声音告诉同学们你对文章的理解。
从学生的读书中,引导抓住父母的"看"来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真正意思:
母亲的"眼睛发亮"——母亲看到七八岁的"我"能写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而会借着诗为话题,赞赏"我"写诗的行为。因为母亲对待子女比较重视感情,所以为了鼓励子女,常会说些感情色彩强烈却与事情并不十分相符的话。
父亲的"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父亲说的"糟糕透了",似乎是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而言的,可能父亲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孩子"得意洋洋",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可能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
(2)再度读文,指导想象 "父母"的情感,深化理解。
师:父母意见不同,就要争吵,我们来读一读父母争吵的部分。
指名一男一女合作读
师生分角色读,尽量凶一些。
师:吵得这么凶怎么办哪?你们支持谁呀?哦!有支持爸爸的,有支持妈妈的,那么遇到意见不一致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辩论
3.个性解读、深化体验
(1)首先把同意母亲的观点的同学、同意父亲的观点的同学、两种观点都同意的同学各分一组,确定正方、反方、中立方。
师:你支持谁?展开辩论!支持妈妈、爸爸的,分别谈谈自己的理由;中立的,为他们的辩论做个总结。
师: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再把课文相关的部分读两遍,然后和您的同伴商量出几个观点。
(2)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老师恰当地引导、点评。
正反两方学生辩论后请中立的同学总结
师:爸爸的评价让我不过于骄傲,妈妈的评价不让我过于自卑。事情越辩越明,道理越辩越清。就请两种观点都同意的同学们总结一下。
4.读写结合、内化体验
(1)读文理解:读最后一段谈理解。
师:成年以后的作者就像你们想的这样,理解了爸爸妈妈的用心,请再读课文。
师:读懂了吗?读书不但要读懂内容,还要把内容沉淀成自己的思考。
(2)以最后一段为蓝本,以巴迪的身份给父母写信表达感激之情
师:假如你就是成年后的巴迪——一位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回想起自己八岁时听到的爸爸和妈妈的评价,会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写一封充满感激之情的信吧。
(要求:注意书信的格式。可以用文中最后的两段话,不用的部分可以划去。一定要把你最想说的话写进去。)
师:写后读给大家听,看看谁的感情最真挚。
(3)学生汇报、总结激励。
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被爸爸妈妈批评,表扬,其实,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父母对我们的浓浓的爱呀!妈妈的爱就像哪动力十足的小船,给我们动力;让我们永远充满必胜的信心;爸爸的爱就像船上掌握方向的帆,教我们把握住人生的航向,驶向光明的彼岸!
(老师边总结边板画:孩子们,"表扬是动力十足的船,批评是帆,表扬和批评为我们营造了爱的港湾。让我们一起感谢我们的父母吧!)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