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情境的设计意图,发挥问题情境的育人功能

2016-10-21 01:42刘君文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息量教材情境

刘君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28-01

打开我们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好似打开了一本故事书,翻开了一本连环画,整本教材俨然成了一本百科全书。这是因为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图,这样的设计很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拓展应用"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结构上的三大特点,这样的教材对学生来说,是他们所喜爱的,但对老师是一个挑战,尤其是"问题情景图"的利用成为数学教学的一道门槛,是课堂上师生面对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用发挥问题情景图的育人作用呢?我认为教师可以参考如下几点:

1.问题情境能辅助学生读懂图中的故事

一幅情景图必然有一个和数学密切联系的生活和情感主题,数学课不要一开始就直奔主题知识,学生的第一直觉也不可能关注到主题知识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用生活的眼睛"去观察问题情境图,了解问题情境图中的情节,感受问题情境图中的故事。在知道问题情境图中的故事情节后,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再次观察问题情景图,去收集整理数学信息,以便为下一步的学习课题知识服务。

如在人教版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找规律》一课中,教师出示一幅情境图。通过对这幅情境图的观察,教室里有一群小朋友在做游戏,有一串灯笼,有一串串的花朵,小旗;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了花朵,小旗,灯笼的规律,知识目标已经达到。但教师还可以再问一句:图中小朋友的规律是一男一女,还可以怎么说?让学生自主观察或小组合作,通过再次看图,学生会发现这个规律也可以说一女一男,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在学生观察、反馈的过程中,自己不断有新的发现,并且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数学的热情也会高涨。因此用好这幅情境图,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能力上得到提高,情感上得到满足。

2.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是我们在教材中常见的问题启动方式。我们利用问题情境,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领。

如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9加几》的情境图后,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提出参加踢毽子、跳绳比赛的一共有几个人?踢毽、跳远的一共有几人?踢毽比跳远的多几人?……我以贴图片的形式进行板书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并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归纳。简单问题当时解决,8加几,7加几的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有关9加几的问题作为重点处理。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解决起来更投入,更积极,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问题情境能协助学生识别无关信息量

研究表明,当问题不能与有意义、有目的的情境相联系时,儿童学习数学就会有困难。因此问题情境中除了学生必须的信息外,还含有许多无关信息。如果无关信息量太多,学生就会处在一种漫无目的、信马由缰的状态,迟迟不能进入主题;如果无关信息量太少甚至一点都没有,情境就显得不真实,也不利于学生灵活地思考。所以,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控制好无关信息量,既要讓学生能够灵活开放的思考,又要能够较快地进入要研究的主题才行。

如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十几减九》时,教师创设了"××班各小组借书情况"这一情境(如下表),让学生利用表格自己提出问题。

生1:哪个小组借书最多?

生2: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一共借多少本?……

那天一连站起来七八个同学,就是没有人提出例题关于"十几减九"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最后教师只好自己抛出了要研究的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面对问题情境中扑面而来的众多信息,低年级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序整理,所以就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提问了。以致后来学生都不知道哪个问题提过,哪个问题还没有提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问题情境中无关信息量的多少没有控制好。所以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提问的时候,就要朝着本课的学习主题方面前进。如果学生们只提出加法,可以提示学生们提出有关减法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特别点出和五年级借书量有关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的思维就转移到学习课题上来了。

4.问题情境能引领学生反思,让认知在情境中升华

从学习是一种构建活动的观点看,小学生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思考和再创造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是获取知识技能的思维活动。因此,对我们所利用的问题情境,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利用。不仅要让学生利用情境获得结果,更要引领学生对情境中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以促进学生对其中蕴含的方法、思想的理解。

如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材安排了"小小商店"模拟购物。其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学生拿着5元钱购物,如果他想去买7元钱的小汽车,够不够?如果不够怎么办呢?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回去拿了2元钱再来买;有的说问其他小朋友借了2元钱再来买;有的说钱不够的话,不是正好有5元钱的一本书吗,让他改变主意就买5元钱的一本书吧,这样还可以从书中多学点本领呢;有的甚至说你可以去跟卖东西的人讨价还价,叫他打一下折,7元钱的文具盒就5元钱卖给我吧,我下次还会到你身边来买东西的。听到这里,我不仅为这些一年级的小朋友能有这样随机应变的想法而高兴,更为他们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自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

总之,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印象,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力地证实了数学教学中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每堂课的主题,有着不可估量的育人作用。它是教师每节课都要高度关注的内容。所以,在问题情境的使用过程中,既不能统得过死,又不能放得过开,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新课标理念,使问题情境成为教师教学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纽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当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真正找到一条数学问题情境有效利用之路,为提高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信息量教材情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基于多尺度互信息量的数字视频帧篡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