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花
在学校德育中,通过让学生诵读经典,记忆经典,先了解古圣先贤的思想,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让孩子的知识丰富起来,然后化为内力逐渐导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
一、营造诵读氛围,创造经典乐园
小学生的特點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差,所以枯燥的古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实感乏味也没有兴趣。因此,要通过诵读经典加强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就必须营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学习氛围,才能培养出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来。
1.在班级“学习园地”中介绍诵读国学经典的益处、名家名言等,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统一认识,营造诵读氛围,使诵读活动顺利开展。
2.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等名言佳句装点墙壁,让学生一抬眼,一举目就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浸润学生心灵的效果。
3.建立班级图书吧。我们慎重地向学生推荐《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大学><中庸><孟子>节选》《<论语>节选》《古文观止》等经典读物,要求学生在课外诵读,班级学生本年度主要诵读《<论语>节选》。
4.充分利用教室多媒体功能,控制好时间节点,在晨读、课间和午读时播放古典轻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格调明朗、愉快的国乐或优秀的诵读经典篇目、图片资料等,在营造充满经典氛围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走进经典。
5.在班级“成长足迹”中设置诵读经典评价,分别以“优秀”“良好”“加油”三个等级评定每次诵读情况,每月评选班级“诵读经典之星”,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适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诵读经典活动中。
二、优化诵读方法,品味经典馨香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要利用小学生超强的记忆力,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诵读,使学生不厌其烦,乐于诵读。
1.课前(间)重视素读,不求甚解。
诵读经典,并不强求学生深入理解,而是允许“不求甚解,渐得渐悟”。所以坚持每天早上10分钟和下午课前5分钟的“一日二诵”和“课前一吟”(每节课开课前一两分钟时间集体诵读一遍)活动,在这项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本色地读、纯粹地读、不求甚解地读,读到“只能意会而不言传”的程度。
2.课内重视悟读,品味内涵。
在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上,首先由教师或能力强的学生领读,帮助学生正音、断句,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其次,放手让学生或高声诵读,或浅唱低吟,或摇头晃脑同桌互读,或小组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等多种形式,对于有些较长的篇目,采用教师引读或“首字提示法”帮助学生熟练诵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再次,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摘抄经典诗句,记录点滴浅显所思所感;最后,全班交流,使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揣摩、品悟文章内涵,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
3.课后亲子共读,修养身心。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每天10分钟的亲子共读经典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徜徉在经典的海洋中,再次感悟国学经典对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升孩子、家长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家庭诵读氛围,培养良好的家庭诵读习惯。
三、开展诵读活动,体验经典乐趣
丰富的活动是诵读经典永葆青春活力的良药,也是增强学生诵读经典兴趣的兴奋剂。所以要抓住一切机会,合理分配时间,精心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诵读经典带来的乐趣,并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1.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诵读活动比赛,采用说、读、演、画等个人或小组形式来进行表演比赛。(也可开设“经典”园地,摘录介绍名篇,展示古诗文的书画作品等)
2.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创作手抄报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版面设计、构图、选材、绘画、编写等各种能力提供了机会。
3.开展“诵读日记”创作活动。学生选取对自己影响最深的篇目,写诵读经典心得体会,并配以漂亮的插图。这样,诵读日记便成了学生自由创造的天地,不仅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导庆“六一”文艺汇演节目。学生将舞蹈、书法、音乐与经典精心融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及他们分享诵读经典中丰硕成果的喜悦心境。
5.结合诵读内容,反省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如,在诵读了《孝为根本》和《无违为孝》两篇文章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所为是否达到“孝”,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孝”的体现,并让学生坚持践行自己理解的“孝”,每天为长辈尽一点孝心。这样自然而然地通过诵读经典,浸润了学生的心灵。
可见,诵读国学经典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不强迫孩子硬背,但只要我们不放弃,长此以往地坚持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并且不断地反思、创新,我想诵读国学经典一定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也必将成为他们一生的伴侣,也必将使他们的人生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王振贤,李瑞婷.用经典点亮璀璨童年,让书香润泽精彩人生[J].中小学教育,201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