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小组管理是王道

2016-10-21 03:08邹玉明
新课程·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常务小组长组员

邹玉明

我校实行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追求高效课堂,形式上已经准备就绪了,但是随之暴露了很多问题,学生面对面坐在一起,很新奇,也很兴奋,自然就会出现爱说小话,课堂纪律下降,追其根源是小组管理没有发挥作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对小组学习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因而小组学习就成了关键。我就如何对小组管理进行了研究,让小组成为教师得力的教学帮手。

一、分组讲求策略

我认为小组组建应在班主任对全体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班的分组最初只是试运行,期中考试后,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D四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外,还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相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按学生成绩来分,把前1至9名学生学分为A组,10至18名的学生为B组,19至27名的学生为C组,倒数1至9名的学生分为D组,然后让A、B、C、D组的各一名学生按性别、性格、能力结合,组成9个小组。9个小组最终形成AB、CD的小组分配原则,小组内AB、CD两两之间为互帮对子,并在小组内,AB负责CD内疑难问题的解答。

当然,各班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大小因班而异。我班36人,刚开始尝试6人一组,但发现人数过多,老师没有走动指导的空间,而且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小组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的是“一帮一”,结成“学习对子”。我班在小组分配上遵循三个原则:1.均衡原则。2.尽量尊重学生意愿原则。3.适时调整原则(我班组长已经调整过3次)。

二、小组长选拔讲技巧

分组后,组内要选出常务组长和学习组长。常务组长由小组学生选举产生,尽量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常务组长抓小组全面工作,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规及小组发展目標,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每周一班会课对本组学员情况进行总结,并公布加分、扣分详情。常务组长要由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较强的小组成员担任,是组内的“行政领袖”。其成绩未必是小组中最好的。但要有较好的协调能力,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正义感。学科小组长是依据学科而定的,由常务组长任命语、数、外学习小组长,负责督促全组学生各自主管学科的作业收缴、登记以及合作探究的分工学习。

常务组长要定期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出色的,应及时更换。组内四个成员个个都是组长,都有职责,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同学科既能体验到成员的角色,又能体验到组长的角色,从而达到“团队学习”的效能。

三、培训组长变成常态

我认为对小组长的培训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与常务组长进行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办法,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三是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课代表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尤其要与德育学分挂钩,任课教师要与班级管理积极配合,将小组管理落实,否则班主任辛苦构建的小组管理体系变成一纸空文,流于形式。比如,我班数学老师运用得很好,初一新生徐××习惯差,不按时交作业,还想浑水摸鱼,沈老师严格按照我班管理条例执行,组员违纪全组扣分,徐××不交作业,导致小组连续扣分,结果组员不干了,要集体轰走他,徐××慌神了,哭着不想来学校了,我看时机到了,将家长请到学校,配合我的工作,回家督促孩子的作业,让他感到遵守约束的甜头,经过一周的观察,徐××准时上交作业,本组学生重新接纳了他。当然,加分也是如此,我班李××学习突飞猛进,给予加分鼓励,本组成员也跟着加分表彰,目的是传递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信息,引导学生发挥团队精神。

四、理想的管理是全体参与

怎样协调组长与组员的关系?组员不服组长怎么办?组长想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怎么办?教师一定要给组长撑腰,正确及时地处理问题,化解组长与组员之间的矛盾。一定让组长杜绝“自己可以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的念头。比如,我班陆××同学,好说小话,小组联名要将他踢出去,我深入了解情况后,请组长配合我的工作,将同学的意思转达给他,提供三条路,1.考察一周,如能改变,同学仍能接纳他;2.自己找能接纳自己的组;3.仍不悔改,独立成一组(一般他都不希望独立一组,初中生比较要面子)。他立刻表态,改掉坏习惯,赢得本组同学的信任。接下来要对他们组员整体做工作,帮助陆同学融入小组,争取加分。

作为教师要利用班级舆论进行监督,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对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这样也能让表现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表现欠佳的学生更有信心。当然,最理想的结果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参考文献:

车建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1(7).

猜你喜欢
常务小组长组员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分餐小组长
第六届第八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现场
小组落幕
第六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第一次常务副会长、副会长联席会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