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华
摘 要:本文以烤烟生产技术及供需的要素进行探讨分析。烤烟种植的地区分布及集中度变化,发展情况对烤烟成本以及影响烤烟种植与产出的因素分析,我国烤烟生产的稳定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一些大概的阐述。研究烤烟生产的技术及效益,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化工、印刷包装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烤烟生产;技术效率;市场效应
中图分类号:TS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216
1 烤烟发展概述
烤烟具有投资省、见效快、周期短、税利高等优点。我国在1983年就建立烟草的专卖制度,后来一度因为某些地区的短缺情况,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出现,禁止地区的烤烟外销。到了1998年,国家烟草局采取了新的烤烟生产制度,推行烤烟的计划性种植,引进市场化的管理并且严格控制烤烟的采购渠道。我国烤烟生产有2大问题:生产发展不稳定。基本上是10a为一个大周期或一个跳跃式大反复。每次起落,都为卷烟工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烟叶品质差,烟叶类型关系不合理,品种等级结构不适应,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国际贸易市场不欢迎。上等烟叶缺少,中等烟叶供不应求,下低档烟叶滞销积压,占用资金,周转不良。出现上述2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也比较复杂,涉及有关政策、管理、技术、物资等,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经过烟草行业几年的整顿,2015年,烟草行业实现税利总额11436亿元;上缴财政总额10950亿元, “十二五”期间,烟草行业累计实现税利47680亿元,累计上缴财政41323亿元。烤烟移栽面积107.33万hm2,全年烤烟收购总量4400万担左右。全年烤烟收购均价27元/kg,烟农总收入685亿元;烟农户均收入4.49万元,种烟每667m2均收入4124元;烟叶税130亿元。烟草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烟草种植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2 对烤烟成本以及影响烤烟种植与产出的因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用工成本快速上升。与粮食作物相比,烟叶种植用工量较大,是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用工平均水平的4倍。对于黄淮流域和东北的平原地区,采用机械化作业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而烟叶生产需要人力生产,无法大规模使用机械。北方平原地区粮食种植逐渐挤出了烟叶种植。
烟叶种植呈现经济学中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因素恒定的情况下,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烤烟产量也会随之增加,大约在1:0.82的比例,呈现出一种烤烟的总产量随着物质费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状态。
3 烤烟种植区的集中度变化
近年来,烤烟生产的集中度逐年提高。烟叶生产集中在西南烟区和中南烟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河南成为我国主要烟叶生产省份,烤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所有省份综合的80%以上。北方烟区和黄淮烟区已经逐渐退出烤烟生产的主舞台,北方烟叶传统产地因地处平原,适宜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生产以降低成本,烟叶种植在西南地区的山区地带拥有明显的相对比较优势。烤烟种植、产出的总体格局已经发生变化。
4 我国烤烟生产的稳定发展措施
4.1 严格控制烤烟的种植与生产
烤烟是一种特殊的原料,用途单一,适度的种植生产十分的重要。要做好宏观调控,对烤烟的种植、产出乃至收购都要进行控制。
4.2 烤烟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与应对
我国目前的烤烟生产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烤烟行业的集中度也逐年有所提高。目前我国的烟草生产种植的主力在南方。就烤烟的生产种植来讲,南方地区在地域、气候等要比北方地区更有优势。
4.3 加大机器设备的利用率,改良烟叶品种提高烟叶品质
农业上的机器运用越来越廣泛,相比较人类的劳动力,显然机器的工作效率更高。在移栽,采收、烘烤等环节,对劳动量的要求量极大,费时费力,如果采用机器设备,市场化的运作,机械化的操作,将会及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成本。改良烟叶品种,增加上等烟叶的比重,减少下等烟叶的比率,以减害降焦为目标提高烟叶品质。
5 结 语
我国目前的烤烟种植仍然面对很多难题。在种植上,提高燃料、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烤烟种植成本,对于一些种植中的工序采用机器化的操作,推动机器的使用率。改变靠外延粗放式生产向走内涵集约式生产转变提高生产效率。按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供求平衡。最终得以提高我国烤烟生产的技术及供需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袁庆禄,蒋中一.我国烤烟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03):79-88.
[2] 苏新宏,蔡宪杰,张冬平.我国烤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0(03):67-71.
[3] 李灿华,田伟.基于SFA的中国烤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04):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