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元
摘 要:鸡弯曲杆菌性肝炎是一种在养鸡过程中出现的腹泻类细菌传染病,近年来发生次数更为频繁,给养鸡业带来较大损失。本文就该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总结,分别从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鸡弯曲杆菌性肝炎;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90
禽病是阻碍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传染病,鸡弯曲杆菌性肝炎便是其中之一。本病病原体是弯曲杆菌,弯曲杆菌有多种,对禽类有临床意义的是空肠弯曲杆菌、结肠弯曲杆菌和鸡弯曲杆菌3种,而以空肠弯曲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弯曲杆菌菌体纤细弯曲,呈螺旋形、撇形、S形等多种形态,有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微需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弯杆菌对干燥、阳光和一般消毒药敏感。对头孢菌素、土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1 诊断方法
1.1 临床综合诊断
1.1.1 流行特点
本病可感染鸡和火鸡,可发生于各日龄的鸡。鸭、鹅、鹌鹑、猪、牛、羊可带菌。病鸡和带菌畜禽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周围环境,经消化道感染健康鸡,多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饲养管理不良、应激、球虫病以及滥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该病常与鸡马立克氏病、新城疫、鸡毒支原体感染以及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混合感染,使鸡群的死亡率增加。
1.1.2 临床症状
急性型:刚开始发病时几乎看不到症状,只是鸡群的精神稍显沉郁,但短时间内即会出现群体症状,如部分鸡一直缩颈,眼睛半睁或者不睁,羽毛凌乱,黯淡无光泽,出现黄褐色拉稀粪便,并且糊在肛门周边,严重的呈现稀水样粪便,然后即出现死亡。本型在雏鸡中比较常见,死亡率高。
亚急性型:病程相对急性型要长一些,一般3~5d,症状以脱水和拉稀为主,病鸡不断消瘦,最后心力衰竭而死亡。
慢性型:精神萎顿,鸡冠发白、干燥、萎缩,逐渐消瘦,饲料消耗减少。产蛋鸡产蛋率下降25%~35%。
1.1.3 病理变化
病鸡尸体消瘦,血液凝固不全。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脏肿胀,黄褐色,质脆,肝实质内有多量星状黄色小坏死灶,或布满菜花样坏死區,肝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灶。胆囊内充满黏性分泌物。慢性病例肝硬化、萎缩,并伴有腹水;脾肿大,偶见黄色易碎的梗死区;卵巢可见卵泡萎缩退化,常伴有腹水或心包积液。空肠、回肠及盲肠膨大充满气体,肠黏膜充血、出血。心冠脂肪及心外膜有时见出血点。
1.2 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鸡心血、胆汁涂片和肝、脾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弯曲或逗点状等不同形态、无芽胞的革兰氏阴性菌。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即可诊断。进一步确诊需从粪便、十二指肠和盲肠内容物中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亦可用试管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检查鸡的血清。
2 防治措施
2.1 预防
本病预防以加强养鸡场严格消毒为主,同时避免各类应激的出现。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及时清除带菌可疑病鸡。注意预防寄生虫病、鸡毒支原体感染等消耗性疾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2.2 治疗
发病后隔离病鸡,加强消毒,治疗可选用金霉素、氟苯尼考等。氟苯尼考按每千克体重50mg或按0.025%~0.05%拌料,连用3d。金霉素以100~500g/t,磺胺甲基嘧啶以0.1%~0.2%饮水,连用3d。2~15日龄雏鸡用土霉素较适宜。此外,卡那霉素、喹乙醇、氟哌酸结合庆大霉素等亦有较好疗效。首选药物最好根据本场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确定。不能做药敏试验的,应根据平时用药情况,尽量避免重复用药。在治疗的同时,可在饮水中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电解质等以减轻各种应激反应。
3 结束语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善,鸡肉成为餐桌上越来越重要的组成,这也直接促进了我国养禽产业的发展,甚至走到了世界前列,并且成为极为重要的鸡肉出口大国。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实现了致富,养殖水平也稳步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滞后性,很多养殖户依然缺乏必要的疾病防控技术,对于部分疾病认识不清,防控意识不强,并导致出现经济损失,非常可惜。因此,我们一定要继续加强技术推广,让养鸡业能实现更高水平的提升和跨越。
参考文献
[1] J.A.Wagenaar,朱静.家禽生产中弯曲杆菌的控制[J].中国家禽, 2012(21).
[2] 吕玲.采用分子和时空工具评价弯曲杆菌控制效果[J].中国家禽, 2011(18).
[3] 保护家禽对抗弯曲杆菌定植的疫苗和核酸[J].家禽科学,2009(02).
[4] 吴忠亮.浅谈弯曲杆菌病的流行现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