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万杰 安林丽
摘 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小微企业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因此从产业集群视阈下了解小微企业运行现状、发展制约因素,借助集群力量,提出小微企业发展的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剖析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价值链小微企业参与特点,小微企业成长轨迹,产业集群与小微企业互动关系;然后选取代表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以厘清集群内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环境制约因素;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提出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小微企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发展策略
一、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价值链小微企业参与特点及其成长轨迹分析
(一)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价值链小微企业参与特点
完整的价值链包括设计、研发、制造和营销。产业集群形成初期,小微企业往往参与集群产品整个价值链的全部过程,从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每一环节,企业往往都独立完成。随着集群的逐步壮大,一些中小微企业逐步成长为集群内部的核心企业,开始真正意义上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把一些非核心的、技术性不强的业务开始剥离开,交由集群中的小微企业生产,这一阶段集群中小微企业在价值链参与环节主要从事制造加工,属于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小微企业要想参与价值链的竞争,应从价值链的各个增值环节中确定企业定位,加强与其它价值链环节的企业或部门的联系。
(二)小微企业成长轨迹
1)家庭作坊式纯集聚阶段。在河北农区,产业集群的雏形是从手工作坊式的家庭工业开始的,当地农民往往采取经商务农两不误的模式,而后集群中部分企業开始更新设备,引进新工艺,逐步壮大。但总体来说,集群内沿价值链的纵向分工还不明显,仅仅共享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2)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本地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涌现,一些企业的规模逐步壮大,大多企业从外部引入新技术,消化吸收,模仿创新,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已初步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加剧, 企业、供应商、客户形成了产业链上的平等共生关系, 但相互之间还未建立完善的信任机制,交易成本高,集群初步形成了网络型产业集群的雏形。
二、产业集群与小微企业互动关系探究
小微企业的集聚形成了当地产业集群,集群的发展又反过来反哺小微企业,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又生成了新的小微企业。
(一)产业集群视阈下小微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简单来讲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整合作用。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能够共享本行业所需要的人力、智力资源,集群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便捷,集群企业能够共享配套产品和服务。二是协同创新作用。集群企业间能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降低单个企业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三是更好的得到政府以及外部机构的支持。集群规模的效应促使地方政府关注本地集群产业,提供相应政策支持,集群内企业相对能更方便的享受政府的产业政策、行政审批、金融信贷等。同时集群也会吸附相应的行业协会、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的智力支持。
(二)基于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分析
河北县域产业集群多是在农村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受家庭、乡村社区文化联系的影响较深,集群企业网络的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如下:
1)家族或泛家族网络阶段先驱者发现某一商机,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家族、同村人员开始从事以家庭作坊式开始的产品生产,而后先驱者将手工作坊逐渐扩大,直至成为本地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裂变、衍生过程中促进了当地的产业集聚。然而在这一阶段企业间的横向合作较少,企业间分工也不明显。
2)内部分工生产网络阶段集群到了一定规模之后,集群内部企业开始注重自身在价值链环节所处的位置,企业之间开始谋求分工与合作,核心企业将一些价值增值较少的环节外包出去,同时企业间为了共同开发市场,也会谋求合作共赢。
3)本地创新网络阶段集群在成熟阶段开始谋求产品创新,此时地方创新网络开始形成,单个企业为了降低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开始寻求合作,政府和中介机构也开始介入。
4)全球供应链网络阶段集群创新网络成型后,核心企业开始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占据一定的商品供应功能。
三、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环境调研
为了解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环境。我们选取了河北省安平丝网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的小微企业,利用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每个集群抽取了3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抽取了5~10家企业进行了深入访谈。
(一)各特色产业集群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环境总体分析
1)企业规模小,自身实力弱。集群小微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从经营规模、用工规模、销售收入上相对于江、浙等省市还有一定差距,自身实力较弱。
2)对经营不利的因素。调查结果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资金短缺、市场需求降低、竞争者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
3)当前经济形势对经营的影响。过半数人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对经营有弊,只有16%的经营者认为有利于其发展;经营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决定保持经营规模不变。
4)产业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从调研情况看,小微企业产业层次低,多数分布在传统产业或产业链条低端,自身实力弱,技术创新能力差。从调查结果看,对当地经济环境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满意度最高的两项依次为当地市场的开发潜力(67.5%)、土地及房产价格合理度(66.2%)。满意度最低的三项依次是:劳动力成本(55.4%)、银行贷款(54.0%)、技术人才的供应(51.4%)。
5)融资困难。目前融资困难仍然影响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虽然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的一些政策,但有一些小微企业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只能转向民间借贷,这样,无形中就更增加了财务成本。
6)税费负担。对目前所缴税费,48%的经营者认为可以接受;32%的认为负担较重;14%认为负担很重;只有6%的人认为负担较轻。
7)政策环境。一是配套措施不完善,制定的政策多,落实的措施少,指导性的多,可操作的少。二是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较差,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问题。
8)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思想观念还没牢固树立,制度还不健全。一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过低,尤其是具体职能部门推诿现象严重;二是行业不正之风尚需狠刹;三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小微企业急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9)希望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希望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依次是:查处非法经营、促进公平竞争;发布企业信息分析报告;实施网上审批方便办事;开展政策法规培训,提供创业指导。
(二)各特色产业集群内小微企业调研的具体情况分析
为了解集群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我们选取了河北省5个代表性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这5个集群都是河北省科技厅首批认定的示范性特色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集群中小微企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正定板材。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企业规模小,品种单一,附加值低。板材家具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二是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中小企业由于技术上不过关,或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廉价原料,造成产品质量低劣,达不到市场准入标准。三是管理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作坊式生产众多,普遍缺乏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资源,导致绝大部分企业依靠家族式管理。四是品牌意识薄弱。2)辛集皮革。小微企业发展中突出问题体现在多数企业仍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低、产品更新换代慢、检测手段落后等问题,如何构建科技服务体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加快皮革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小微企业对行业信息的获取能力有待提升,比如全国及世界制革行业资源信息、皮革趋势、出口标准等,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3)河间电线电缆。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中突出问题体现在企业规模小,各自为战,产业链优势得不到互补,品牌带动效果不明显,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无序;流动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行业管理和经济治理乏力。4)清河羊绒。清河羊绒产业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名牌产品少、竞争力弱等问题。5)安平丝网。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地使用受政策制约明显;二是基础建设资金短缺;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急需升级换代。
四、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小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一)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科技资源,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科技孵化功能。由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协会牵头,加强与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开展联合攻关,加强科技合作,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引进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二)优化小微企业集群市场发展环境
1)巩固和加强产业发展基础。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强化和发展其基础产业部门,首先是加快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日益紧迫的能源和水资源供应问题;其次是加强科技与教育的发展。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一是要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优良的投资、生产和居住环境的战略高度出发,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战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绿化工作,进行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污水处理设施,提高产业集群污水处理率。二是加强对集群内企业的污染治理。
3)优化政策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更好地营造亲商、护商、融商、富商的社会氛围,加大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惩戒力度。
4)实施形象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和树立特色产业集群形象。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二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集群的国际知名度;三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打击假冒伪劣,塑造诚实守信、依法纳税、守法经营、回馈社会的良好产业形象;四是加强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塑造优质名牌产业形象;五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营造浓厚的集群文化氛围。
(三)鼓励小企业为大企业“打工”
鼓励小企业为大企业“打工”,成为大企业的一个生产环节,走专业化、集群式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淘汰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影响行业整体形象的小企业、小作坊,带动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制度创新,扩大企业规模
目前,我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大多数企业是个体私营企业,企业制度创新乏力,企业主往往不注重学习,自身水平很难提高,很多是父子兵,子承父业,企业管理、技术更新都缺乏专业人才,企业管理方式停留在家族式管理。应大力引导企业家提高素质,使企业由家族制企业向公司制企业转变,并相应地建立公司组织结构,通过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实力。
(五)加强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集群内小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下,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是造成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融资体系建设:一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在会计资料处理方面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具体规则办事,严禁弄虚作假。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根据本地产业集群发展对资金的客观需要,多方面拓宽集群内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民间金融。三是发展集群内企业间的信用合作互助组织,加强企业间资金的互通有无和相互融通。四是建立健全集群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应该在财政中增加对集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投入。
(六)为小微企业提供各种培训服务
小微企业对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的培训急缺。集群层面应该创设各种条件加强此类培训,提升小微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同时,小微企业主自身也应加强管理层面的培训,使企业的运作逐渐规范化,逐步脱离家族式管理范畴。
(七)大力促进信息服务
各集群应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以及企业产品展示、形象展示的平台,有条件的专业网站要积极探索发展电子商务,使企业交易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明敏,杜飞川.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3(32).
[2] 周穎.西部县域经济中小企业集群生产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马少燕.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思考.科技致富向导,2012(7).
基金项目:
1.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201501531);
2.石家庄学院“县域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发展软科学基地”科研平台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宋万杰(1982-),男,河北河间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