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梅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间文化离我们也越来越远。在此背景下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想办法传承家乡民间文化。
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和同事首先搜集民间文化资料,然后整理编辑为适合幼儿理解的知识内容,最后利用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吸引孩子,向孩子慢慢渗透,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游戏中了解民间文化,对民间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民间文化。
一、利用游戏进行民间文化教育的理论依据
民间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强调不屈不挠的精神,重视群体作用,维护家庭纽带和树立成就感。“它产于自然,生于劳作,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幼儿在接受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因他们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理解民间文化,学习兴趣不浓。在实施民间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不同的游戏对幼儿实施渗透教育。
三岁后的幼儿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有活动的需要,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游戏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化,引人入胜,有些游戏又可以自由的活动,所以幼儿乐于参与游戏,把民间文化编撰到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因此游戏可作为进行民间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二、游戏在民间文化教育中的利用
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特色艺术之一,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灵活的想象,丰沛的游戏精神为孩子提供一方快乐天空。同时民间文化中的很多作品都是与民间游戏相融相通的,我们利用“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一特点于民间文化教育寓游戏中,为孩子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
1.表演游戏使幼儿加深了对民间文学的理解。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来反映现实生活。在对民间文学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结合各班级的教育任务和目标,把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进行筛选整理成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内容活泼,并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作品。
在民间故事实施活动中,我们把听、讲、编、演、剪、粘等方式,作为整个研究活动的主线路,让孩子学习创编故事,表演故事,与老师共同制作头饰,布置场景,从中帮助幼儿掌握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1)如我们在实施小班民间故事《年兽的传说》中,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们预设的活动目标是让孩子了解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在听完故事后,老师们与孩子一起进行表演,有演老百姓的,有演年兽的,有演白胡子老爷爷的,有演老婆婆的。“年兽”戴上提前制作好的头饰,张牙舞爪,老百姓吓得四处奔逃,贴着白胡子的“老爷爷”办法多多,用穿红衣服,贴红纸,点燃竹子“噼噼啪啪”等办法,使“大年兽”吓得逃到深海里不敢出来了。老百姓都回家庆祝铲除年兽的胜利,包饺子,走亲串门,互道平安,分享一年来的喜庆心情。通过表演游戏,孩子们迅速的掌握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并产生了强烈的游戏愿望。三岁的孩子对过年几乎没有印象,通过这种表演游戏达到了我们的预设目标,他们很容易了解了过年的习俗,并对过年有着美好地向往。
(2)再如:《游秦皇台》半日活动
知识储备:在搜集民间故事资料时,我们幼儿园组织全体幼儿共同游览滨州的名胜古迹秦皇台。秦皇台不但风景优美吸引孩子,也是有名的故事传说基地。我们乘车一路观景,让孩子兴奋不已。到达秦皇台后,请当地老农给孩子们讲秦皇台的由来及徐福求仙药等传说,让孩子在游玩中聆听古老传说,丰富历史知识。这种集体游览的形式也是孩子们第一次集体探访古迹,感受到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回园后,老师们把听到的传说进行整理加工。
老师们通过表演游戏加深幼儿对古老传说的印象,引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我们及时给角色表演区添置秦服等道具,引导幼儿表演《徐福求仙》、《秦始皇筑秦台望东海》等民间传说,老师及时加以指导。从而引导孩子加深对民间故事的了解。
2.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如孩子们常说的“过家家”,就是民间流传的“当客客”。孩子依据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印象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游戏,在扮演角色上表现出自己对这些角色的认识和体验,在幼儿游戏中所使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上极大地发挥了幼儿创造性地想象。在民间文学教育中,为了让孩子能更深刻地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时间、场地、环境等,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体验。
3.结构游戏使幼儿创造性的展示民间文化。
结构游戏是通过使用一些结构材料,通过动手操作及其作品,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在结构游戏中,通过孩子的想象创造把幼儿对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塑造出来,幼儿不停的堆、放、握、挖、拼插、整理等,充分发展感知运动技能,发展手的小肌肉活动,培养幼儿的民间文学作品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民间文学的理解力。
4.民间文化教育中的有规则游戏
有规則游戏有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根据民间文学的教育内容,我们有意识的安排各类有规则游戏,使幼儿以愉快地情绪,主动地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幼儿自愿的遵守规则,而不是被强迫的,对培养幼儿抑制能力和遵守纪律的习惯有很大作用。
如竞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花生)”“大屋套小屋,有门没窗户。(蚊帐)”都是一些贴近孩子经验,容易理解,并且诙谐幽默,孩子们很感兴趣地智力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增长知识。通过一些传统体育游戏来学习民间童谣更感兴趣,如:跳绳时,把歌谣加进去“大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一、二、三、┄┄”。音乐游戏可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动作,如传统游戏“丢手绢”、“拉大锯”、“老猫睡觉醒不了”等。这种游戏生动有趣,又可以活跃幼儿思维,丰富幼儿生活体验。
三、民间文化教育中运用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1.在选材上应注意科学性和教育性。由于民间文学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发生着演变,因此在继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同时,决不能迷信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编辑游戏时,教育目标要明确,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运用游戏应注意安全性。在改编运用幼儿游戏中,应对一些动作的强度、场地的选择、玩教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加强安全检查。
生于斯,长于斯,愿为传承家乡的民间文化尽我们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