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几点尝试

2016-10-21 14:41康俊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尝试现状意义

康俊霞

【摘 要】長期以来如何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就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一直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经验:为阅读而阅读、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及时交流读书心得、师生共读。以上努力只为学生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并能从读书当中汲取知识,学会生活。

【关键词】读书兴趣;意义;现状;尝试

一、读书的意义

大文豪高尔基曾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更加光明和有意义。”美国的经济学家巴罗说“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法国哲学家阿兰说“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可见读书对于每一个人都有重要意义,书籍不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在想正在成长中的莘莘学子们一路上如果有书香相伴,也会感觉如同明灯在侧,少了许多困惑和烦恼吧。

当然有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然,觉得我说的这些未免不切实际,那就从功利的角度讲讲吧,根据对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调查和观察发现:那些喜欢读书,有读书兴趣和习惯的学生,不仅知识面宽思维也比较活跃,成绩往往也很好。而那些很会考试,但不太喜欢读书,则知识面较窄,思维受限。该调查显示:一个学生越到高年级阶段,读书多少和思维活跃程度、创新能力高低,就越是形成正比。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也有着长远的影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里有这样一句话“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给语文教师最明确的导向。培养读书兴趣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现状

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我不能不面对这样的事实:虽然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语文教师们都会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但这些推荐的书却极少有人问津。多数学生除了教科书和教辅,几乎不怎么读书,也不喜欢、不会读书,更不会读完整的书。少数喜欢读书的,也偏爱各种杂志,漫画以及网络小说,这些书往往良莠不齐,品味不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为什么不喜欢阅读经典?语文课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这些问题应该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并尝试解决的,笔者也试图解决这些疑问,并做了一些尝试,希望与各位同行交流切磋,以期抛砖引玉。

三、尝试

1.为阅读而阅读

笔者多年的观察发现:其实许多学生并非没有读书兴趣,只是这些兴趣被败坏了。老师们为了学生读书有所得常常会给读书增加许多额外的限制,比如规定书目读书摘要读书笔记还有读后感等等。殊不知这些限制固然可以督促学生读书,但是也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读书成了任务,从而失去读书兴趣。我觉得真正的阅读就是着眼于阅读本身:让学生自由地读,不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也没有什么限制,让学生心无所牵,真正放松,使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包含的信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真正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体验情感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语感素养的提高以及各种知识的增广。就像鲁迅先生在杂文《拿来主义》里说的那样,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我们也要说一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领进门!

2.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笔者观察发现许多学生不去读书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时间,其实这不是托词,尤其是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每天疲于应付,哪有闲情逸致坐下来读书。为此语文教师就需要考虑在语文课上留出读书的时间.在这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每周留出一节课的时间,专门用于读书,这节课上大家可以把课本习题都放在一边,尽情阅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到动情处可以互相交流,有所感悟也可以随手记录。这样的课特别受到学生欢迎。当然了,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方向及时加以指导。可能有的老师会担心这样的安排会影响教学进度,其实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去了,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曾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同学,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读书。”而许多大作家之所以成功,也并不是因为他们作了多少道语文作文题,而是他们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品。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3.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要想让学生养成持久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的品味,读书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笔者在每天的课堂上留出十分钟的时间为学生营造积极宽松的氛围,真诚的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同学们就自己在阅读中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自由品评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广泛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这样的阅读交流注重了同学们的自主阅读、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当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及老师的肯定时,他们就尝到了阅读的甘甜,就会进一步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4.与学生同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用读书的热情感染学生,才能与学生产生精神的共鸣,才能以身示范,润物细无声。笔者经常会把自己喜欢的书带进教室,有时读到精彩处也会情不自禁与学生分享,读书交流的时间也经常忍不住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做法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如同春雨在无形之中滋养着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方向。

四、结语

谢冕先生在他的散文《读书人是幸福人》里说道“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喜爱读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祟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把读书尤其是读好书的能力交给学生,也可以算是世间幸福人了。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2]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尝试现状意义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