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清
摘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因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并鼓励学生树立起敢于创新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教学要有创新。
1、课堂模式创新。我们的语文课上,只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大胆地让学生去想,让他们去说,让他们去做,学生才能人人有感受,个个有收获,才能在活动中张开创新的翅膀。
2、评价方式创新。我们在课堂上评价学生学习状况不单单是他们的听课认真状况如何,回答问题准确率如何;更应当大力表扬那些突发奇想的同学,那些问题怪异的同学。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学。因此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只有教学观念转变了,教法才能得到创新。
二、营造学习氛围
在课堂中,必须创设一种和谐、愉快、轻松,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萌发一定的求知欲,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讨论见解;教师要用身体语言,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或精彩的故事,使教学有张驰,富有节奏,妙趣横生。
教学活动中坚持给学生自由创造的条件,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猜想,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每节课允许学生发言不正确,注重學生的奇思怪问。对于学生每次的奇思怪问,不挖苦讽刺,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问题面前师生平等、互助,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才敢于去大胆地想,大胆地说,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压抑感,师生关系融洽,每个人处于轻松愉悦的心境之中,能有效参与教学,有效探索问题,有效合作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地提出或解决问题。在这种氛围中,他们敢想,敢说,思维之火花异常活跃,有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借助投影、录音与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材料所描绘的情境,这些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点燃好奇心之火。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在自信心的感召中,学生往往萌生热切的探究欲望,好奇的火花没有探究的燃旺就不可能成为燎原之火。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是他们为探究而学,便被动学为主动学。
2、鼓励质难问疑。疑问是创新之舟。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去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拓展创新思维。创造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其主要特征是发散性。思维的发散性表现为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各种解决办法,而后经过筛选,找到比较合理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思维的发散性主要表现为流畅、变通和独特。
4、提倡发散思维。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提倡异想天开。一天,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树上有100只麻雀,一个猎人一枪打死了1只,树上还有几只麻雀?一个学生很快答道:“一只也没有了。”此时,有个学生高举着手,他却说:“树上还有一只。”我问他为什么树上还有一只呢?他却说:“那一只麻雀是聋子。”这下教室里热闹了!有的说,被打死的麻雀落在了树杈上,没掉下来;有的说,一只麻雀是瞎子,一时间它不知往哪儿飞,还站在树上;有的说,一只麻雀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打死了,它伤心透了,正在树上哭泣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创新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四、树立信心
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创新能力受到压抑,学生不敢大胆尝试,不敢表达各自观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努力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勤于思考、敢于表达、勇于尝试的习惯。我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课前演讲的训练,每天上课前由我设定话题,提供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即兴演讲,然后我再对学生的演讲内容、语言、仪态等进行点评,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们自信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还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如演讲比赛、语文知识竞赛、作文比赛及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如自己办手抄报、当小记者及出墙报等,极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在于许多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将大大改观语文教学效益差的状况,学生的语文水平必将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