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胜
摘要:要想真正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品德与社会教学注入活力,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不但生动而且有效。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各地各个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小学品德与社会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二、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课前准备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我们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的现实生活及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室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所以课前准备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课前准备活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课堂学习的提前。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教育外,还融合了其它诸多方面的常识教育,往往需要准备大量的相关资料,以往都是我们老师给学生准备资料,这样上课省时、省事,但这样做只看到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这一课程资源。让学生自己按照教学内容参与课前教学准备,正是一个良好的自我探究过程,是一个课堂学习的提前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转变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以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设计、开展多样教学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用自己的方式去合作探究,从而获得对生活、对社会的真实感受,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认识,获得经验,发展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认识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及作用。
五、老师评价肯定与否定要恰当
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是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评价的否定功能可能对道德行为产生消极的方面。因此,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与否定功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肯定的评价功能,消除教学评价的否定功能,构成以评价促进创新的内在动力。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各种评价和反馈,是很经常且正常的师生交往。看起来并不难操作,学生对了则说对了,给予肯定;反之则予以纠正。
六、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品德与社会教学注入活力,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不但生动而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