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汉明 秦泗刚 朴浩 黄轲
【摘 要】基于地理设计即为用设计来改变地理环境的理念,认为地理设计是对地理环境的资源要素进行调配和整合、通过人类的社会活动改变地理环境的过程。以银川平原为例,分析银川平原在人工绿洲开发的历史过程,是通过水资源调配的方式来改变地理环境、重新塑造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某一个设计师所能完成的设计,而是在干旱区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政治引导下的资源调配过程,而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政治引导下的资源调配就是最好的设计。
【关键词】资源;地理设计;银川平原
一、地理设计的概念缘起和定义
2010年元月在美国南加州召开了首届地理设计峰会,讨论了地理设计的概念。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快速城市化的世界中,环境退化不仅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气候变化。地理设计(GeoDesign)是联系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即为用设计来改变地理环境。麦 克 尔·弗 莱 克 斯 曼(MichaelFlaxman)认为,地理设计是一种将设计方案的提出和环境影响模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设计方法。杰克·丹杰蒙德则认为,地理设计是对于自然的设计。地理设计的概念从学术上打破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等学科之间的界限,并从技术上对人居环境规划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地理设计是一种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站在全球生态危机的高度,将设计的本质从场地空间到人地关系最终提升是对人的行为设计的哲学层面,希望通过控制人的行为,谋求一种对自然无度索取的有效解决途径。
地理设计并不是空泛的设计理念,而是通过人类的社会活动改变地理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按照人类的社会需要对地理环境的资源要素进行调配和整合。无论这种调配与整合是人类精心设计还是偶然的利益驱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变却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地理环境的资源要素涵盖甚广,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诸多领域,因此,地理设计本质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是一个人居环境发展演替的过程,当然也包括地理景观的改变。在这种视角之下,地理设计就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外延和更有时间深度的内涵:地理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行为,而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更为广泛的改变地理环境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对新的人文环境进行塑造的过程。
二、银川平原水资源的调配和人工绿洲的开发
(一)银川平原的自然环境
银川平原位于贺兰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是在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地势平坦,第四纪全新世为荒漠草原。东西宽10~50公里,南北长165公里,面积7000余平方公里。海拔1100~1200米,自南向北缓缓倾斜,地面坡降由0.6~1‰不等。
银川平原地处温带干旱区,年平均气温在5~9℃之间,引黄灌区平均年降水量180~200㎜,年水面蒸发量1000~1400㎜,年干旱指数7.8~8.0,无霜期约170天,年日照时数为2800-3000h,年太阳总辐射为130-149kcal/cm2。
银川平原是西北干旱地区形态独特的绿色斑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仍是多层次多重时空尺度的生态耦合系统。从大的空间尺度分析,银川平原生态系统位于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蒙古高原生态系统的交织复合地带。从略小的空间尺度分析,贺兰山生态系统与银川平原生态系统的关系密切。与银川平原生态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黄河水系,或者说是黄河上游生态系统。
(二)银川平原水资源的调配与绿洲开发过程
银川平原这艘绿色的大船,本质上是以灌溉渠系为骨架的人工绿洲。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依据社会政治需要进行的资源调配就是最好的设计。水资源对于干旱区,水资源的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银川平原南部及黄河滨河地带,地面坡降大,土壤颗粒粗,地下水位深,地表和地下径流通畅,引水灌排方便而不易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因而首先得到引黄灌溉的开发。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富平县,城址在今吴忠市西北。为了军事防御,驻有大量军队,在黄河沿岸地区进行屯垦,青铜峡附近有神泉障,陶乐县(现大部属平罗县)西南有浑怀障,在青铜峡附近凿有秦渠,引黄河水发展农业生产,虽然在较早的文献中,找不到秦朝曾在这里兴建水利的记载。
西汉时期,为对付强大的匈奴,在西北边陲实行大规模的军屯和移民实边政策。元狩四年、五年(公元前119---118年),两次向北地等郡大规模移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加大量田卒,北地郡设有主持屯田殖谷的上河农尉,其屯田城有上河城和南北两个典农城(大致分别位于今永宁县西南、今青铜峡市邵岗堡西、永宁县西北)。汉武帝时在河东开凿新渠,渠首在秦渠渠首上方,它绕过秦渠的南面和东面,到富平北面回注黄河。《水经注》引《地理志》说:“河水別出为河沟,东至富平,北入河。”后人称为汉渠或汉伯渠。汉渠的溉田面积要比秦渠略大。汉渠的开凿,促进了银川平原南部灌溉农业的发展,与银川平原北部的畜牧业相互补充,呈现出“边城晏闭”、“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繁荣景象。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时有一万六千余户,五万五千余人。汉成帝初年(公元前32年以后),班况和冯参等曾先后任上河农都尉,管理当地灌溉农业。上河三城(上河城、南北典农城)就是当地粮食的集散屯储中心,后被称为“仓城”。元帝时,内地粮食不足,还曾调运农都尉之余谷接济。西汉盛世,包括银川平原在内的河套地区被称作“新秦中”。
东汉时期由于地方封建割据和羌族起义等因素,北地郡治所迁至富平县,据统计当时北地郡有户3122人,人口18600人,由此推算当时银川平原地区的人口不足2万,已大大低于西汉时期银川平原地区的人口。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北地、安定等郡,郡治复归旧土,经济又有短暂的安定发展。于是“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后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一亿计。遂定安定、北地、上郡及陇西、金城常储谷粟,令周数年。”
普遍认为,在黄河西侧,东汉开凿了两条灌渠,一条是汉延渠,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由郭璜主持开凿。另一条由徐自为主持开凿,在汉延渠西侧,与汉延渠并行向北延伸。因为徐自为官居光禄勋,所以这条新渠为称光禄渠。徐自为是西汉名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太初元年郎中令自为更为光禄勋”。
三国、西晋至大夏的400年,鲜卑、匈奴、羌等部族陆续入主银川平原,其时牧业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不少地段水利设施废弛,灌溉农业倒退,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没有大的建树。
据《魏书·刁雍传》,延和五年(公元436年),以刁雍为薄骨律镇将,开凿艾山渠:“平地凿渠,广十五步,深五尺,筑其两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还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复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水则充足,溉官私田四万余顷。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官课常充,民亦丰赡。” 延和七年(公元438年)“奉诏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镇(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县西南)”,刁雍利用黄河,从三月至九月三返,运送六十万斛。”
唐代银川平原北部引黄灌溉区再次得到大规模开发。据唐代史书记载,当时有汉渠(溉田五百余顷)、薄骨律渠(千余顷)、御史渠(二千顷)、特进渠(六百顷)、光禄渠(千余顷)、胡渠、百家渠、七级渠、尚书渠等。
唐徕渠(是薄骨律渠扩建而来,宋代、西夏时始称唐徕渠)灌区的大规模开发,表明平原灌溉农业由南而北、进一步向地势低洼、原有盐碱化土壤的中部发展。《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八十三:元和“十五年(公元806年)六月,(李听)改灵州大都督府长史、灵盐节度使。境内有光禄渠,废塞岁久,欲起屯田以代转输,听复开决旧渠,溉田千余顷,至今赖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开凿特进渠。宁夏北部人口由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二万三千余人增加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六万一千多人(各羁縻州的人口尚不计在内)。
西夏时期对银川平原地区兴修水利、发展农牧相当重视。公元1002年,西夏境内大旱,禾麦不登,又下令番、汉人民修筑堤防,引河水溉田。还扩建新建渠线较高的渠道,如旧志记载的贺兰山东麓昊王渠。据《宋史·夏国传》“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河之内外,州郡凡二十有二┄┄,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兴、灵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 西夏灭亡时,银川平原人口经济受到重创,百废待兴。
元世祖时,袁裕为中兴等路劝农使,从湖北等地迁来万余移民,给地立屯,发展农业生产。以后又陆续派遣大臣董文用、张文谦和水利专家郭守敬前来视察水利。在郭守敬的主持下,浚修长400里的唐徕渠、长250里的汉延渠等12条干渠和68条支渠,采用滚水坝减弱水势,筑堰提高水位,挖深原有渠道、建渠首进水闸以保证渠道有充足水量,以退水闸调节流势,使整个灌溉系统有很好的灌溉、防洪效益,灌田万余顷。
明初大力疏浚旧渠,开凿新渠。其时银川平原干渠长共约1500里,其支渠的大小斗口多达一千数百处。共屯田一万五千余顷,超过元代一半。夏秋两季共征粮十九万石,平均每亩征粮一斗升五。各卫所均建有仓库。永乐年间,何福任总兵时积谷尤多。宣德时四卫军屯余粮三十多万石。
三、地理设计是资源调配、改变地理环境的过程
从秦汉到清代,银川平原完成从荒漠草原到人工绿洲的转变,似乎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今天地理设计的视角看,银川平原人工绿洲的建设,是黄河水资源不断调配的过程,是通过资源调配的方式来改变地理环境、重新塑造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某一个设计师所能完成的设计,而是在干旱区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政治引导下的资源调配过程。
参考文献
[1] Vié J C,Hilton-Taylor C,Stuart S N.Wildlife in a Changing World-An analysis of the 2008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R/OL].[2009].IUCN,Gland,Switzerland.http://data.iucn.org/dbtw-wpd/edocs/RL-2009-001.pdf.
[2] IPCC.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II and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ore Writing Team,Pachauri,R.K and Reisinger,A.)[R].IPCC,Geneva,Switzerland,2007:104.
[3] [美]麥克尔·弗莱克斯曼.地理设计基础[J].迟晓毅,译.李乃聪,马劲武,校.中国园林,2010,26(4).
[4] Transcribed by,王璐琦,Luqi WANG等.2013地理设计国际会议特别报道[J].景观设计学,2013(6).
[5] [英]迈尔-舍恩伯格,[英]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一一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的大变革[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