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生态化策略

2016-10-21 16:24何伟陈静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空间规划生态化

何伟 陈静

摘要:对于土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城市环境容量,减少对城市地表的破坏,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山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生态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山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生态化

一、当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引发的思考

1.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开发手段和类型较单一

目前,利用地下建筑产生经济效益仍被摆在首位,使得地下空间的利用呈现离散、零星、单一的状态。地下建筑的投资造价明显高于地上建筑,制约着地下建筑的开发手段和类型;同时,地下空间开发涉及到复杂的岩土工程与结构,因此其开发的形式相对较单一,模式化的痕迹较高。地铁、商场、娱乐场所等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回报率高,城市中的地下空间项目往往围绕于此,而地下公共停车场、地下道路、地下公共沟等市政公共项目的开发相对较少。

2.地下空间开发影响地下生态系统

地下空间绝少阳光、湿度极高、温度恒定,地下空间有其特别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过程,也有着十分丰富的生物群,同时有着特殊的食物链,换言之,地下空间存在与地面生态系统不同的独特生态系统。长期生活在地下的生物,其形态、习性都不同于地面生物,对地下环境的依赖性极高,它们不适应温度的变化,对声音、光照特别敏感,在有污染和化学物质的生境中不能存活,即便是轻微的人类活动都会影响地下生物,更何况是较大规模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二、山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生态化策略

1.重新认识地下空间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现阶段没有关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相关规范与说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的“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规划原则,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中要求在总体规划阶段“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并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作为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中,应“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基于上述条文规定,我国许多城市也按照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次展开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但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子专项规划而存在,这割裂了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统一性。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的复杂性甚至高于地上空间,如果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统筹协调,城市总体规划对地下空间开发将失去指导意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也无法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相应的空间职能。

因此,必须要重新认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按照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与目标,把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赋予相应城市空间职能,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范围、开发容量以及地下空间网络等战略性布局与开发原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指导下,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充分调查评估,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科学预测城市未来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提出与城市地上空间规划相协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总体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制订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与目标。按照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编制的不同要求,为地下空间规划的生态化奠定基础。

2.树立生态化的规划理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生态化,首先要引入生态化规划理念,正确认识生态化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区别,如表1。城市规划学者黄光宇认为“生态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是在对传统城市规划方法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综合发展而来的新的规划设计方法理论”。城市規划生态化是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基本途径,通过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引入生态利益主体,对城市规划的目标体系和城市空间功能进行重新思考和设置,由单纯关注经济效益,到经济与社会并重、人与环境和谐。

其次,是明确生态化规划的作用领域,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各子专项规划中去落实生态化规划理念。生态化规划的作用领域包括空间集约紧凑化、生态环境最优化、交通出行人性化、建筑低碳节能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固废弃物再生化、能源利用高效化等,如表2。这些不同的作用领域分别对应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不同层面。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关系到地下空间发展战略及规划目标,应重点关注空间的集约利用,规划范围要覆盖整个城市规划区而不是特定的区域,兼顾近期开发与远期开发,兼顾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就山地城市而言,由于城市在平面的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不均衡,城市空间布局往往顺应地势而成,组团式发展特征明显,城市地下空间在解决建筑空间容量、交通整合、绿色出行、城市景观、防灾减灾等城市问题中的作用,在山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山地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应突出山地城市发展特征,针对性的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而在城市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层面,则侧重于具体的空间环境保护、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等技术层面的生态化指标,其生态化规划理念体现在地下地上空间的协调,如何降低地下空间开发对地上生态的破坏和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地下空间效率,发挥其在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等。

三、结束语

在山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实施生态化策略,注重地下空间与地上的协调,并在地下空间中引入城市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为实现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生态、节能和地域文化的和谐共生,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做出有益的理论探索。

参考文献:

[1]万美强.山地城市多层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2]李云燕.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冯红霞.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及土地利用协调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

[4]李润瑶.生态型住区规划的控制性指标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空间规划生态化
高中历史生态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当下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
浅谈某电厂总体规划平面布置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