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电厂总体规划平面布置

2016-12-27 10:57厉京玉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

厉京玉

摘 要:介绍电厂在建设规模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确定厂区方位是做好全厂总体规划的第一步,只有合理确定了厂区方位,才能使电厂的总体规划更合理,从而节约工程投资。厂区方位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自然地形条件、地基处理方案、土地的有效利用、铁路专用线的引入、进厂道路的引接、出线的便利、环境影响等因素。

关键词: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优化

中图分类号:TU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197-02

1 工程总体规划优化

厂区分成两大分区:主厂区和煤场区。煤场区位于主厂区北侧,两大分区之间相距100 m。预留的铁路专用线及铁路卸煤设施布置在煤场区北侧。

主厂区采用三列式布置方案,由南向北依次布置220 kV配电装置、冷却塔区、主厂房区。主厂房采用侧煤仓布置形式,固定端朝东,扩建端朝西,汽机房朝南,锅炉房朝北,向南出线。煤场区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设计标高为172.0 m,为铁路专用线接轨预留良好条件。

2 厂区规划及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优化

2.1 厂区总平面设计优化总体思路

厂区总平面应在不增加本期工程投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后续可能的扩建工程预留良好的扩建条件。力求做到以本期工程为主,近远期结合,统筹兼顾,有利可持续发展。电厂总平面布置既需要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电力出线、水文气象等客观条件,同时也要根据电厂生产工艺特点统筹考虑,合理划分功能区,力求厂区规划布置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并且使厂区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置紧凑,交通运输方便,消防安全措施到位,环境优美,方便管理。深化功能分区,合理布置。总平面布置以主厂房为核心,将有上下关系的工艺设施相对集中布置,从而使工艺流程合理,布置紧凑,节约管线和用地,也方便运行管理。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厂人员大幅减少,必然带来相应辅助生产设施的减少。电厂大量采用联合建筑,是节约用地和减少建设投资的有效手段。合理规划厂区总平面,节约用地,尽量使厂区外形规整,避免产生边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据厂址自然条件,考虑铁路专用线的引入及进厂道路的引接和出线的便利等因素,合理确定厂区布置格局。根据厂区地形特点及规划区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厂区竖向布置形式,尽量减少厂区土石方工程量。

主要管线走廊的规划是厂区总平面布置合理紧凑的重要前提。厂区主要管线的敷设尽量利用综合架空管架,这种管线敷设方式可以节约用地,方便施工,方便运行维护。

2.2 厂区总平面布置优化措施

厂区总布置优化的前提是各工艺布置的优化,只有各工艺专业的密切配合,才能抓住厂区总平面优化布置的本质,也是厂区总平面布置优化的重要前提。

①主厂房布置优化:主厂房布置打破传统的四列式布置格局,采用侧煤仓布置,除氧间布置于汽机房A列外,从A排至烟囱中心线距离压缩为226.32 m。主厂房区比传统的四列式布置方式减少用地约35% 。

②化学水处理布置优化:循环水处理、锅炉补给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联合布置,公用设施共享,减小了相互之间的管道长度,既大量节约工程投资,又大大压缩了用地。化学水处理集中布置比分散布置减少用地约40%。

③厂区管线布置优化:主要管线敷设方式采用架空综合管架,节约用地,便于施工和运行维护。

2.3 厂区总平面布置

方案一:根据厂址自然条件,考虑铁路专用线的引入及进厂道路的引接和电气出线的便利等因素,厂区分成两大分区:主厂区和煤场区。

主厂区由南向北依次布置500/220 kV配电装置、冷却塔区、主厂房区。该分区经过优化组合设立6个功能区:主厂房区、配电装置区、冷却塔区、综合水处理区、辅助设施区、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区等。

①主厂房采用侧煤仓布置形式,固定端朝东,扩建端朝西,汽机房朝南,锅炉房朝北,向南出线。

②冷却塔东西向呈“一”字形直接布置于汽机房A列外,循环水供水管长度约230 m,排水管长度约270 m。循环水泵露天布置。

③高压配电装置布置于冷却塔南侧,2回线路穿过两座冷却塔与主厂房相连。向南出线,线廊宽阔顺畅。

④循环水处理、锅炉补给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联合集中布置,实现了一些公用设施的共用,相互之间的管道长度缩短。该区域紧邻冷却塔,厂区部分管线短捷。

⑤生产管理与生产维护组成联合建筑,同时布置有食堂及值班宿舍楼等生活服务设施。该区生产和生活设施有机组合,相互呼应,空间环境好;同时靠近全厂主要生产区,又与主要辅助生产区相接,便于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⑥厂区主要出入口设在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区,主要进厂道路由厂区东侧的道路引接,道路长度110 m。

煤场区位于主厂区北侧,主要布置储煤设施、汽车卸煤设施及预留的铁路卸煤设施。铁路专用线从厂区西侧东西向进入,厂内设2股重车线,2股空车线,1股机车走行线共5股线,煤车整列进厂,到发线有效长850 m,采用翻车机卸煤。汽车卸煤设施采用缝式煤槽。缝式煤槽西侧布置汽车衡及汽车采样装置。贮煤场采用条形煤场,储煤20 d。燃煤通过输煤栈桥输送至主厂区,穿过烟囱进入煤仓间。另外,输煤控制室及配电间、煤检中心、煤水处理及冲洗水泵房、煤泥沉淀池等设施布置于条形煤场周围的空隙地带,提高了场地利用率。

电厂运煤道路由厂区南侧的道路引接,道路长度2 760 m。通过对全厂各功能分区的全面优化,本期工程厂区围墙内占地面积仅为36.74 hm2。

方案二: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煤场区向南平移100 m,与主厂区合并,其余布置基本相同。方案二厂区围墙内占地面积37.79 hm2。

2.4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主要特点

方案一:

①电厂布置按各专业系统建构筑物分区成块集中布置,工艺流程顺畅,各个功能分区非常明确,总体布置合理。

②铁路专用线受到重车坡度的限制,到厂区最高轨顶标高为173.0 m,煤场区设计标高为172.0 m,为铁路专用线接轨预留良好条件。

③充分考虑本工程汽车煤运量较大的特点,单独设置运煤通道,交通组织合理,方便生产,有利安全。

④各种管线短捷,尤其是循环水管线较短,节约大量工程投资。

⑤厂区布置整齐,避免产生边角地,有利于土地的有效利用。

⑥厂区规划以本期工程为主,近远期结合,统筹兼顾,扩建条件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方案二:

①全厂工艺流程顺畅,各个功能分区非常明确,总体布置合理紧凑,并采用联合建筑,节约占地。

②铁路专用线受到重车坡度的限制,到厂区最高轨顶标高为173.0m,铁路专用线无法直接进入厂区。

2.5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及推荐意见

厂区总平面布置技术条件比较

方案一:

厂区方位:固定端朝东,扩建端朝西,汽机房朝南,锅炉房朝北。

厂区用地:36.74 hm2。

厂区土石方:挖: 251.14,填: 125.20(104 m3)。

厂区入口:电厂主要进厂道路由厂区东侧道路引接,道路长度110 m,路面宽度为12 m,采用三级道路标准;电厂货物运输道路由厂区东侧道路引接,道路长度78 m,路面宽度为9 m,采用三级道路标准;电厂运煤道路由厂区南侧道路引接,道路长度2 760 m,路面宽度为19.5 m,采用二级道路标准。

循环水管线:短捷顺畅。

出线条件:电气向南出线,线廊宽阔顺畅。铁路专用线:铁路专用线厂内站设置在煤场区,为铁路专用线接轨预留良好条件。

施工条件:本期和后期扩建工程施工便利。

扩建条件:近远期结合,统筹兼顾,扩建条件好,有利可持续发展。

方案二:厂区用地:37.79 hm2。

厂区土石方:挖: 212.35,填: 107.87(104 m3)。

铁路专用线:铁路卸煤设施布置在铁路附近,燃煤通过输煤管带进入厂区。其他平面布置技术条件一致。

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比较(可比项目)

方案一:

厂区用地面积:36.74 hm2,费用4 408.8万元。

输煤栈桥:713.7 m,费用1 627.4万元。

进厂道路:2 948 m,费用4 140万元

土石方工程:251.14 104 m3,费用5 022.8万元。

总计:15 199万元,投资差957.8万元。

方案二:

厂区用地面积:37.79 hm2,费用4 534.8万元。

输煤栈桥:813.7 m,费用1 427.4万元。

进厂道路:2 848 m,费用4 005万元。

土石方工程:212.35 104 m3,费用4 274万元。

总计:1 4241.2万元,投资差0万元。

3 厂区总平面布置推荐意见

通过上述的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①从厂区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可知,两个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先进。

②从厂区总平面布置技术条件比较可知,方案一具有铁路专用线接轨条件较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③从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比较可知,两个方案可比项目投资基本相同。

4 结 语

综合上述,技术经济比较结果,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一优于方案二。因此,本次投标把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参考文献:

[1] 梁晓光.发电厂总体规划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

[2] 刘占勋.火力发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优化设计[J].工程技术:文摘 版,2015(01).

[3] 李雪英.浅谈火力发电厂总体规划及厂区总平面投标方案[J].内蒙古 科技与经济,2010(06).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GIS技术在重庆市大足区登云湖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水流功能分析及其在水利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及成效分析
大广高速两路段合建监控通信中心总体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