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丽
【摘要】弗里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 Chopin,1810一1849 )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自己的全部才华、情感和思想献给了钢琴艺术,作品中优美的旋律和富于感情的特性带给人们一种极其纯净的声音享受,因此有“钢琴诗人”的美誉。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多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体裁和内容都与波兰有关,和爱国主义相连。这些作品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中占有独特的位置,他的风格因独特而易于识别,每一部作品乃至每一个乐句无一不显露出他个人的特点。肖邦的钢琴作品由于其鲜明的民族性、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代表钢琴文献上最令人瞩目的辉煌。
【关键词】《一曲难忘》;肖邦钢琴音乐;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一曲难忘》是1945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摄制的关于肖邦生平的故事片,主要描写波兰音乐家肖邦和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的恋爱史和其一生为音乐为祖国波兰牺牲奉献的事迹。影片荣获了六项奥斯卡提名。影片中选用的钢琴作品,体裁和情感都与他的国家波兰的命运息息相关。
在影片12分钟时,肖邦所演奏的是他的《降B大调玛祖卡舞曲》。
玛祖卡,原文Mazurka,波兰乡土舞曲,发源于三种三拍子的波兰乡村舞曲: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的玛祖卡;缓慢平稳,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亚维亚克;以及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第二小节末拍上的轻盈飞快的奥别列克。肖邦共创作了60多首玛祖卡,大部分都很短小。这些根植于波兰民间的短小的、质朴的乐曲充满了活力,它成为波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首玛祖卡舞曲Op.7 No.1,A段旋律欢快流畅,舞蹈性强,节奏重拍大多是在第二拍上,且第一拍到第二拍都是切分节奏。这是肖邦选用了第一种乡村舞曲: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的玛祖卡的特点。
B段旋律转入F大调上,情绪比之前稍温和,像是一出舞会的过场一样。这里重拍位置模糊,既有四三拍也要有四二拍的感觉,这样就造成了双拍子的感觉,这是肖邦选用了第二种乡村舞曲:缓慢平稳,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亚维亚克。
C段转为降b小调,这段与之前的情绪截然不同,阴柔不安,好像掉入低谷一般。难道是有人在舞会中冷场?这是肖邦在模仿两种乐器,左手选用空五度和旋来模仿波兰的民间乐器——嘟哒。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的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他从1817年创作的第一首作品是玛祖卡,到1949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玛祖卡,可见,肖邦对玛祖卡舞曲的热爱。
影片28分钟,肖邦与李斯特在巴黎偶遇,两人合作弹奏的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波罗乃兹(polonaise),也译作波兰舞曲,它是16世纪以来波兰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像玛祖卡那样具有民间风俗性,而是具有庄重、华丽的波兰贵族气息。如果说玛祖卡舞曲已经不是为舞蹈伴奏所用,但还带有若干舞蹈成分的话,波罗乃兹舞曲几乎不会让人想到舞蹈。在萧邦的作品中,波兰舞曲变成一种华丽而雄壮的钢琴独奏曲。他的波兰舞曲通常是三段体或者回旋曲式。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富于戏剧性,音乐气势宏大;一类富于诗意,音乐优美细腻。两种波罗乃兹是具有强烈对比的舞曲。
《降A大调波罗乃兹》是戏剧性波罗乃兹中最宏伟的一首,表现出军队威武雄壮的阵容、勇敢坚定的品格。音乐中的骑兵形象原型是波兰国王索比斯基的骑兵队,他们在1683年抗击入侵者时非常英勇,所以也叫《骠骑兵波罗乃兹》。在创作时肖邦仿佛看到他们全副武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威严地朝自己走来。作品正是表现了这样一种情绪和气氛。这是在异乡的肖邦对苦难的祖国最真实的内心展露。
开始是暴风雨般的引子,急急驰骋的半音和带有强烈重音的和弦。以各种不协和音,不同节奏交替,掀起巨浪。戏剧性的紧张度愈演愈烈时,第一个也是全区最重要的英雄主题,豪迈、昂扬的奏出。主部主题有着长驱直入的气魄,左手是典型的波罗乃兹节奏,节奏坚定,呈现的是激烈搏斗的场面。
音乐进入中段,任何人听了这段音乐,都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是骑兵在奔驰。左手八度的固定音型,象征马蹄声由远而近,右手的旋律是战士们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音乐进入中低音区,英雄刚毅的第一主題最后一次出现,尾声势如破竹,在欢呼、凯旋中结束全曲。
此曲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片。肖邦以丰富的想象力、更精巧、更浪漫主义的设计在这首作品中体现出他对舞曲音乐的观念,波罗乃兹成了肖邦炽热的民族主义的音诗,里面包含了激烈的、柔情的情感;象征波兰往日辉煌的宏伟,象征现今苦难悲伤也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影片102分钟,肖邦为了拯救罹难的波兰同胞,开展巡回演奏会,劳累过度,死于肺结核,终年39岁。影片以蒙太奇手法,贯穿着《c小调革命练习曲》。在肖邦拒绝为沙皇军官演奏后,被迫流亡法国,在去巴黎的途中,惊闻波兰争取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悲愤难抑地写下了闻名世界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这是一首左手练习曲,肖邦赋予它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从而提升更高层次,形成音乐会练习曲。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复三部曲式的作品。
引子部分从强有力的属七和弦开始,引出一连串汹涌澎湃的十六分音符,犹如大海的浪涛,奏出热血沸腾的音调,右手音符犹如吹响战争的号角,紧接着两只手同时并进,浩浩荡荡,犹如千军万马。
紧接着,主题部分钢琴在高音区以八度奏出明亮有力的附点节奏,似乎在呼号、呐喊,旋律激昂有力,富有英雄气概。左手低音似乎只是一般的琶音练习,但持续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进行,象征着心潮澎湃、群情沸腾。
从悲愁、哀怨的旋律,在对牺牲者的哀悼后,这个主题在乐曲的最后再一次出现,回复自豪、刚毅的形象,左右手八度齐奏,气势逼人。最后,在四个备强力度的和弦下,使肖邦的激情和愤怒达到极点,同时也体现了肖邦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肖邦将他的音乐和整颗心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的祖国——波兰,他曾写道:我愿意使我的作品成为战歌。这种信念一直支配着他到最后一刻。肖邦的遗嘱是将他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在他的墓上,一个朋友撒了一杯祖国的泥土,让他的灵魂永远与祖国并肩战斗,永远在波兰这片神圣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