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夫
【摘要】地处渝、湘、黔三省(市)界际武陵山区的秀山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素有“小成都”之美称。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勤劳朴实的土家族、苗族、汉族儿女,世代和睦,辛勤劳动,不但书写了多民族开拓进取的光辉历史,还共同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舞蹈艺术。
【关键词】民间舞;摆手舞;秀山花灯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出了底蕴深厚的艺术文明,其中舞蹈就是一颗在众多艺术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它以其特殊的肢体语言和形体艺术,往往能把一些难以言传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自有人类历史以来,舞蹈就以极强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秀山地处武陵山地区,由于山高谷深,往往会出现“对面看得见,走路要半天”的情况。因而,在这样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秀山花灯和摆手舞都具有粗犷、豪放、柔韧、沉稳的特点。特别是在一张小方桌这样的块微型台上,一旦一丑表演秀山花灯舞,这样不但再现了“地无三尺平”的地理环境,其舞蹈体态也赋予了个性化、人文化和大山的性格特点。
一、秀山民间舞蹈概述
秀山的民间舞以秀山花灯和摆手舞为主。秀山花灯和摆手舞都是原生态的民间舞蹈,都具有本色、直白、鲜活、朴实、喜逗乐、少格局的浓郁民间艺术文化特征;其动作随意,主要作为一种娱乐手段和自发的表演方式;在舞蹈形式上,其体态习惯使自身处于平素的自然状态,与劳动人民的农事、集会、民俗节庆、喜庆丰收、酬神祈福等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秀山的民间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逐步形成了六大特性。一是传承性,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二是群众性,群众人人参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开展;三是自娱性,广大群众自娱自乐,通过优美的舞姿表达发自群众的真情实感;四是即兴性,舞蹈造型因人而异,因地形地势而变化,有感而发,较为随意;五是适应性,都以时代为背景,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六是地域民族性,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二、秀山民间舞之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又称跳花灯、耍花灯、玩花灯。秀山花灯起源于唐,传入于北宋,延续于元、明、清,发展于民国,兴盛于新中国,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民间吹打、纸扎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秀山花灯是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历史悠久,遍及全县各个街道乡镇和村村寨寨。它以朴实、风趣、典雅著称;集“步法”、“扇法”、“身法”为一体;在舞蹈动作中包含有高超的表演技能;贯以夸张、诙谐、幽默、风趣和逗乐等元素,往往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其表演形式是以“跳团团”为基础发展开来的。“跳团团”中幺妹子是“斗”,赖花子是“门”,表演时“门”围着“斗”转,幺妹子体态端庄、秀丽、乖巧、含蓄,始终亭亭玉立于桌心;赖花子体态半蹲,保持矮桩步,动作朴实、健壮、诙谐、幽默,形成“男低女高”这一特色的表演形式。形成这种“男低女高”体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秀山本地的民族受三从四德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意识较为严重,尤其是在新年佳节时候,女性不能进主家的财门。所以幺妹子一般由八到十二岁之间的小男孩来扮演,该年龄段的孩子最能表现出幺妹子端庄、秀丽、乖巧的特点。在民间中也有少数年龄较大的男性装扮旦角。正犹如花灯唱词中所描述的 “女角名叫幺妹子,花花绿绿穿一身。姿态轻盈移碎步,右手折扇左手巾”。二是旦角由于年龄小,个头小,容易被丑角遮挡,就形成了男低女高表演姿态,以便突出旦角亭亭玉立的的特点。三是秀山花灯的传统表演,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固定的舞台,只需相对宽敞、跳灯方便即可,一般是在院坝、堂屋或农家吃饭时的方桌上,采取“男低女高”的形式进行表演。四是在跳高台时,由于旦角年龄偏小,容易从桌子上掉下去,所以丑角在旦角外围着做开关门的动作(门斗转)以保护旦角。五是由有着丰富经验的男性来扮演丑角。在表演的过程中,主要由丑角提醒幺妹子变换方位、走路线,使得二人配合更默契。
三、秀山民间舞之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祖活动中形成的自娱性舞蹈,原称“摆手”或“舍巴”,是以歌舞表现生活和感情的艺术形式。它和其他舞蹈一样,保留着原始舞蹈的遗留成分,始终贯穿着狩猎、游牧、征战、爱情等元素,具体地说,以打蚊子、晒太阳、纺棉花、插秧、砍柴、搭谷子、割谷、撒小米、舂米、推磨等动作逐渐演化而来。所以,人们常说舞蹈的初基就是从劳动生活中发展而来的。
摆手舞的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求神祭祀舞”、“农事生产舞”、“喜庆丰收舞”等多种形式。一般来讲,这种展现农业生产、丰收喜庆以及求神祭祀的摆手舞,通常在锣与鼓的带动下,土家族男女老少欢聚一堂,由小伙子们高举龙凤大旗,扛着红布圆伞,手执金瓜月斧,敲锣打鼓,吹长号,放铁炮,以威武肃穆的氛围,充分展现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表演摆手舞时所使用的乐器较为简单,通常只需要一面锣和一张大鼓即可。其音乐节奏较为固定,一般由八拍组成,即“咣咚咚、咣咚咚、咣咚咚咣”。随着摆手舞的进行,阵型也会随之变化,由于古老的土家族人民信奉天圆地方学说,所以在舞蹈的过程中,阵型的变化大多数是在圆形和方形之间变化的。
摆手舞的表演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如:“单摆”、“双摆”和“回旋摆”等,在“摆”的具体过程中,就是劳动生活姿态的具体表现。
秀山县宋农乡的摆手舞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打鱼捕捞,形成极具特色的摆手舞与渔业相融合的渔业文化。现今宋农乡还保留“祀庙合一”的土王庙,该土王庙始建于宋朝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距今870余年,又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71年)扩建修缮,此庙殿宇辉煌,规模宏大。殿前摆手堂是田氏族民逢盛大节日或祭祀先祖跳摆手舞的地方,其以跳摆手舞为主要形式,又把捕鱼中上船、撑篙、摇橹、撒网、收网、捞鱼、捉鱼、装鱼等一系列过程融入其中,充分体现出土家妇女聪明伶俐、美丽贤惠、吃苦耐劳的本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土家汉子壮实憨厚、粗狂豪放、坚忍不拔的本性和对建设美好家园的希望与执着追求,摆手舞与渔业相融合的特色形式,一直保留传承至今。
四、秀山民间舞相辅相融的联系
秀山民间舞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是最生动、最丰富、最质朴、最健康的民族文化,饱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质和崇尚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它们的载体都是人民群众,都来源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它们在群众中產生,在群众中发展,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演中以歌舞传情、以音乐助兴,倾诉着广大群众的喜怒哀乐,表达着群众的美好心愿和追求。
秀山民间舞的形式多样,动作生动优美,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根植于民间,其表现形式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延续和传承;它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带给人们美好的情感感受。
秀山花灯和摆手舞两者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它们其含义虽各有异,然而二者之间也始终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在联系。他们都来源于群众之中,都是反映群众喜怒哀乐的情感,都深深地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
秀山花灯和摆手舞两者相结合尤以秀山县的海洋乡最为显著。海洋乡地处秀山县东北,海洋的花灯表演亦称“摆手花灯”,在院坝或桌上完成。花子执蒲扇或蚊帚,以脚跳梭为主,融入了土家摆手舞的“双摆”、“回旋摆”、“揖摆”等元素,动作夸张幽默;幺妹子执折扇、彩巾,走半步、上身微倾,交换位置时让身擦背,显出端庄、秀丽、纤细的特点。
秀山民间舞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劳动生产、人生礼俗、文化娱乐等民俗文化蕴含其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清晰地反映着本地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文化依存。
参考文献:
[1]重庆市音乐家协会.黄杨扁担·秀山花灯歌曲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爱华.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J].体育学刊,2003(3):60-62.
[3]崔鸿飞.灯神乐舞——秀山花灯人类学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