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选珍 邓建平
【摘要】近年来,民俗村寨旅游对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乡风、乡貌,解决 “连片贫困”问题、支撑当地新农村建设功不可没。但在村寨旅游发展中,由于规划的不合理性和大量游客的到来,破坏了原有村落的景观景点、民风民俗和淳朴意识形态,致使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文化面临着退化甚至是异化的威胁。因此,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典型旅游村寨为视觉点,探寻特色文化保护与村寨旅游和谐并存的路径和方法,希望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旅游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文化保护;村寨旅游开发;和谐并存;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3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因建筑格局、村落风貌、生活习俗、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反映出在相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相对完整的特色文化,吸引着喧闹都市的市民到村寨休闲度假,同时村寨旅游对美化村庄外观环境,改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村民生活条件,增加村民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发展挥着积极作用。凉山州仅2014年乡村旅游实现总收入47.25亿元,乡村旅游扶持新农村、新彝村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15年3月,凉山州已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42家,正在启动实施宁河谷地区6县市旅游新寨(彝家新寨)建设项目几百个。然而地方相关部门或企业由于对地方民族特色认识不足或把握不准,在旅游村寨规划建設中,片面追求规划风格的独特性和完美性,要么套用主体民族或他民族的文化特点,要么通过对原住居民外迁而规划出一定村寨建设空间,形成与原始居民无所联系的“空心寨子”,这种试图通过规划来浓缩、体现特色村寨文化的理念,反而抹杀了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最终导致特色村寨式乡村旅游不可持续性和非生态化。
一、调查对象简介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约168万,约占全州总人口的43.53%,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3%。州府西昌市位于成昆铁路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同时也是民族迁徙走廊的要冲。千百年来,凉山彝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道独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文化风景线,倍受国内外旅游者青睐。2006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将西昌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将泸山、螺髻山、邛海等景区升格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并让凉山州的旅游业从接待型快速转变为度假型,让旅游业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而安哈镇、螺髻山镇和白庙村是距离西昌市区最近且是凉山州典型的彝族聚居村,地方政府抓住彝族文化这一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村寨式乡村旅游,使上述区域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大为改观,游客接待量占凉山州总接待量的3/5,当地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安哈镇位于西昌市中心东南30公里地处二半山、高山地带,平均海拔二千米以上
境内最低处海拔1700米,最高处海拔4182米,形成了北低南高的态势。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均日照2140小时,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全镇辖4个村,16个小组, 近900户居民,总人口为约4027人,其中彝族占99%。2006年后安哈镇大力发展融民族风情、乡村旅游、彝家乐为一体的原始生态村寨旅游,使安哈镇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万人次。
(二)螺髻山镇位于西昌市城南30公里
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区,全镇辖6个村,近20个村民小组, 800多户居民,总人口为5000多人,其中彝族人口占80%以上,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螺髻山镇的彝寨融彝族传统建筑艺术、彝族传统民居、彝族文化展示于一体,具有彝族服饰、彝族饮食、彝族文化及商贸四大功能。当地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群众性彝族火把节狂欢活动及体育竞技活动,展示彝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之大成;火文化、三色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选美文化极具独特性;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选美等节庆活动雅俗共赏;射弩比赛、原生态歌舞再现彝族人民古朴民风和动人风情。
(三)大箐乡辖区的白庙村
离西昌市中心最近的彝族村从西昌市区出发,十几分钟就到达白庙村。白庙村下辖7个村民组,549户居民,2078人,全都是彝族土著居民。2006年以来,白庙村的每年每月都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文艺表演活动,演出主题由“彝人传说”、“毕摩文化”、“彝人婚俗”、“古彝乐表演”、“传统选美暨服饰表演”等精彩节目。通过这些朴实的节目把彝人的灵魂、生命和生活演绎得洒脱空灵。芦笙、月琴、巴乌等器乐的演奏,会让观赏的游客屏住呼吸去感受云雀时而在牧场,时而在蓝天高歌的天地人和谐意境。
但是,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强势文化加速“入侵”,以及地方相关部门在旅游村寨规划建设中的不合理性,导致这些特有的文化在逐渐被削弱。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既让村寨旅游不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让特色彝文化得到传承保护是凉山州相关部门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内容及结论
为了了解村寨旅游开发后对彝族特色文化的影响程度,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旅游的追踪和家庭走访等方式进行了3个月的调查,走访不同年龄群众213位,发放问卷208份,收集整理后得到如下结论:
(一)村寨旅游开发后对当地居民的影响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有9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的住房发生了改变,以前凸显彝族传统风味的夯土瓦板房不见了,现有住房基本是钢筋混泥土修建的“洋楼”,这些洋楼的外观设计、图案花纹和墙面装饰几乎完全相同;有78.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语言发生了改变,他们基本上不用彝语言交流,更有甚的是10岁以下的小孩儿基本讲不来听不懂彝族语言;有86.7%的受访居民认为他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在是一日二餐,主食不只是荞馍馍、洋芋、砣砣肉、转转酒,主调料也不只是辣椒、花椒、盐、蒜、木姜子,烹饪方式、烹饪工具等都发生了改变;有93.3%的受访居民认为他们的服饰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在穿费时、费力且行动不便的彝族服装,他们喜欢穿汉族人制作的、样式新颖的各种服饰;有59.7%的被调查居民认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们相互间变得冷漠,为了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人与人之间相互嫉妒、互相猜忌,不再坦诚相待,原有的淳朴民风和村民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关系不复存在;有63.9%的受访居民认为年轻人基本不在本村庄务农和放牧了,他们都选择了其他工种或外出打工;有90%的被调查者反映,在本村庄听不到以前的彝家山歌声,看不见大家坐在屋檐下摆龙门阵的场景了;有97%的受访者也认为他们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实现了“人畜分居”,家中也添置了电视、冰箱、电磁炉、饮水机、洗衣机等现代化设备。
(二)根据数据课题组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外来文化对旅游村寨的影响是全面的,从外在的居住环境条件、个人衣着服饰、饮食调料、生活习惯、语言使用状况,到内在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在村寨开发前和开发后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其次,在村寨旅游开发建设中,采取何种方式有效传承和保护村寨文化的同时又要将特色文化转化为符合旅游市场需要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具体体现在,有厚重文化的村寨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制约,使其旅游基础设施简陋,接待层次和接待能力都较低,交通闭塞,旅游可进入性较差,导致的结果是游客望着旅游资源叹息而不能欣赏,旅游效益自然低下。那么,为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就必须进行旅游接待设施的改造、扩建和新建,而这样的建设又会对民族村寨的景观、民风、民俗等造成一定得影响和破环,甚至让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流失。
三、特色文化保护与村寨旅游和谐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建立健全地方特色文化保护法,有效规范村寨旅游开发行为
首先,法律和制度是特色文化获得保护的基本保障。立法能让特色文化村寨的保护走向有法可依的轨道。地方政府应依据《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制订出科学有效的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在旅游开发的评价体系中,应强制性加入环境保护程度、文化传承状况和当地社会和谐度等指标体系,来加强对特色文化的保护,最大限度做到保护与开发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应把特色文化村寨的保护措施、保护方法、开发原则、利益分享机制等事项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的同时,还应普法。最终目的是让制度来保证特色文化村寨的规划、利用有序化、法制化和效益化。
(二)学习和借鉴特色村寨文化合理保护的成功案例
贵州省的郎德镇对苗族村寨文化的保护方式值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管理部门借鉴,郎德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合理运用传统的“工分制”对旅游所得进行管理和分配,让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苗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富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群、让特色苗族文化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让自然生态环境依然宁静和谐。具体操作是:凡是参加接待的村民根据其在歌舞表演中的角色贡献和难易程度记有不同“工分”,越是传统、越是难以掌握的文化技巧所得“工分”就越高,每次登记,月底统计兑现。这种工分制不但可以维护村寨团结、信任和公平,同时也可以在村寨形成了一套自觉的文化传承机制。该制度和方法技巧在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碎片,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凉山州的地方部门和相关的组织者应该在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制一套适合于本地區村寨文化得以传承的方法和手段,不应该过度采拿专家的规划思维。
(三)特色文化保护和村寨旅游和谐并存的关键是人才培养
少数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创造、积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村寨文化,民族村寨文化是支撑村落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当地社会发展的深厚基础和精神家园。然而随着城市旅游者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村寨文化造成了冲击和排挤,调查数据显示原住村寨居民对彝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渐渐褪淡。因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培养优秀的民族村寨文化传承人才,切实加强保抒和抢救传统村落,让特色文化得以延存和发展。
首先应对传承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生活保障,减少文化传承人的顾虑。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是特色文化的活态代表者,由于凉山州彝族文化的特殊性,可以采取先保护传承人的方式来实现对特色文化遗产的间接保护和抢救。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对特色文化传承人除了给予国家级传承人、自治州级传承人和县级传承人的荣誉称号外,还应该按年或按月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让传承人精神和生活都处于无忧状态,从而保护特殊文化人才。
其次是重点培养年轻村寨文化传承人。村寨文化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随着村寨旅游的繁荣和发展,旧宅的换颜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文化受众群体缩小,生存空间萎缩,据调查资料显示10岁以下的小孩儿既讲不来也听不懂彝族语言,更谈不上热爱、传承、保护本民族文化。因此,要使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得以传承,一是必须以彝族认可和当地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当地政府主导、家庭持续启蒙、中小学加强灌输、高校教育注重提升、社会和谐接纳五位一体的模式来培养彝文化传承人才;二是发挥“传帮带”模式在特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将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依托传帮带方式不断培养文化接班人,让民族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继承和创新。只有这样,村寨的旅游才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四)把文化保护作为旅游村寨建设的核心
村寨旅游是文化经济类型,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形成文化旅游吸引力的核心。传统文化因为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精神价值等最终形成了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村寨文化与村寨旅游之间是唇寒齿亡的关系,以破坏原有村落为代价的村寨规划建设无疑是一种自杀式的开发方式,只有保护好当地的原有村落文化,村寨旅游才可能持续发展。所以在旅游村寨的规划建设中,首先,规划者应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在实践中应多方向调研,深入细致地了解认识彝族文化,寻准彝族文化的精髓,明确彝文化中哪些可作适当改变,哪些是不能作任何改变的。其次,规划者应动员本民族参加到村寨的规划建设中去,倾听当地村民的宝贵意见,以不伤害村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文化为规划前提;同时旅游从业者应提升对彝文化的诠释质量,避免误读、误传、误统。最后,在村寨规划建设中应尽量保存原有的建筑式样。民族村寨的特色民居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色。凉山彝族建筑装饰崇尚黑、红、黄三色搭配,使建筑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充满了彝族人对大自然的喜悦感和对生活热烈感。在对村寨规划和整修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在维修中使用的材料、颜色和结构要与原来的一致,多对旧房进行内部加固改造和装修,尽量保持原有建筑的风貌。
总的来说,任何一个传统的村庄聚落都是在特殊的自然作用力和特定的生活方式影响下,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发展而形成的,它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立场、价值取向与文化选择。而旅游村寨的规划建设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脱离了文化内涵的旅游村寨规划建设都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最终将导致特色村寨和村寨旅游的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岚.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3,(6):21-23.
[2]范捷.与世界接轨和保持民族特色[J].对外传播,2010,(9):65-67.
[3]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5):19-21.
[4]李天翼.民族旅游社区参与的“工分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2):32-35.
作者简介:耿选珍(1972-),女,四川凉山人,西昌学院管理学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民族旅游经济;邓建平(1970-),男,四川凉山人,西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