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宇+张晓霞
[摘要]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是带有鲜明的现代色彩的社会公正思想。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关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论述,关于反对干部特权化的论述;关于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论述;关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启示着我们要破除一切不符合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观念,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公正 基本内涵 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001-02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对于民众尊严地生存,对于民众平等权利的保证,对于民众自由发展空间的获得,对于民众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对社会公正问题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论述,认为社会公正问题影响改革的成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目标能否实现。邓小平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的论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反对干部特权化;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走共同富裕道路。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
一个贫穷的社会不会实现真正的公正,即使要去实现所谓的公正也只能是平均主义式的虚幻的不可持续的公正,实际上是共同贫穷,而贫穷显然不是公正。所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两种转型叠加的国家发展道路,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为实现社会公正把握了正确方向。
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邓小平多次说到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问题。他认为,发展生产力关乎社会主义本身,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间接可以判断和检验我们政策的对错。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压倒一切的标准理所应当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不要空谈社会主义,要切实做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工作。“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①1986年,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华莱士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②他还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富不是穷,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反对干部特权化
邓小平曾多次深入批判了特权现象,分析了特权产生的根源,提出用制度消除特权的基本思路,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扫除了很多障碍。一般来讲,特权不是法律和制度规定的,只要是法律和制度规定的权利就不称其为特权。
邓小平对特权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我国之所以会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因为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现代化还没有实现,中国曾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主义因素的残余不容易得到有效的清理,仍然存在,建国后,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利的制度和法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系统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制度建设。他指出:“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③邓小平对现实中的特权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深刻地认识到特权现象不仅高级干部中有,而且各级各部门都有,已经形成了社会问题。他认为:“这不单是一个党风问题,而且形成了社会风气,成了一个社会问题。”④他认为这种行为是严重脱离群众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必须坚决改正,“如不坚决改正,势必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发生腐化”。⑤
(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理应实行按劳分配,然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原则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和贯彻,而是把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实行过了头,采用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建国初期,人们刚刚从极度不平等的充斥着剥削和压迫的旧社会走出来,这时政府采用较为平均的分配方式,消除了不平等,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这种只强调人们的分配结果和财富基本一致的平均主义方式,短期还可以奏效,长期看来,随着人们的新鲜感淡化,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压抑劳动者的创造性,致使劳动生产率低下,社会丧失活力。因此,承认每个个体人的禀赋和能力的差异性,承认每个个体人对社会贡献的劳动不同,坚决切实贯彻按劳分配成了当务之急。
邓小平首先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进行批判,强调要破除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差距,把劳动者被压抑的积极性、主动性解放出来,社会主义不能搞共同贫穷落后,“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都是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服务的”。⑥邓小平更进一步打破了社会主义老路的常规,提出了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⑦他还指要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改变以往的仅仅重视革命精神、十分轻视物质利益的错误导向,“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⑧邓小平还指出,不能按政、按资,要按劳动的质量和数量来分配我们社会的财富。
(四)走共同富裕道路
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标。按照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共同富裕之路应该是这样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先富带动未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两个大局思想体现了社会公正的一个基本的道理:平均主义。这种不讲求效率,不按劳分配,使社会缺乏活力,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分配方式不是社会公正;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同样不是社会公正。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解决了让一部人富起来的问题后,应积极主动解决先富带后富的问题,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⑨邓小平还指出,少数富不是社会主义,要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共同富裕能带来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两极分化带来的却是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改革的失败。邓小平把防止两极分化问题看得很重,“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⑩1993年,邓小平与其弟邓垦谈话时更表现出了一种满怀忧虑的心情,他说,发展起来之后必须解决好分配问题,这个问题比发展问题更加复杂、难以处理,要想尽各种办法解决贫富悬殊,不然总要出问题。邓小平对贫富分化问题的解决的时间是有着明确的估计的,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二、当代启示
在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上,我国已经走过了快四十年的时间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可以说怎么称赞都不过分。与此同时,我国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还存在大量社会不公现象。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更加重视自己的公民权利,要求政府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社会公正问题已经成为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问题。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突出的社会公正问题和解决社会公正前所未有的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这时候认真学习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破除一切不符合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观念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一些不符合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观念大行其道,严重影响着社会公正的维护和实现,有损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一是所谓“原始积累不可避免”。这种观念认为,我国为了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必须走西方国家现代化“原始积累”的路径,即一些人受到剥削,少数人迅速暴富,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类社会发展是具有复杂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具有特殊性的,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借助后发优势是可以避免所谓的“原始积累”的。今天的中国,“以人为本”和人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国有了各种制度和方法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具有强大的资源调节能力,历史也证明韩国、中国台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型也避免了所谓的“原始积累”。
二是所谓“国家财力不足”。这种观念认为,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决定了我国财力不足,无暇顾及社会公正。习近平指出,不能等蛋糕做大了再分,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财力已经能够实现基础性的社会公正,必要的是要大幅减少豪华性公共投入,这样我国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公正,所谓“国家财力不足”已经不能再成为轻视社会公正的借口。
三是所谓“重视公正妨碍效率”。这种观念认为,效率要放在公正之前位于第一。这种看法错将社会公正与平均主义画了等号,社会公正不是平均主义,不仅不降低效率而且还提高效率、激发社会活力。社会公正问题不解决,高效率不可持续,甚至可能使积累的发展成果丧失殆尽。
为了更好地在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指导下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就必须摒弃上述有害观念,这样我们就能够建立一个初级的并不断走向高级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
(二)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
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在全体民众中,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都占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中等收入者。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是一个公正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它反映出这个社会是发展成果共享的社会;反映出制度的设计和政策的制定以及它们的实施是恰到好处的;反映出能力和收入的正相关,社会成员的能力大小相差不大,能力强者与能力弱者皆为少数,在能力与收入相适应的情况下,高收入与低收入者应皆为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是不正常的金字塔型,低收入者比重过大,占70%左右,中等收入者比重过小,占20%左右。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全。有恒产者有恒心,当社会成员获得中等收入、过上体面生活,就希望社会安定团结;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水平较高,心态较好,容易遵纪守法,希望用理性平和的法律手段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协调利益;中等收入群体还能够缓冲贫困群体和富裕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大量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帮助下,有利于贫困群体脱贫;中等收入群体可以承受较大的社会风险,比如,常见的对社会和谐安全破坏非常大的经济危机。这些都决定了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需要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1-172.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6.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7.
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⑨冷溶.邓小平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12.
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