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年
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以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
一、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必须重视在生活中培养。我们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目標。如进餐,刚开始只需要求孩子能使用勺子将食物往嘴里送,以后要求孩子正确掌握握勺子的方法,最后要求孩子能自如地使用勺子,舀起食物不漏不掉,平平稳稳地送进嘴巴。再如洗手,开始时,小朋友只要愿意在老师帮助下洗好手就可以了,以后则要求孩子能主动地去洗手,洗手后要用干毛巾将手擦干。随着孩子长大,则要求他们洗手前要把袖管向上拉一拉,然后把手冲湿,擦上肥皂手心手背搓搓,再用清水冲干净。这样分层次,由简到难地让小朋友实践练习,给孩子们一个成功感,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在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利用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诱导幼儿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利用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使孩子懂得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孩子对一些简单、上口的儿歌印象特别深刻,我们就可以编一些儿歌,如:“小勺子,手中握,舀饭菜,真灵活,平平稳稳嘴里送”,帮助孩子掌握吃饭的技能;“小鞋子,像小船,穿不上,怎么办,小脚丫,朝前钻,拉一拉,穿上啦”,帮助孩子掌握穿鞋子的技能……教师还应用恰当的方法耐心地交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孩子手部的小肌肉正在发育中,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较差。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当教给孩子劳动技能,如教孩子整理床铺或系鞋带时,首先要将各个项目直观地演示给孩子看,要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然后再让孩子练习。大人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对孩子的进步要给予鼓励。
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喂动物宝宝吃食”,“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生活中。这种方法,自然亲切,生动活泼,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语言、思维、想象、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对孩子要少指责,多肯定,多帮助
孩子洗脸洗脚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们不要大声去责怪他,而要教导他如何洗脸洗脚;饭吃完了,孩子主动把碗拿到厨房去,不小心打碎了,我们只是让他下次小心。孩子是聪明的,他会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当你洗衣服时,孩子要来帮忙,你不要怕孩子会弄湿身上穿的衣服,或认为会给自己添麻烦而不让孩子动手,甚至训斥孩子。要知道,你的拒绝、训斥恰恰扼杀了孩子独立动手的意识。其实这正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大好机会,你应当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幼教工作者和家长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放开孩子手脚,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孩子富有进取精神,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孩子长大后容易适应社会和周围环境。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旗县大冯营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