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秋
摘要:鹅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内的饲养阶段,这一阶段的饲养环境是雏鹅管理工作的重点,直接影响了雏鹅的生长发育、健康、成活率以及日后的生产性能。雏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较差,因此要对环境进行科学调控,给雏鹅提供一个优良、舒适的育雏环境。
关键词:育雏鹅;温度;相对湿度;光照;通风换气;饲养密度
中图分类号:S83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5-0040-01
1 温度
雏鹅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与雏鹅的运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对雏鹅的生长都不利。当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雏鹅的正常代谢,导致食欲减退,身体虚弱,发育缓慢,还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者感冒,易引发恶癖;如果温度过低,雏鹅易受凉,并且会因为畏冷而出现扎堆的现象,会导致相互拥挤而挤压死亡,还会使雏鹅消化不良,而引起下痢,严重者会发生死亡。而舒适的环境温度可以促进雏鹅的生长发育,并且可以提高成活率,因此要保证育雏舍的温度,否则会给育雏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育雏舍的温度是否合适,不能单纯的按照温度计上的温度来定,温度计上的温度仅是舍内最适温度的参考值,舍内的最适温度应为雏鹅本身在此饲养阶段所感受的温度,看舍内温度是否适宜可以看雏鹅的表现,雏鹅对不同温度的表现不同,对于低温的表现为挤一堆,不愿吃食,活力下降;雏鹅对于高温的表现为不安、烦躁,出现拍翅抢水喝的现象;如果舍内的温度合适,雏鹅则表现为在舍内分布均匀,呼吸平和,活动和吃食正常,吃饱后能很快的安静睡眠,并且睡眠时头颈伸直,表现为舒适,生长发育正常。在育雏生产中,还要灵活的掌握一些规律,育雏时的温度要在不同育雏的季节,育雏室的条件和鹅的品种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夜间和阴天的温度可以高些,中午、晴天的温度可以低些,还要根据群体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整,小群可高些,大群可低些。另外,育雏初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21日龄以后雏鹅的御寒能力增强,则可以适当的降低温度,但是要注意,雏鹅对温度骤变的适应力较弱,所以在脱温时要逐渐降低温度,每星期下降2℃左右,直到达到合适温度。
2 相对湿度
虽然雏鹅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也要求必须适度。育雏舍保持合适的相对湿度对生长发育还是有利的。雏鹅需要在干爽的环境下生长,如果湿度过大,会使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而使雏鹅易患白痢、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如果相对湿度过低,舍内过于干燥,会加快雏鹅体内水分的散失,导致绒毛发脆,脚趾干瘪,雏鹅易患呼吸道疾病。雏鹅在不同的育雏期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同,2周龄内雏鹅的生长发育快,育雏温度要求高,因此易脱水,要求相对湿度应为60%~70%。而3~4周龄的雏鹅的活动力强,湿度过大会阻碍体热的散发,此时相对湿度以65%为最佳。调整舍内湿度的方法应注意通风并且要勤换垫料,垫料的含水量增加,则舍内的湿度增加。最简便的调节相对湿度的方法是保持饮水装置中不断水,当外界干燥时,可增加饮水设施,在遇多雨季节时,可以减少饮水器的数量,或者加厚干燥的垫料,同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以及时的调整湿度。
高湿伴随高温对雏鹅的危害极大,会使雏鹅身体散热受到抑制,使雏鹅感到闷热,从而影响体内物质的代谢,使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容易引发雏鹅患病。所以在控制舍內温度的同时要保证舍内适宜的湿度。
3 光照
光照对育雏的影响很大,日光照射可以增加雏鹅的体温,增加食欲,并且对消化有利。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进而促进钙磷的吸收,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虽然光照对雏鹅的生长发育有利,但是如果光照强度过大,并且光照时间过长,反而对雏鹅的生长发育不利,使得雏鹅过量的运动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易发生啄癖,影响雏鹅的正常发育,因此,要采取遮光的方法使雏鹅适当的休息,以利于增重和生长发育;初生雏鹅的视力较差,如果光线过暗则不利于采食和饮水活动的进行,所以晚上应采取人工光照来弥补自然光照的不足,以确保鹅群能在适当强度的光线下运动、采食、饮水。
4 通风
通风换气是育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改善育雏舍的环境改善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雏鹅的体温高,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大,加上粪尿的排泄会导致舍内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所体的浓度过高,而使舍内的空气污蚀,雏鹅在此环境下生活,会使体重减轻,抗病能力下降,影响雏鹅的健康,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会导致雏鹅死亡。因此要保证舍内的通风良好,以及时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同时通风还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5 饲养密度
鹅在育雏期要按照体质的强弱以及体重的大小来分群饲养,并随着日龄的不断增长逐渐的降低饲养密度。合适的饲养密度对促进雏鹅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各周龄的饲养密度不同,1周龄以20~25只/m2,2周龄以15~20只/m2,3周龄以11~15只/m2,4周龄以4~10只/m2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