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价

2016-10-21 06:32刘铁龙梁林江
陕西水利 2016年5期
关键词:河量渭河流域渭河

刘铁龙 梁林江

(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西西安710018)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价

刘铁龙梁林江

(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西西安710018)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其生态环境现状将对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实现渭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出发,对当前陕西省渭河流域的生态和水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为确定渭河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和实施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渭河;水生态;调查评价

1 引言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滋养着八百里秦川,孕育了五千年文明,在陕西乃至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渭河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加剧、河道淤积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1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启动实施了陕西省渭河全线综合整治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效,已把渭河打造成了关中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堤路结合的滨河大道、绿色环保的景观长廊,有力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要全面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面对“十三五”,陕西水利按照“治水兴陕”的战略部署,锁定“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兴三秦”的宏伟目标,再次聚焦渭河,决定成立渭河生态区管理委员会,启动新一轮的“生态渭河”建设综合整治工程,巩固提升渭河综合治理成效。本文结合“生态渭河”建设要求,以现状调查为基础,对当前陕西省渭河流域的生态和水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

表2-1 陕西省渭河流域鱼类调查结果分区分类统计表

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2.1生态调查评价

2.1.1生态调查点位布设

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调查采样点位分布中,渭河干流6个,泾河2个,北洛河5个,渭河其他支流9个,共22个点位。主要调查内容为鱼类和底栖生物,调查时间为2011年10月、2012年4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4月。鱼类采样方法为电鱼器和刺网。对于可涉水水域,采用电鱼器采集,采样范围为采样点上下游各100m水域,而对于不可涉水水域,采用刺网和电鱼器相结合的方式,采样范围扩大为采样点上下游各300m水域,每次采样持续时间为30分钟。

2.1.2鱼类调查及结果分析

对于渭河全流域,调查结果表明,渭河干流及支流鱼类5目10科33属51种,其中上游32种,中游39种,下游42种。总的来说,从上游到下游鱼类物种数量越来越丰富,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在陕西省境内,陕西省渭河流域干流及支流共发现鱼类5目9科26属41种。陕西省渭河流域鱼类调查结果分区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1。

在陕西省境内,渭河干流中游鱼类共4目6科18属23种,以鲤科和鰕虎鱼科为主,主要鱼种为棒花鱼、鲫、神农栉鰕虎鱼等。渭河干流下游鱼类共4目5科16属18种,以鲤科和鳅科为主,主要鱼种为餐条、鲫、泥鳅等。渭河北岸支流鱼类共3目5科23属36种,以鲤科和鳅科为主,主要鱼种为短须颌须鮈、洛氏鱥、粗壮高原鳅等。渭河南岸支流鱼类共5目7科22属34种,以鲤科为主,主要鱼种为洛氏鱥、餐条、短须颌须鮈等。泾河鱼类共2目3科12属18种,以鲤科和鳅科为主,主要鱼种为马口鱼;粗壮高原鳅等。北洛河鱼类共4目6科19属28种,以鲤科和鳅科为主,主要鱼种为中华鰟鮍、麦穗鱼、粗壮高原鳅等。可以看到,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不含泾河、北洛河)鱼类物种较为丰富,个体数量也较高,北洛河次之,泾河鱼类种类和数量均较低。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细鳞鲑,属濒危物种,在本次黑河调查中有出现。

表2-2 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调查主要鱼类分布表

表2-3 2011年陕西省渭河水系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表

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与黄河流域相似,鲤科鱼类是渭河流域的优势类群,其次为鳅科,属于黄河中上游鱼类区系。从空间分布看,渭河、泾河和北洛河的鱼类群落组成较为相似,其鱼类群落均以鲤科和鳅科为优势类群。渭河干流源头至宝鸡及南岸支流(藉河和黑河)、北岸支流(通关河和千河)的鱼类完整性较高,渭河关中地区、泾河中下游和北洛河干流源头和下游鱼类完整性较差。从季节上看,渭河流域的鱼类多样性指数秋季高于春季。

渭河自西向东流,上游与西北高原区接壤,中下游为江河平原区,地形地貌对鱼类区系成分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陕西省渭河、泾洛水系的鱼类可以分为延安黄土高原区和渭河谷地两个区系。上游及北岸支流是以高原鳅属为主的中亚高原区系鱼类,中下游主要分布有马口鱼、鲹、中华鰟鮍、麦穗鱼等江河平原鱼类。关中地区鱼类分布以棒花鱼、波氏栉鰕虎鱼、鲹、鲤、鲫为主。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调查主要鱼类分布统计结果如表2-2所示。

与渭河流域的历史调查资料对比,20世纪80年代许涛清等结合文献和调查对渭河鱼类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渭河流域鱼类调查结果包括5目9科42属58种,其中上游23种(河源至天水),中游27种(天水至宝鸡),下游54种(宝鸡至河口)。鱼类物种数量明显减小,个体数量和渔获减少,但鱼类群落结构基本相似。

2.1.3底栖动物调查及结果分析

渭河流域共计采到底栖动物116种,其中丰水期采集到93种,枯水期采集到44种,隶属于7纲16目56科。水生昆虫91种,占78.4%;软体动物12种,占10.3%;环节动物9种,占7.8%;甲壳动物4种,占3.4%。

表2-4 2001-2011年渭河干流13个监测断面水质变化统计

渭河全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表现为支流高于干流的趋势,渭河、泾河和洛河的上游物种多样性高于下游。渭河全流域底栖动物密度均较低,渭河流域底栖动物密度较高的区域位于渭河干流及支流,而密度较低的区域集中于泾河全流域及洛河下游。从季节上看,丰水期渭河水系、泾河水系和洛河水系底栖动物在种类和密度要明显高于枯水期。

2.2水环境调查评价

2.2.1监测断面现状水质

根据《陕西省2011年主要河流水质状况报告》,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系11条河流26个监控断面(含国控断面7个),干流和支流各13个断面,2011年陕西省渭河水系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见表2-3。

从表中可以看出,渭河干流13个监控断面,除林家村断面为Ⅱ类水质、卧龙寺桥和常兴桥断面为Ⅲ类水质、虢镇桥断面为Ⅳ类水质,其余断面基本为劣Ⅴ类水质;渭河支流金陵河水质较好,为Ⅲ类,黑河和沣河为Ⅳ类水质,其余支流基本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

2.2.2河流水质综合评价

根据2001年~2011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渭河干流13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变化如表2-4。

2001年~2003年,13个监测断面中,100%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但水质类型由2001年的Ⅴ类、劣Ⅴ类好转至2003年出现1个Ⅲ类水质断面;2004年~2006年,76.9%的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2005、2006年出现1个Ⅱ类水质断面;2007年~2011年,Ⅱ类水质断面1个,Ⅲ类水质断面2个,69.2%的断面超水域功能标准,咸阳兴平至渭南潼关吊桥9个断面均为劣Ⅴ类。总之,2001年~2011年渭河干流河流水质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持续下降。

2.2.3现状水功能区水质分析

2011年,全年期评价水功能一级区25个,达标水功能区18个,达标率72%;总评价河长1263km,达标河长740.1km,占58.6%。渭河宝鸡峡至咸阳、泾河张家山以上水资源三级区全年、汛期、非汛期水质全部达标;北洛河状头以上水资源三级区达标程度低于50%,其他三级区达标程度全在50%以上。

全年期评价水功能二级区60个,达标水功能区24个,达标率40%;总评价河长2045km,达标河长604km,占29.6%。渭河宝鸡峡以上、渭河咸阳至潼关、泾河张家山以上、北洛河状头以上4个水资源三级区达标程度低于50%。

2.2.4水库水质现状

依据《2010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陕西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专题一成果——《陕西省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和《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选择渭河流域冯家山、石头河、金盆、桃曲坡、石砭峪、沋河6个重点水库的实测资料,采用单项指标法,按照全年平均、汛期、非汛期分别对水库水质及富营养化现状进行评价。在评价的6个水库中,Ⅰ类水质的水库1个,Ⅱ类水质的水库5个,主要超标物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另外水库还进行了营养状态评价,采用了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3项评分值的平均值,评价的6个水库,全部水质为中营养。

2.2.5点源污染入河现状

根据《2010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陕西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报告》,并结合渭河流域各区域用水现状数据,分析得到渭河流域生活、工业污水排放系数分别为0.60~0.71、0.52~0.64,入河系数0.78~0.87,经计算陕西省渭河流域现状废污水入河量为8.42亿m3,其中工业废水入河量5.44亿m3,生活污水入河量2.97亿m3。废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COD以点源为主,点源以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为主。据统计,渭河流域现状COD入河量为11.8万t,其中工业COD入河量4.60万t,生活COD入河量7.19万t;氨氮入河量总计1.05万t。污染物入河量由大到小的城市依次为宝鸡、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延安,流域内化工、食品酿造、石油加工、炼焦、造纸5个行业是排污重点。根据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9年10月完成的《渭河干流纳污能力与限制排污总量分析》,陕西省渭河干流共有69个直接排污口,废污水入河量5.55亿m3,其中COD入河量13.75万t,氨氮入河量1.10万t/a。

3 意见与建议

(1)科学确定干支流关键断面和主要水库生态环境下泄流量

要结合渭河水资源状况、水系分布、工程布局、干流缺少骨干调蓄工程等实际,研究确定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和水环境治理目标,充分考虑水生生物自身生长和维持栖息地环境所需水流环境,科学确定渭河干、支流关键生态断面水生态环境流量,提出主要支流、水库下泄流量要求,加强渭河水量调度管理,维持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

(2)加大水污染防治与再生水利用力度

随着渭河水污染治理“三年还清”计划的实施,当前渭河干流水污染问题虽然比前些年有所缓解,但在现状的废污水排放条件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仍然很低,与“水清”的目标相距甚远,因此必须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多个环节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贯彻落实“水十条”,加强监管,同时,随着生活与工业用水量的增加,在废污水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理为再生水,并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以促进水生态文明目标实现。

(3)加快实施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内调蓄工程建设

加快引汉济渭和东庄水库工程建设。2014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陕西人筹备几十年的引汉济渭调水工程,跨入主体工程建设的新阶段;2014年11月24日,泾河东庄水库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意味着陕西“高峡平湖”建设拿到了国家级“通行证”,东庄水库建设除防洪、减淤,兼顾供水、发电及生态环境外,还将与渭河全线整治、引汉济渭工程,形成关中“一线两片”水利体系骨架。由于渭河径流丰枯变化剧烈,目前流域内工程调蓄能力严重不足,缺水与洪水问题并存,还应加快论证并新建一批生态调蓄水库工程,如小水河水库、清姜河水库等。

(4)建立“陕西省渭河水量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在黄河流域和陕西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基础信息,补充完善与渭河水量调度的有关监测信息,构建陕西省渭河流域水量调度监测信息平台,为渭河生态环境水量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5)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

建议尽快启动以下专题研究:1)陕西省渭河生态水量调度补偿机制研究,使得调度措施更加科学化,增加可操作性;2)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包括地下水调蓄控制水位及过程,地下水库回灌技术,水库群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等;3)水文预报与水库动态汛限水位研究,以提高现有水库的调节能力;4)“陕西省渭河水量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设计,完善水量调度监测、监控等手段,强化水量调度监督管理和执行力。陕西水利

(责任编辑:王剑)

X826

B

猜你喜欢
河量渭河流域渭河
辽河保护区退耕封育措施消减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淄博市入河排污口监测分析探讨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安阳市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与研究
桂林市城区主要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基于RS/GIS 渭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
渭河流域香菜夏秋无公害栽培技术
渭河流域粮食生产与灌溉农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1996—2009年渭河干流氮素污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