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其历史贡献

2016-10-21 01:19刘付春廖家鹏
党政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朱毛井冈山根据地

□刘付春 廖家鹏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其历史贡献

□刘付春廖家鹏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概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井冈山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彭真称井冈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为什么说井冈山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呢?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湖南江西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文献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定位是十分准确的。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区域主体横跨“六县一山”,即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酃县、茶陵,以及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割据势力曾扩展到吉安、安福各一小部。万安、泰和、桂东、资兴等县皆属根据地的外围屏障。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划分

二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历经了初创时期、全盛时期、恢复时期和后期斗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时间从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然而,由于指挥上的失误,秋收暴动遭受严重挫折。在这紧要关头,毛泽东果断决定将秋收暴动部队引向井冈山,在全党率先开始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工农革命军帮助地方重建了党的组织;改编了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加强了对军队的建设;建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红色政权。边界斗争进入初创时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时间从1928年3月至1928年7月。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暴动部队会合。5月4日,朱毛部队举行会师大会,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红四军成立后,成功地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特委;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风暴;在各县、区、乡普遍建立了红色政权。边界斗争进入全盛时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时期——时间从1928年8月至1928年11月。1928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历了惨重的八月失败。后经边界军民的努力建设,于同年的下半年,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特委;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第二次“会剿”,收复了大部失地;毛泽东代表前委起草了给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实际经验;继续抓好土地革命运动、人民军队建设、共产党组织建设以及红色政权建设等。井冈山军民的伟大实践为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期斗争——时间从1928年12月至1930年2月。1928年年底,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和红四军会合,壮大了红军力量;为打破敌人的第三次“围剿”,红四军、红五军与地方党组织召开了柏路会议,确立了“围魏救赵”方针;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经过一系列军事斗争,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湘赣边界第三次反“会剿”失利,井冈山军民坚持顽强斗争;错杀袁文才、王佐,造成历史冤案;1930年2月7日,红四军前委在吉安陂头召开了红四、五、六军军委以及赣西、赣南、湘赣边界特委联席会议,将赣西、赣南、湘赣边界三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开创了湘赣边界和赣南闽西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贡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方向,其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光辉典范

综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可知,从国共合作到北伐战争再到中共“八七会议”前,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中心城市。北伐战争从广州打到武汉,从武汉打到上海;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都是在中心城市开展的;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关也先后驻在上海、武汉中心城市指挥工作。蒋介石、汪精卫在上海、武汉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还能像苏联十月革命那样,再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吗?显然,这条道路已经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如果继续把党所掌握的一点武装力量投向城市,孤注一掷,与蒋介石国民党的强大军队决战,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要求全党同志注意军事,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会后,毛泽东成为第一个上山下乡的中央委员。正是从这种变化了的情势出发,独辟路径,引兵井冈,开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将党的工作重心引入“以乡村为中心”的正确轨道,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由失败走向复兴和胜利。

2.井冈山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

列宁曾说过:“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但究竟怎样夺取政权?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还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是必须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普遍发动过一系列以夺取中心城市、建立城市政权为目标的武装暴动,但在当时反动势力异常强大的中国社会环境下这些暴动均以失败而告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和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规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推翻白色政权,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强大的革命根据地,然后波浪式地向前推进,依靠广阔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去反对依靠城市进攻农村的凶恶敌人、进而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和全国革命胜利。实践证明,这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不仅在中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而且对被压迫民族、被压迫国家的人民革命也是有普遍意义的。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无疑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大贡献。而中国革命的这一崭新通路,正是从井冈山开始起步、开始创造的。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石

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的。这是中央《决议》中的判断。这个时期,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时期。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武装割据斗争的丰富经验,并从理论上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写就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文献,后来在中央苏区又写就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念、路线方针、政策原则。诸如: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关于农村环境下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及其作战原则,关于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关于红色政权的建设及其策略指导思想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村根据地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红军初创时期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是“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这些光辉思想及其理论概括,无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与厚重的基石。因此,完全可以肯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到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框架并初步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显著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原创性思想——红色政权理论,是在井冈山时期创立的。

4.在井冈山斗争岁月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革命精神源头

历史造就了井冈山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独立自主地领导革命战争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精神正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孕育而成的。在土地革命战争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领导城市工人运动和投入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只有到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兴起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从井冈山的斗争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新道路——井冈山道路,才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原型——井冈山精神。从本质上看,井冈山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传统和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与凝聚,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思想作风与道德情操的集中展示。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统之源,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础。在中国现代史上雄伟壮丽的革命精神之长河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种“源”与“流”的大势:井冈山精神是“源”,而后来形成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都是“流”,都是井冈山精神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继承、深化和发展。没有井冈山精神,就没有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的这种“源头”地位是不言而喻,顺理成章的。井冈山精神以它一脉相承的“源头”和“原型”的形式,涵盖了后来一切革命精神的基本内容,后来一切革命精神都是对它的丰富和发展。以“苏区干部好作风”为显著特征的苏区精神,以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怕困难、敢于牺牲为主要特点的长征精神,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旗帜的延安精神,以谦虚谨慎、继续革命为标志的西柏坡精神,无不闪耀着井冈山精神的璀灿光辉,无不体现着井冈山精神的革命风貌!在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以其源渊流长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血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对当时全国各革命根据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朱毛红军一出现,全国一些地区的革命者就通过共产党的地下刊物、文件和国民党的报刊予以高度关注。当时的中共中央特别是主持中央军事工作的周恩来,对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极为重视并予以大力推广。在湘鄂赣根据地,自平江起义后不久,彭德怀便在湘鄂赣边的特委会议上指出,井冈山的革命旗帜是“湘鄂赣边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指路明灯,只有在它的指引下,我们才有胜利的前途”。而且,彭德怀后来还亲率红五军上了井冈山;在东固根据地,军民一直有“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的说法,陈毅将东固革命根据地称之为“东井冈”;在闽西根据地,闽西特委在1928年12月初就提出“学习朱毛红军,滚雪球式的方法发展红军和红色区域”,“尤应注意朱毛许多战争的经验与他们行动的规范”;在湘鄂西根据地,前委根据中央关于在朱毛军队中,党的组织是以连为单位,“这个经验可以为你们参考”的指示,接受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在部队中普遍建立了党的组织,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在鄂豫皖根据地,鄂东北特委在1929年春就提出了“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的口号,吸取井冈山游击斗争的经验,建立和巩固了大别山军事根据地;在东江根据地,由于坚持“拥护朱毛的正确道路”,使红色区域“与朱毛红军的游击及下属的工作联系起来了”;在左右江根据地,红七军很早就提出了“学习朱毛红军”“汇合朱毛红军”的口号,后来邓小平等亲率红七军到达江西苏区;在遥远的陕甘根据地,一些领导人也认识到要“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等等。由此可见,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在当时全国各根据地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

猜你喜欢
朱毛井冈山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朱毛红军”称谓的来龙去脉
“朱毛”不可分
井冈山抒怀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朱毛”之外有“蒋何”
“朱毛红军”的发展沿革及战斗历程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