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富斌
一般来说,学科成绩能正确反映学生学科水平,因为,学科成绩与学生真实的学科水平差距不大,如数学成绩好,说明学生的数学水平也不错。其他学科,如语文、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也是如此。唯独思想品德例外。你能说一个学生的思品考试成绩高,就说明这个学生思想品德好吗?笔者带的一届初三学生,毕业会考成绩平均分是98.8分。绝大多数是满分,最低90分,也是优秀。难道这能说明他们的思想品德都是优秀吗?回答是否定的。思想品德差的学生也能考出好成绩,而思想品德好的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情况也可能考出差的成绩。由此可见,学生思品考试成绩是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的。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评价的导向型,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目标和理念。”同时提出:“思想品德课程鼓励学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符合本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方式。”为此,笔者一直思考并探索能比较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评价方法。
一、平时的思想品德状况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评定学期成绩
起先许多思品教师为了省力,直接把思品试卷成绩作为学生学期思想品德成绩。看上去分数都很高,形势一片大好,皆大欢喜。这样一来,思品课的含金量大打折扣。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思品课成为单纯学科。忽视了,甚至丧失了它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功能。有的学校也提倡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但由于思品课一学期只考一次,许多教师怕麻烦,就直接用期末考试成绩代替了。其实就算平时也考试,仍然只是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的思品知识掌握情况,或考试技巧,不能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这里的关键是平时成绩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当然还有平时分数的权重问题。开始我尝试用平时40%,期末60%的比例来评价。使用后,用学生的学期成绩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状况相对照,发现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学期成绩比期末考试成绩略好,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学期成绩比期末考试成绩略低。效果是有了,但不太明显,仍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后来,我尝试用平时思想品德表现50%,期末考试成绩50%的比例来评价学生。再用学期成绩和学生实际思想品德对比,发现基本能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例如,女生小A智商不高,文化课考试无一及格,思品考试成绩也只有40分。但她平时表现很好,学习态度端正,上课时眼睛一直盯着老师,坐姿正确,作业工工整整、一丝不苟,清卫认真负责。这样的孩子如果思想品德不合格是说不过去的。智商不高不是她的错,而她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思想品德应该合格。根据笔者制定的平时成绩标准,她平时成绩达到80分。这样学期成绩80×50%+40×50%=60分。看到自己终于有一门课及格了,小A脸上现出激动、欣慰、感激的复杂表情。相信她以后会更加努力。男生小B比较聪明,思品考了90分,但他真实的思想品德可以用恶劣来描述。上课讲闲话,传纸条,下座位,干扰同学,没有一节课是安顿的,守纪律对他来说就是望。打骂同学、顶撞老师、考试作弊、破坏公物,作业从来不做,多次被学校记过处分,仍无改正迹象,令广大师生头疼不已。如果按考试成绩评价他的思想品德就是优秀,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按笔者的评价标准,他平时成绩是负分,按零分记,这样学期思想品德分数是0×50%+90×50%=45分。思想品德不及格应该能反映他的思想品德真实情况了,这样的评价对他或许有所触动吧。
那么,为什么是50%呢?因为思想品德课毕竟还是一门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所以评价时首先应该体现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内容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灵活多样的考试,如辩论、情境测验、开闭卷的笔试等,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品德的表现。因此,50%的比例还是要的,它可以促进学生学好这门课,对教与学起到导向作用。如果期末考试分数占的比例太少它就很难起到这些作用,甚至会导致有些学校停开这门课。
二、平时成绩如何公正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最能体现一个人思想品德真实情况的,是平时学习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状况。因此,关键是让平时成绩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和能力。当然还有比较科学的评价标准。
1.客观公正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体现公正客观,笔者用学生花名册设计了两本记录本。一本由思品课代表记录;另一本由大家公推的比较公正的同学记录。每节课上课前记录员从教师手里领走记录本,下课时再交回来。两位记录员分别记录,不互相协商。主要是记录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和次数,主动提问的同学和次数,积极参与辩论、表演的同学和次数,也记录上课讲闲话、搞小动作违纪的同学。教师经常比较两本记录本记录的情况,可以发现两位记录员是否公正记录,记录员公正记录的,给记录员加分。教师定期将记录情况反馈给学生,鼓励表现好的,警示表现差的。另外,课代表负责记录作业质量情况。教师批改作业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等,课代表在每学期结束前统计好每位学生所得各个等级数量。另一位公推记录员登记每位学生本学期获奖情况、好人好事,以及被行政处分的情况等。综合两位记录员的记录加上教师的观测,评出每位学生的平时分数。
2.评价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为此,笔者引进以下几个数据作为评价标准。
主动提问加分。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主动提问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且有独立思考意识。这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动态的,是形成性评价。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加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说明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态度端正。这准确反映了能动的学习过程,同时每位学生都有机会。
参与课堂辩论加分。辩论不仅能辨明是非,而且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等多种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是单个学生思想品德目标达成的综合反映。尤其是群口辩论,大家都有机会参与。
参与表演加分。表演是学生情境体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参与表演的学生比观看的学生更能体验故事所传导的道德,也更能体现动态的学习过程。
作业优秀加分。作业是对学生平时学业的一种巩固和检测。认真完成作业,取得优秀的学生,其学习态度一般较认真、端正。
获得各种奖励加分。每学期都有一部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获奖。能够获奖说明他们的付出比别人多,也反映了他们拼搏上进的精神。各种综合奖励,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类标兵等也都表现出了他们优秀上进的一面,这些终结性评价也理应加分。
好人好事加分。好人好事是真正思想品德优秀的表现,而且还要宣传,号召大家学习,更应该加分。
上课讲闲话减分。上课讲闲话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是自我控制能力差的表现,同时也是不良学习过程的反映。
上课搞小动作减分。上课搞小动作不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也是纪律观念差的表现。
迟到早退减分。迟到早退是纪律观念淡薄、集体观念差的表现,也是对老师、同学的不尊重。
作业不及格减分。作业质量的好坏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作业不及格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减分。故意损坏公私财物是思想品德差的直接表现。
打骂同学减分。打骂同学不仅是不文明的表现,更是违纪的表现。
顶撞老师减分。尊重教师是学生应尽的本分。顶撞教师是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
考试作弊减分。考试作弊是不诚信的表现,也是思想品德不良的表现。
受纪律处分减分。受到学校行政处分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严重违纪者,当然思品分数应打折扣。
其他应加分或减分的项目。
义务教育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的思品成绩真实反映出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寻找出一个既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