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莉
摘要:随着服装工业生产的发展,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因而生态时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时尚界人士的关注。文章在分析“零浪费”服装设计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服饰中的“零浪费”设计,分析其特点,为“零浪费”设计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可操作性方案。
关键词:零浪费;民族服装;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志码:A
The “Zero-waste” Design in National Costumes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garment production has brought about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 issues, so eco-friendly fashions draw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people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zero-waste” garment desig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zero-waste” design of national costumes and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offering an operational solu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zero-waste” design concept in modern fashion design.
Key words: zero-waste; national costumes; garment design
服裝行业如今刮起了一股新的设计方向,即生态时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方式创造、生产、消费时尚。从具体的操作上来说,是指通过改变制衣方式和穿衣方法来达到可持续时尚的目的。而作为生态时尚的一个重要环节——“零浪费”服装设计,日渐被一些服装设计师所关注,如纽约帕森设计学院率先开设了零边角料设计课程,以期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时尚。
1. “零浪费”服装设计
1.1 何谓“零浪费”
传统的制衣方式每年都会产生成千上万吨垃圾,那是因为在裁剪过程中,服装面料的15% ~ 20%是被当作边角料扔掉的。“零浪费”设计本质上就是,通过改变制衣方式,尽可能减少剩余碎布料,透过特别的纸样或设计,使布料在设计阶段里被充分利用,以达到零浪费的目的。
1.2 “零浪费”服装设计的方式
“零浪费”服装设计的方式被归纳为两种方案。一种是拼图式的平面裁剪法,即按照设计方案,将衣身、袖子、领子、零部件等各个部位按照拼图的方式排列好,然后进行裁剪,以便达到“零浪费”;另一种是利用立体裁剪的方式,将多余的面料以省、褶、堆积、缠绕等方式处理掉,以达到“零浪费”的目的。
1.3 “零浪费”服装设计的局限性
“零浪费”服装设计的问题在于,有时为了减少面料的浪费,在服装的合体性方面就会有所欠缺。所以,在进行“零浪费”服装设计时,不能忽视服装的功能性,不能折损时尚美。因此,“零浪费”服装设计并不是件容易操作的事。
2 民族服装中的“零浪费”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中,物由天赐,极尽可能的保持物质的完整性,使其不被破坏,形成了敬物、崇物的民族意识。而这种意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长久以来,制造日本和服和印度纱丽时,为了避免浪费珍贵的布料,而采用整幅布料制作,《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述倭(古日本)人服装说:“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女人被发屈紒,衣如单被,贯头而着之”。在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相对落后,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利用物质资源,提高利用率,这对于身处山区、物质较为匮乏的民族地区来说意义重大。
2.1 增加断缝形成拼图式裁剪
少数民族地区节俭和物质崇拜的价值观决定了民族地区的服装结构。因此,布幅决定了服装结构分割线的位置,同时,利用绣片来装饰服装,以掩盖一些服装断缝。这种节俭和敬物的价值观造就了服装面料的完整性及其带来的一系列装饰手法。
少数民族服饰的结构是利用平面直线裁剪,以通袖线和通身线为轴的十字型平面结构。少数民族多用腰织机,织机的宽度决定了布幅的大小,因此,为了完成十字型结构的横宽,在尽可能美观的情况下增加断缝,即服装中的结构线,以期通过断缝处理来满足合身和布料完整性的统一,这是少数民族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断缝是前后中断缝和衣身与袖之间的断缝,通过衣身、袖子、领子及其他部位的分割达到整幅布料的有效利用,如图 1 中的丘比撒尼彝族上衣,还有具有碎拼特色的安普式苗族上衣(图 2)。
2.2 利用边角料来改造面料
少数民族服饰通过断缝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面料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利用边角余料或贴布、或拼布、或做成装饰物等方式来改造单调的服装面料,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物尽其用”的自然价值观。
2.2.1 利用服装边角料做成几何形来装饰整块面料
云南彝族姑娘的上衣(图 3),采用三角形彩布拼贴,使得该服装在色彩设计上极具个性,上装绚烂,下装凝重,红缨缀饰包头,与三角形彩布拼贴上衣的搭配,产生了艳丽缤纷的效果。
2.2.2 利用不同材质、不同肌理、不同工艺的服装边角料
进行拼接来塑造整套服装的层次感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一带的彝族蜡染衣(图4),采用蜡染面料和刺绣面料相结合,把衣身和袖子及衣摆清楚地勾勒出来。还有的利用对比色面料进行拼接,云南文山地区的彝族女装在款式上相对简洁(图5),衣身采用两种或 3 种对比色面料进行拼接,以求丰富服装的色调。
2.2.3 利用不同顏色及形状的服装边角料组合成具体的局部图案来装饰面料
云南省文山地区壮族女上衣(图 6),在其背部及胸前用各色彩布拼接成四方形图案。还有云南省富宁县彝族女裤(图 7),在黑布裤的裤腿部位镶三角形彩色布拼接的宽边,使得此服饰色彩古艳雅致,形制别具一格。
2.3 利用棉麻面料及植物染料解决环保问题
民族地区所使用的纺织品材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即棉、麻等。其中棉织物以吸湿性能好、价格低廉和染色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作服装。
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服装面料主要是采用手工制作,手工纺纱和织布,这就决定了所制作出来的服装面料颜色和图案单一。因此,人们为了丰富面料的颜色及图案,通常采用刺绣、蜡染和饰缀银饰等方法来改变单调的手织面料,其中扎染、蜡染等防染技术又被广泛用于其它生活用品中,如床单、门帘、桌布等。而植物蓝靛是染整所用的主要染料,另外还采用诸多植物的花、叶、茎、根染出各种色彩的布料,如红色、黄色、黑色、绿色等色彩,有的采用冷染技术,有的采用煮汁入染的方法。这些用植物染料染色的制品不仅色泽自然,而且对身体和环境都无害,同时解决了环保问题。另外,在民族地区广泛应用的蜡染技术,它所用的防染剂有植物蜡(松香、树脂等)、动物蜡(蜂蜡等)、矿物蜡(石蜡等)等,这些都是在大自然中所取,因此对环境也是无害的。
3 结语
零浪费设计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服装功能性的要求,所谓的服装功能性,主要是指该服装是否合体、是否不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等。而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民族服装中采用了侧缝开衩,前片交叠穿着等方式,这种穿着方式改善了平面结构服装的合体性问题,而采用压褶工艺解决服装的廓形要求,如百褶裙。
零浪费设计符合当下低碳的生活环境,服装工业带来的废料污染越发严重,人们需要从传统民族服饰中看出其制衣方式潜在的优势,并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出新的设计方案,将现代技术与环保思想相结合,以呈现出“零浪费”服装的批量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晓穗.“零料设计”,零浪费创建环保时尚——面对环保,服装设计师能做些什么?[J].美术观察,2012(5):66-67.
[2] 陶辉,王小雷,Pammi Sinha.废弃纺织服装再循环利用方法研究与再思考[J].国际纺织导报,2009(12):43-50.
[3]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第1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 刘瑞璞,何鑫.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少数民族编)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3.
[5] 中国纺织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纺织服饰全集(第5卷)-少数民族服饰卷(上)(第1版)[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6] 中国纺织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纺织服饰全集(第5卷)-少数民族服饰卷(下)(第1版)[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