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3月16日,中国化纤行业“走出去”高峰论坛暨第六届二次理事会议在上海虹桥宾馆隆重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许坤元、副会长高勇,中国工程院院士郁铭芳、周翔、蒋士成、孙晋良、姚穆、俞建勇,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调研员陈新伟、产业政策司原调研员孟颖等领导和嘉宾,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员企业代表,行业媒体等2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理智、主动“走出去”,全面开展全球布局
在中国化纤行业“走出去”高峰论坛上,发改委外经所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平、上海纺织控股集团董事长童继生、上海光明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张琳、国家开发银行处长相红民分别就“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等行业热点给予专业建议和经验分享。
据张建平介绍,目前中国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双边与多边协议,各个领域的合作正在稳步推进。建议企业在“走出去”开展全球布局的过程中,要抱着“国际产能合作”及“优势产业走出去”的态度进行规划,而不是“转移落后产能”。另外,中国提出了与发达国家进行“第三方合作”的具体主张,将发达国家的研发优势与中国制造业的丰富经验和富余产能相结合,以合作而非恶性竞争的姿态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基建水平,寻求国际产能合作在认识层面的突破。
张琳分享了光明集团“走出去”的心得,并结合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提出了国际化过程中的 5 项原则,即要契合公司发展战略、懂得利用协同效应、价格可接受、风险可控,以及保证被并购企业的团队本身是优秀的。
童继生介绍了上海纺织“走出去”的总体思路,提出了“6 + 6联动”和“1 + 5布局”战略。他建议化纤企业可以在高端领域与国外产能展开积极合作及收购,在中端领域进行深度研究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最后他强调,企业要实现“抱团”走出去,避免恶性竞争。
相红民以华为技术公司和中国化工集团为例,总结了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企业“走出去”项目,必须结合当地国情和发展阶段;加强自主研发、切实提高国家和行业标准,提高“走出去”的业务价值和收益;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前协商融资条件,不留资金缺口。
高勇作总结发言时指出,随着纺织企业“走出去”规模的扩大,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經验,化纤行业的“走出去”也是水到渠成。以前,棉纺企业在海外布局更多的是被动型投资,他期望化纤企业在“十三五”期间更加主动地走出国门,全面开展全球布局。
创新引领化纤行业未来发展
在第六届二次理事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首先总结了协会2015年的工作内容,并预告了2016年的主要工作。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化纤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而化纤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未来协会将大力开展创新工作,做出花样,做出心跳。只要坚持不懈地创新,行业未来发展一定更美好。
同时,会上还举行了“中国化纤协会·绿宇基金”捐赠启动仪式,该基金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浙江绿宇环保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是为了应对中国化纤工业面临的能源和环境挑战,引导行业走绿色低碳、再生循环之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而设立。基金围绕绿色制造、循环再生、前瞻研究等核心内容,鼓励和支持绿色制造化纤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并组织绿色制造交流与合作公益系列活动。另外,基金启动仪式上还对首批获得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绿色化纤金钥匙奖、银钥匙奖、铜钥匙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