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安兵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给过我的学生快乐的课堂吗?多少年来,思想政治课被学生定性为“枯燥无味”。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课堂呢?
一、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鼓励和机会
俗话说:一句赞美的话胜过一百句批评。心理学家伯利纳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进行实验,证实:受到鼓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鼓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比如,我在讲授关于“意志”这一课时,涉及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很多学生都提出了疑问:“愚公这种蛮干的方法也太耗时间了吧,又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经济,这值得吗?”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并没有回避,也没有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而是引导学生讲出他们的想法,当第一位学生讲出可用炸药时我以鼓励的话语肯定了他,于是紧接着开隧道、用缆车、搬家、开发旅游搞经济……各种透着奇思妙想的答案在学生中涌现,学生创新的意识也被激发,在这样快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
二、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选择教学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论》一书中提出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应从儿童经验与兴趣的角度选择。这一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 我在讲解九年级第一单元《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课时,我花了一个中午的休息时间,在网上搜集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挑选与我们政治课理论相关联的内容制成漂亮的课件。下午,当美轮美奂的开幕式盛况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一片赞叹,专心致志的开始了新一课的学习。我则开始了环环相扣的引导:日晷映射、击缶而歌、孔子3000弟子、四大发明: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曾有的辉煌,那么,现在呢?我们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复兴之路又是什么呢?再继续看课件: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是我们古代的开放,而中外小朋友的几百张笑脸又代表着我们现代的今天依然要坚持开放;活字印刷组成的“和”字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代表着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要和平崛起,要为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而千人同打太极拳则体现太极“天人合一”的理念,用政治术语来说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三、关注每位学生,着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蕴藏的创造才能,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相信你的学生都是金子。”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很有可能挖掘出埋藏在学生心底的“大金矿”,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适当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作为教师,要随时探明并发掘出这些宝藏。要对学生不断地赏识,不断地激发,只要你对他们充满真心的期待并微妙地传递给他们,他们就真的能从“我能行吗?”“我还可以!”到最后变成了“我真的不错。”有道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教师不能仅凭成绩的好坏来定论一个学生,而是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给他积极发言的机会,就一定能让他重放光彩。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课前的某一情境上,为使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发生兴趣,教师可先从“无意注意”入手,通过多媒体中的一幅投影、一段录像、一幅画面,都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注意,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无意注意”不可能持久,且极易受到干扰,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通过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在教学结束之前,也可通过多媒体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升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漫画、小品、相声、歌曲等艺术形式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的讨论来。我准备每一节课时都会制作较精美而实用的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当学生看到这些严重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无不感到痛恨,这比任何老师干巴的说教都能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总之,创设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撒快乐的种子,让快乐在教学中发芽、开花,让学生在乐中学,最终会结出成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