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绝食理念与非暴力不合作文化

2016-10-20 04:04徐进伟
艺术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绝食甘地

徐进伟

摘 要:甘地因乔里乔拉事件中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受宗教文化影响,也是他“坚持真理”(Satyagraha)的一种形式。在英国殖民当局和英国政府“合作”的共同作用下,非暴力不合作成为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传达了甘地的政治伦理思想,成为世界各地民众和平争取平等权益、寻求平缓变革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绝食;政治伦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为巩固殖民统治,英国颁布罗拉特法,并造成阿姆利则惨案,使反英斗争高涨。1920年9月,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宣称斗争的目的是达到自治,人民举行了大规模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1922年2月5日,联合省戈勒克布尔县乔里乔拉村农民将22名警察连同警察局付之一炬的“乔里乔拉事件”。[1]事件发生后,甘地以运动超出非暴力斗争范围为由,急忙制止谴责群众的越轨行为,并决定无限期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不仅当时尼赫鲁对甘地表示不理解,[2]且学界对甘地这一行为也持消极态度。认为,甘地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充分暴露国大党和印度资产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妥协性,扼杀了印度群众革命可能,阻碍了印度民族解放運动进程。[3]其实,甘地这一行为与其绝食理念、政治伦理思想有关。

1 甘地的绝食理念

甘地出生在笃信印度教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传统印度教徒,其后他又受到耆那教、佛教及基督教影响。其母就常绝食以示虔诚,在印度文化中认为绝食可使身体和灵魂更加洁净,是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早在甘地留学英国时,他就开始尝试各种绝食试验,不过当时完全是为健康考虑。[4]

甘地受宗教和“坚持真理”影响,认为绝食斗争是“坚持真理”(Satyagraha)的一种形式。吉恩·夏普就把非暴力的抗争方式分成祈祷、抵制、放弃荣誉称号、退出公立部门、罢工罢市罢学、迁移、平行政府、纠察队、游行、抗税、蓄意触犯法令、入狱、绝食等。[5]对甘地而言,绝食是种武器。他曾坚定认为:绝食是有宗教教养人的最后武器,当没有其他办法时,只有牺牲生命。故绝食是甘地非暴力抵抗的最后形式,是“坚持真理”的最后办法。[3]

甘地一生曾公开绝食达16次,最长时达21天。1918年2月,在南非为鼓舞当地大罢工工人的斗志,他第一次公开宣布绝食。1921年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时,出现暴力事件,甘地为挽救局势,唤醒群众,宣布绝食。甘地绝食使那些丧失理智的人们逐渐恢复平静。1922年,他再次为平息军警与群众的冲突绝食。此后至1947年印度独立,甘地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又绝食13次,每次都得到整个印度社会支持,迫使英殖民当局作出让步。

2 甘地的政治伦理思想

甘地认为非暴力是种力量,不仅是种心灵性质,且是能对抗不正义的有效手段,因这一行为不针对敌人本身,而针对这种不正义,故它的力量不是战争那种简单摧毁能达到的。非暴力永远不是弱者行为,而是积极行动,是勇敢者的最高德行。跟战争直接行动相比,这种积极行为更有利冲突解决,因它是根本态度转变而不是武力迫使。我们现在常受环境和历史因素影响,崇尚暴力解决冲突。[6]其实暴力只会进一步催生暴力,1947年英国撤离印度时,蒙巴顿向甘地表示,英国历来决不屈从武力,但鉴于非暴力抵抗运动,英国决定撤离。[7]如果群众采用暴力手段,只会催生英殖民统治者更加严厉的暴力镇压,也许结果会更糟糕。

3 绝食理念和政治伦理的作用论

绝食从表面上来看,对对英殖民政府没有大攻击性,而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绝食一般都是甘地的个人行为,是个人的文明不服从运动,其他民众并未随甘地一起绝食。退一步言之,即使印度民众都随甘地绝食,对英殖民统治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很大,英帝国不会因印度一些人绝食而停止运转。然事实上,甘地每次绝食殖民政府都作出让步,有以下原因:

首先,甘地是印度的精神领袖,如果他因绝食至死,定会引起印度骚乱甚至动乱,不利英殖民统治。甘地在南非时就有了一定的非暴力不合作经验,回国后利用一年多时间深入印度农村,了解印度农民生活现状,为他们争取合法权益,在印度人民中有着广泛影响力。后来他成为国大党领袖,有着崇高威望和高尚德行,即使是在穆斯林群体中,依旧有着很大影响。如果他绝食至死,不管是印度普通农民,还是国大党人,甚至印度穆斯林,都不会轻易罢休,这只会给英殖民政府带来更大麻烦。

其次,甘地绝食时,往往伴随着民众其他形式的自发非暴力抵抗。例如,1932年9月20日,甘地为抗议贱民选举权而绝食,这引发印度贱民其他一系列反抗,给英殖民政府带来压力。

再次,如果甘地绝食至死,会影响英政府在印度所谓“合法性”。虽印度是在英殖民统治之下,但对英政府及英国人民而言,英政府是印度合法政府。而一个合法政府、文明政府、讲规则政府、好政府,是不会不顾及他子民的生命的。在英国学习法律多年的甘地熟谙英国人的这种特性。且不论如何,英国在当时是先进资产阶级国家,有着先进文化和相对稳固的法律制度。如果在一个以思想和言行入罪的国家、一个完全以统治者意志为法律的国家,甘地主义是行不通的,在这种让步背后,其实是一种对人的生命观念的转变。如果甘地面对的是法西斯政府,绝不会取得如此成果。“食盐长征”,迫使英国放弃食盐法,且英国人认为长征丢尽他们的脸。但如果他们根本不要脸的话,把警察换成军队,把棍棒换成甲车和坦克,那甘地凭何取得胜利呢?[8]

1948年1月,为消除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间的纷争,79岁的甘地进行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公开绝食。[9]甘地几次长时间绝食,英国国内报刊都给予大肆报道,引发热烈讨论,虽不同报纸对甘地绝食的态度不同,然不可否认,这种报道和讨论在某种程度上起了宣传作用,这给予英国无形压力。[4]

综上所述,甘地因乔里乔拉事件中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他的绝食理念、政治伦理思想息息相关。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胜利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也离不开英国殖民当局和英国政府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世界历史词典编纂组.世界历史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232.

[2] 彭树智.论尼赫鲁与甘地之间的历史交往[J]. 南亚研究,1997(2).

[3] 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J]. 南亚研究,2002(2).

[4] Tim Pratt and James Vernon,Appeal from this fiery bed…:The Colonial Politics of Gandhis Fasts and Their Metropolitan Reception[J] .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2005,44(1):92-114.

[5] Gene Sharp.The Politics of Nonviolent Action(Part II)[M] . Porter Sargent Publishers,1973.

[6] 杜星,王巍.非暴力作为解决冲突之法,甘地的政治伦理 [J]. 社会科学论坛,2010(3).

[7] 王尚清:关于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新认识[J]. 雁北师院学报(文科版),1996(5).

[8] 狄马.甘地的限度[J]. 领导文萃,2002(1).

[9] 甘信风.一辈子绝食16次——印度“圣雄”甘地[J]. 大科技,2006(4).

猜你喜欢
绝食甘地
甘地扔鞋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
台媒盘点“绝食进化史”
“印度铁娘子”结束16年绝食
甘地走上素食路
甘地走上素食路
马拉松式的“绝食运动”
甘地戒糖
肉鸡体重对净能评定中总产热量和绝食产热量的影响
美国女记者继续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