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霞 赖伟景 周瑛华 李和孟
摘要 采用“梨小”性信息素诱剂,对为害桃园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了系统的监测调查,基本摸清了梨小食心虫在宁海地区的发生规律,为有效指导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性信息素调查监测桃园梨小食心成虫效果较好,在桃园挂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能准确预报“梨小”各代成虫的发生时期和发生量,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在各代成虫高峰期出现后4~6 d内及时喷药。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 S436.62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133-01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又名梨小蛀果蛾、桃树折梢虫、东方果蛀蛾,是世界性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在我国南北果产区分布广泛[1]。近年来,宁海县水蜜桃产业发展迅速,全县种植面积已达900 hm2,然而随着水蜜桃栽植面积和密度的增加,桃园主要害虫梨小食心害虫的危害日益严重[2]。当前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隐患等严重问题。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应用是生态防治的重要手段[3-4],具有安全高效、灵敏度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5]。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为害规律,采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在宁海县胡陈乡赖家村进行了监测调查应用试验,基本摸清了梨小食心虫在浙江宁海地区的发生规律,为有效指导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综合性防治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桃园位于宁波市宁海县胡陈乡巨丰果蔬合作社的桃园内,桃树为早、中熟品种混合种植,树龄6年,桃园连片面积23 hm2,桃树正常栽培管理,化学农药使用频繁。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购自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素载体为天然橡皮塞,每只诱芯含性信息素200 μg。诱捕器为三角式折叠诱捕器,用细铁丝将诱芯悬挂在诱捕器内。
1.2 试验方法
将梨小信息素诱芯及配套诱捕器棋盘式悬挂于桃树阴背面通风处的树枝上,桃园放置诱捕器60个/hm2,重复4次。诱捕时间从4月5日起至7月下旬水蜜桃采收前,每周清晨检查2次,记录诱捕的梨小食心虫数量。每50 d左右更换1次诱芯,诱捕器底部的粘虫板粘满虫体后及时更换[6]。
2 结果与分析
2.1 梨小食心虫诱捕量
根据课题组2年的性信息素调查结果显示(图1),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桃园梨小食心成虫效果较好,通过诱捕到的梨小食心虫数量,研究害虫发生高峰期及消长规律,为选择合适的诱捕时间,提高害虫防治效果提供依据。
2.2 发生规律
调查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宁海县全年发生5~6代,越冬代成虫最早见于3月下旬,最晚为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4月17日左右。由于越冬幼虫化蛹不整齐,造成越冬代成虫羽化先后不一,羽化时间较长。同时受气候、产卵越冬场所等不利因素影响,越冬代成虫羽化数量相对较低,羽化高峰值仅为11头/套,田间危害较轻。
4月中旬起,随着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食料,孵化的梨小食心幼虫数量急剧增加,至5月10日第1代梨小食心成虫羽化高峰值达30头/套,田间5月中旬至6月上旬随着幼虫的大量孵化,梨小幼虫危害加剧,田间多处可见桃梢折断。6月中下旬第3代梨小幼虫对桃果的危害则日益严重,重叠现象严重,世代间无明显发生界限。
2.3 生活习性
梨小食心虫以幼虫蛀食桃树的细嫩新梢和果实,既为害果实,又为害新梢。在全年的危害中,5月中旬至6月上旬以第1、2代幼虫危害桃梢为盛。成虫羽化后在桃树嫩梢上叶片背面产卵,幼虫从新梢顶端叶柄基部蛀入髓部,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被害嫩梢叶片凋萎下垂最后枯死。被害桃梢干枯变黑时,幼虫已经转移。6月中旬起为害桃果严重,初在果面为害有黑点,排出较细虫粪,后蛀孔四周变黑、腐烂,严重影响桃树产量和品质。
3 结论与讨论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关键在于对越冬代成虫的监测,重视越冬代的防治,对于降低全年梨小食心虫基数、有效控制后几代梨小食心虫的发生量、减轻全年防治压力有重要作用。在桃园挂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能准确预报“梨小”各代成虫的发生时期和发生量,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在各代成虫高峰期出现后4~6 d内及时喷药。
梨小等食心害虫具有防治时效性非常强的特点,幼虫一旦蛀入果内,防治就十分困难。而防治的最佳时期是成虫羽化高峰期后4~6 d内,药剂可选择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 000倍液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试验通过在桃园中设置性信息素诱芯,对梨小食心虫进行系统的监测调查,方法简单易行,且准确可靠,根据诱捕到的害虫数量,研究虫口发生的高峰期和危害规律,为梨小食心虫的科学监测和有效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尤其在果农防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
4 参考文献
[1] 赵利鼎,李先伟,李纪刚,等.不同诱源对梨小食心虫引诱效果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5):51-54.
[2] 葛宁宁,雷喜红,高灵旺,等.食心虫预测预报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6):48-50.
[3] 李涛,陈江青,王小平,等.新疆2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的田间诱蛾效果[J].中国园艺文摘,2010(11):17-21.
[4] 徐研,吴国林,吴学民,等.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J].现代农药,2009,8(3):40-44.
[5] 杜鹃,刘彦飞,谭树乾,等.基于性诱剂监测的梨小食心虫防治指标[J].植物保护学报,2013,40(2):140-144.
[6] 李文明,高灵旺,毕拥国,等.4种性诱捕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诱捕效果及其发生规律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5,30(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