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

2016-10-20 14:55李国强
学理论·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

李国强

摘 要:科研能力是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能力,由于教学和科研双重角色的特殊性,高校教师主要通过承担科研项目的方式来展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而在各种项目中,持续性的研究项目由于跨度大、课题集中,又有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把握方向,更能在不断创新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持续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201-02

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而科研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学科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科研能力就是教师在科学研究中“能够准确地选定课题和研究对象,熟练地运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1]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相长,在持续性研究项目中,不断培养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判断力和耐力,才能提高高校教师的水平,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一、高校科研工作的特殊性

在百度百科中,专业技术人员指依照国家人才法律法规,经过国家人事部门全国统考合格,并经国家主管部委注册备案,颁发注册执业证书,在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具有前述执业证书并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在1983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考取了国家执行资格并具有专业技术执业证书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对一个专业的兴衰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高校中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学科建设的影响上。高校的科研水平主要体现在其学科设置和学科发展的水平上,即各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高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贡献。高校教师主要负责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创新能力也可以分为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创新能力是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发明的各种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个“新”字上。

高校的科研工作具有特殊性。首先是科研人员身份特殊,身兼教师和科研人员双重身份,使得其本身的创新能力对教育和科学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国有大型企业和高校,其中高校的科研人员占有很大比重。前两个机构主要工作是进行科学研究,其中科研院所也兼具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而国有大型企业主要是技术创新,攻克国家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高教教师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将已有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展科学研究,攻克未解的科学难题,探索未知真理。因此,从总体上说,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研究是为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特别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如果教师拥有的是固化的知识,就很难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只有教师不断探索真理,并将科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传递给学生,用自身创新和紧跟科学前沿的精神感染学生,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在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教师即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是“教学相长”的要求。

高校科研人员身份和任务的特殊性也导致了其科研过程中的特殊性即强调项目研究。高校教师通过承担科研项目来展开相关主题的研究任务。总体上说,高校的科学研究项目可以分为持续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两大类。在研究过程中,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做到兼具持续性和创新性,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校科研项目主要是采用高校教师作为主持者、研究生作为主要参与者的研究模式。作为已有知识的传播者和新知识的探索者,新时代高校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给本科生传授已有知识,这就使得他们的科研用时与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人员相比不太充裕。

二、科研项目的持续性和创新性

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有些教师选择长期从事的专业方向,主要是对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形成系统性研究工作;而有些教师选择创新性较强的项目,进行组合创新或者原始创新。一般情况下,选择第一类项目的教师已有多年的积累,倾向于对项目进行整体深入挖掘;虽然该类项目在前沿方面欠缺,但是容易形成系统扎实的研究工作,是开展学科创新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与之相比,年轻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尤其是在新教师刚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时,容易从博士课题中衍生出一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内容虽然没有第一类项目系统和深入,但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与前两类项目相比,持续性研究项目整合了二者的优势,弥补了二者的不足。简而言之,持续性研究项目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形成比较有特色的研究工作。这一类项目的研究跨度大、课题集中,对主持人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有一个该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来主持和把握方向。主持人需要既具有科学前瞻性又具有科研的敏锐性;既能保持课题的方向又能始终站在科学前沿,而这就需要主持人的科研创新能力来为这类项目研究保驾护航。相关研究领域的技术人员都了解,日本的光催化材料研究非常发达,而主要原因就是在日本有些传统的研究室一直在持续地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工作。比如原东京大学藤岛研究室即后来的桥本研究室一直从事二氧化钛的研究工作。这项研究起始于藤岛先生在1972年开始的二氧化钛光解水的研究工作[2]。从1972年开始,藤島研究室开展了大量二氧化钛在能源制备和环境净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培养了大批相关人才,这些研究人员进入各种研发机构,为后来的一些研究储备了人才。1997年藤岛研究室发现了二氧化钛薄膜的光致超亲水性能,成为二氧化钛研究中另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3]。国内也有这种通过在持续研究项目中不断创新来取得成功的例子,如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即南京大学物理系闵乃本院士,朱永元、祝世宁、陆亚林、陆延青教授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项目。这个国家项目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项目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证实基本效应一直做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历经19年。这项成果的取得是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结晶,包括许多研究生和教授的贡献[4]。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持续性的创新研究是项目研究取得创新成果的主要研究方式之一。当然,在这种长期的持续研究中需要主持人具有很好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耐性,并同时具有广泛的研究兴趣,既专又广,不断拓展专业研究的各个方面。因此,持续创新研究项目主持人需要在多年的研究中培养对持续研究动力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发展方向的把握上下功夫。

三、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持续性研究项目的主持人的创新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项目的研究中不断培养和提高。与之相比,创新性较强的研究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新想法的理论或实验设想,主要是新教师的项目。新教师刚刚博士毕业还处于科研的旺盛期,创新能力较强,但是由于是刚刚独立开展研究工作,项目容易在可行性方面有待提高。同时由于缺乏开展科研项目的经验,在项目的持续创新方面考虑欠缺。因此培养主持人完成项目的能力以及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是主要问题。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加以引导和训练。首先,对项目的创新性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各方面如制度、薪酬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对于由学科学术委员会确立的确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的主持人,可以在研究生配置和科研经费的支持方面给予支持。这样既可以保护主持人的科研积极性,同时也给予创新项目实施的人财物保障,对高校新教师来说,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其次,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形成科研团队,为科学研究和创新提供平台。“一个学校没有高质量的科研团队,就不可能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5]一个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通过内部交流可以形成知识互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能互相启发,甚至还可以开展相关主题的内部合作研究,有效提升研究水平。最后,单位培训是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科研发展规划,只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发展与单位科研规划相一致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单位关心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也就是为自己的发展储备动力。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新能力会逐渐降低,但是这并不是说年龄对创新能力具有决定作用,还是要看个人的知识结构以及科学素养。每个年龄段在创新能力上体现不同。对于年轻人主要体现在具体项目上的创新性较强,如在组合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对于有一定阅历的教师,主要体现在能把握研究的大方向、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项目、能带领团队进行集体创新。

总之,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多方位下功夫培养。个人科学素养的提高,只能靠自己多思考,勤学习,抓住研究前沿,努力将自己的研究水平推向前进。单位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组织内部和外部交流是一个激励进步的好办法。制度保障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最后是教学相长,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本科生,这样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示范作用。教师的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更能体现科研的价值。“科研与创新能力是青年教师的重要职业素养之一,对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6]高校科研的创新能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重要影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紧跟相关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新进展,在持续性项目的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开展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扩昌,任桂婷.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2]Fujishima A,Honda K.Electrochemical photolysis of water at a semiconductor electrode[J].Nature,1972,238(5358):37-38.

[3]Wang R.,Hashimoto K.,Fujishima A.et al.Light-induced amphiphgilic surfaces[J].Nature,1997,388(31):431-432.

[4]國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闵乃本[EB/OL].(2007-06-27)

[2016-03-20].http://www.chinaqw.com/lxs/xzfc/200706/27/

77557.shtml.

[5]耿艾莉,王岩松.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8).

[6]李晓菲.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猜你喜欢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与培养
从专业技术人员到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提升
论述多重职业发展通道对国企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作用
建立科学严密考核奖惩制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